第四卷 望岁 第十三章 驰援 (第2/2页)
肩头,“我何尝不知其中的利弊!但你要知道,咱们一心为了保境安民,可这衡阳城中的百姓未必领咱们的情。这些刁民,巴不得放贼兵进城呢! 粮食集中到了一处,万一被宵小走了水,如何是好?” 于得成点点头,“大帅言之有理!这几天来,贼兵攻城似乎并不出什么死力,属下很是疑‘惑’。刚才,去城外勘察,发觉敌营中并未加班赶制攻城的工具,很是蹊跷!” “是吗?那好,就烦劳老弟领四千骑兵出城‘sao’扰一下李定国的中军大营,探探他们的路数,本帅在城头观阵,如何?” “属下求之不得!” 于得成领兵刚刚出城,那边,明军营中也立即有四千骑兵出营列阵迎击。曹得先算是给李定国打怕了,这些天,他一直担心李定国又在耍什么鬼‘花’活,比如说,领着骑兵直接去偷袭湘潭。如今,见到有为数不少的骑兵出来迎击,心里的这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可谁知,第二天就真有消息传来,不少于五千明军骑兵出现在湘潭南面,并将沿途官道周边的集镇彻底疏理了一遍,两地的‘交’通算是被掐断了。在曹得先、于得成看来,黑云压城,唯一不好猜测的只是明军主攻打方向到底是衡阳还是湘潭,怎么看,打衡阳有打衡阳好处,但绕过他们直接攻击湘潭,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其实,清军所有的将佐都猜错了!他们哪里知道,整个衡阳、湘潭一线,明军就有这点骑兵,而且当‘日’遮住面容使亮银枪的,不过是明军的一员参将,至于李定国本人,压根就没来过衡阳。 这个时节的‘洞’庭湖,正赶上长江的雨季,碧‘波’‘荡’漾,横无际崖,宛如一片汪洋大海。此时,正值深夜,湖面上‘阴’云密布,大雨滂沱,湖边的了望塔,属益阳巡检司,今儿当值的孙二嘎,正舒服地斜倚在墙基角,一口小烧酒,一口猪头‘rou’的快活着。能吃上这口可不容易,孙二嘎是新兵,要不是今个儿一早哨长就跑去会相好的了,怎么能赏给咱儿这口吃食?
对于他们来说,看塔的目的只是防备没‘交’税款的渔船悄悄溜走,不就几两银子吗?有谁会不要命地单选这种天气夜航?多少知道点常识的孙二嘎,放心大胆地将自己喝躺下,醉醺醺的他,鼾然入睡。 如果此时,孙二嘎要是向湖上张望的话,说不定能把下巴吓掉了。远处夜幕里几点亮光快速的接近,不一会儿便现出了船的轮廓。都是吃湖水这碗饭的,任谁也能分辨一艘船的大小,看到相继出现的三条船,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就是,好大的船,而且这几条船决不可能是渔船。 而这时从夜幕里又跃出上百艘稍小一点的船来,和前面的三艘大船汇合到了一起,船只越驶越多,竟象没有尽头一般。 即便是如此恶劣的天气,每艘船悬挂的风灯还是能远远地瞅见,光是数这些光亮,就足足数过了一千,最后面,又是几艘战舰跃出了黑暗。其中最大的这艘三层甲板,明显比其他的船大上一号,吃水也深了许多,桅杆上设有了望斗,船首埋在水下的部分隐约可以看到一根巨大的木刺。 突然,了望斗里传来呜咽的号声,那些船只闻声极快的散开,转眼间所有船只的帆均又迎风而起,船舷处整齐划一的伸出大桨,却停在那里并没有划动,似乎在等待整队出发的命令。 等孙二嘎被接二连三的号角声吵醒,慢腾腾地爬起来向外张望,一切具已掩埋在黑暗中,那些远处摇曳的亮点,丝毫没有引起这位哨卒的重视,他嘟囔了一声,倒头又睡了过去,‘洞’庭湖上,这一夜,自然还是平安无事了! 次‘日’早晨,天光大亮,虽说八百里‘洞’庭湖水天相连,但这毕竟还是个内陆湖,而不是大海,总数足足超过千艘的庞大舰队,几乎一眼望不到尽头!如果此时从天空俯视,真是蔚为壮观的一支舰队啊! 只可惜,现在不是夜间,什么事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仔细观察,这些舰只大小不一,样式也千奇百怪,甚至连船帆也是五‘花’八‘门’。不用问,除去有数的几十艘,绝大部分压根不是什么战舰,都是些民用的货船、渔船。而做为一个整体的舰队,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船只的行驶速度差异太大,必须时不时地停下来整顿一下,否则,不出一天,这个貌似强大的舰队,自己都会跑散了。 而就在这个庞大舰队押阵的巨大三层战舰宽大的船舱里,李定国盘‘腿’而坐,悠闲地和冯双礼品着小酒。 冯双礼征战这些年,象这般长时间枯坐在船上的‘日’子还真是不多,望着怡然自得的李定国,不禁又将说了八百六十回的苦水大倒了一遍。“以后,说什么这船也不能坐了,双脚不能沾地,心里不踏实不说。行军还不能听老子的,要看船老大的脸‘色’,真是憋屈啊!” 要是换做孙可望,反复闻听这等当面抱怨自己决策的话,早就压不住怒火当即就翻脸了。好在李定国‘性’格宽厚温和,一直微笑着听冯双礼抱怨,丝毫没有动气的意思。 冯双礼发完牢‘sao’,心情好多了,见李定国无言,又压低了声音说道:“传言,南府虽然连成都都拿下来了,并将吴三桂死死围在了保宁。可就是久攻不下,怕是要有大麻烦了!” 李定国噢的一声,脸上还是那个灿烂的笑容,心里却‘激’灵一下。自打艾能奇死后,原本默默无闻的这个冯双礼现在倒是分外活跃,一边对孙可望言听计从,一边和永历帝走得分外热呼,如今,又在背后说起了刘文秀,这里面不会有孙可望的影子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