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女天成_第一百零四章 金陵灯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 金陵灯会 (第2/2页)

彩甲天下”的美誉,因而秦淮河的“灯船”也随之蜚声天下。灯会期间游人如海,万灯齐明,端的热闹非常。夫子庙即为孔庙,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位于秦淮河畔,如今便成了最为热闹和繁华的地段。

    幸好丐帮总舵也位于城南,相距不算太远,两人离了“仁德染坊”,穿街过巷,一路之上尽是陆陆续续赶往灯市的人流,家家户户门前也都燃起了各式彩灯,将阴暗的小巷也照的路影斑驳,彩光流动。未到夫子庙,远远已见灯烛辉煌,此时月华初上,灯月交辉,游人如织,当真是“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正是难得一见的盛况!

    距夫子庙愈近,各式彩灯更是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此时对女子的要求束缚还颇多,一般人家的女子平日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然而灯会期间却不同以往,不管是已出的青春少妇,还是待字闺中的花季少女都可大大方方的出来观灯。于是这灯会便成了那些心中有意,平日却难得一见的少男少女们一个难得机会,纷纷相约前来看灯,所以不时可见携手同游的少男少女。

    通情二人这些日子其实是各怀心事,庄韵情有意疏远上官通,然而面对他的殷切体贴却又难以坚拒,因而左右为难;上官通生性洒脱,可是在对待与庄韵情的感情上却是欲罢不能,如何洒脱的起来?

    庄韵情对感情之事尽管还是懵懵懂懂,对他的心思还是能隐隐猜到几分。他虽然表面上一如既往,在她面前装得若无其事,可是相爱中的男女最为敏感,两人都能感觉到对方心中的矛盾。上官通坚持带她出来看灯便是想趁此机会消除两人心中的隔膜,最好她能将心事一吐为快。

    置身其间,更加能够体会到金陵的元宵灯会果然名不虚传。天不过才交初更,整条街道已是灯火辉煌,各种灯笼宛如一条长蛇,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尽头。临街的店铺门前也都挂满了各色彩灯,店老板们都是热情灿烂的一张笑脸,热情的招呼着观灯的人们,尤其是平日难得出门的大姑娘、小媳妇,更成为这些商家大力招徕的对象,大家都要趁着这几天大发一笔。

    庄韵情瞧着满街令人眼花缭乱的彩灯,忍不住道:

    “小时候每到上元佳节,村子里每家每户也会挂起灯笼庆祝,可是没有想到这里的灯会如此热闹。大哥,你是不是每年都来这里看灯?”

    上官通笑道:“我哪有那么好的福气?不过是前年元宵时节我正好路过此地,有幸一观。今年若不是我们正好在此停留,哪里还有这等眼福?”

    庄韵情头一次见到这么盛大的灯会,只见各种彩灯制作精致,刚刚赞叹完这一盏,一转眼又被另一盏吸引过去,只觉各个新奇,样样好玩儿,简直目不暇给。不知不觉已给这节日的气氛感染,再也难将自己排除在外了。

    上官通给她拖着一只手,穿行于观灯的人流之中,他心中尽管仍有芥蒂,可是那个西门远离她毕竟还远,与她现在的快乐相比便显得微不足道了。何况他原本就很豁达,所以也很快便融入到她的快乐之中了。将一盏盏新奇、精致的彩灯一一指给她看:这是橘灯,那是诗牌绢灯,还有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日月灯、凤灯、影灯、琉璃灯,应有尽有。

    两人一路走一路看,庄韵情兴奋莫名。上官通从未见过她如此兴奋,笑得如此开心,不由心中大畅——但能换得她开怀一笑,便是有天大的事他也能抛到脑后。

    街上熙来攘往,热闹非常,说话只能提高了声音才能听到,便附在她耳边大声道:

    “这夫子庙的灯会由来已久,年年都有新花样,今年的灯笼样式算得最全了!”

    庄韵情喜道:“是么?那以后咱们年年都来瞧,好么?”

    上官通笑道:“这可是你说的,以后可不许反悔!”

    庄韵情拉起他的手,两只小指一勾,说道:“那可说好啦,以后每年的灯会你都要陪我来,不许赖!”

    说着盈盈一笑。

    忽然一阵热腾腾的香气飘来,钻入鼻中。两人出来了半日,均觉腹中饥饿,两人心意相通,你瞧瞧我,我瞧瞧你,相视一笑,忽然一同奔至最近的小吃摊前,都是哈哈大笑。上官通向摆摊的老人要了两碗元宵,这才笑道:

    “不吃汤圆怎么能算过了元宵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