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6章 私情 (第1/2页)
一场不期之寒惹得蔷薇谢了芍药残了锦带亦是萎靡不振。【】 暖香阁外,专司花草修剪的田嬷嬷各处检看一番,枯枝败叶都拾掇干净,她又采摘了十多棵风雪肆虐过后仍旧昂然的芍药,怀抱着来到暖香阁内,插在一只鬼脸青的大花瓮里,顿时满室生辉。 嘉太太就喜欢大朵的花大把的聚拢在一起,感觉这样才雍容华贵、富丽吉祥。 此时她正于炕上斜倚着,昨日一趟慈济寺之行有点累,早早睡下,所以有关昭蕙和定远侯的亲事没来得及说与嘉泊年听,今个是宫中祈福的最后一天,决定晚上告诉嘉泊年。 她感觉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是以把管家娄大叫来。 “准备三小姐的泥金庚帖送到长荣大街定远侯府。” 按理,是求娶的男家把庚帖送到女家,或是双方面互换,施家都还没动静,她心急火燎的合婚有点露怯,无非是因为男家太强大,嘉府顶着安国公的名号,但因为嘉泊年是降等世袭又无实职,而施家不仅仅世袭罔替侯爵,更因为施耘天的能力,还有他母亲和两个meimei皆为皇室之人。 嘉太太恨不能立即把女儿嫁过去,有了施家这门亲戚,嘉府可以高枕无忧了,所以她主动要把昭蕙的庚帖送到施家以求合婚。 娄大先是应了“是”,却没走,立在炕边半天,欲言又止,最后转身离开。 他的这个样子被不离嘉太太左右的学嬷嬷发现,随着他身后追了出去,出抱厦即是画廊,学嬷嬷喊住娄大:“娄管家且等等。” 娄大住了脚步,回头问:“嬷嬷有事?” 学嬷嬷左右看看,三三两两的丫鬟正在擦拭画廊上的灰尘,更有几个婆子捧着簇新的料子往抱厦而来,嘉太太让人把花羞从郢地带来的料子给她看,琢磨为昭蕙和几个女儿都添置些衣裳,虽然婚事繁复婚期并未定下,但与施家攀上亲戚此后少不得往来,穿戴上不能太寒酸。 此地不便,学嬷嬷指着廊下一处通往池水的石阶。 娄大会意,率先下了回廊走入石阶处,两边遍植翠竹易于隐蔽。 学嬷嬷跟了过去,彼此站定,她又张望一番才道:“适才在暖香阁我见娄总管似有话说,却不说,定然是非常棘手之事,该不会与三小姐和定远侯的婚事有关。” 娄大嗯嗯呃呃半晌,仍旧三缄其口。 学嬷嬷道:“你我都是太太的陪房,三小姐可是太太所出,真要是哪里不合适,你不说,是要看太太的笑话么。” 娄大急忙道:“嬷嬷哪里话,我蒙太太垂爱,千挑万选做了陪房,现在又被擢升为总管,当然对太太一心一意,若非如此我也不会为难。” 学嬷嬷听他如此更着急,催促:“你说吧,我这里都快急疯了,无论什么事有太太做主,你我也可以商量商量。” 娄大点头:“好,只是因为我拿捏不准才不敢说,本想再探听一下的,既然嬷嬷着急,那我就说了吧,前些日子我去街上为府里购买白炭,在诗文雅斋门口发现三小姐的婢女红衣。” 学嬷嬷笑:“你真是小题大做,诗文雅斋本就是京师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们谈诗论画之处,分蓝斋和红斋,蓝斋为公子们去处,红斋为小姐们去处,咱们家三小姐是京师有名的才女,去那里是太太准许的,也是和各位官家的小姐们来往的好路子。” 娄大慢慢晃晃脑袋,愁笑一番:“这个我当然知道,我还知道蓝斋与红斋互不来往,除非每年一度的岁末诗会,那也不过是哥儿们写一首然后由姐儿们和一首,中间有专门之人传递的,但那天我发现三小姐的婢女红衣就在蓝斋门口,我当时好奇躲在一边看,不多时出来一个年轻公子,红衣把一张折叠好的粉笺交给那位公子,等红衣离开后我过去打听,那个年轻公子就是京师第一才子时无声,私下传递信笺,这说明什么?” 学嬷嬷听罢已经张口结舌:“你、你的意思,三小姐和时无声暗中往来?” 娄大轻叹:“总不会是红衣那个婢子,时无声也不会看好她,三小姐才貌双全,性情又好,与那第一次才子……” 本想说与那第一才子倒也般配,觉得不妥把话咽下。 闺中女儿与男人私下往来这可了不得,这是败坏门风之事,学嬷嬷道:“这样,你去继续打听,我这里赶紧禀报给太太,三小姐正要与定远侯结亲,这个时候可不能出差错。” 娄大应了,马上去办。 学嬷嬷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