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明_第十三章 吴三桂的老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吴三桂的老爹 (第1/2页)

    什么!”崇祯后退几步撞到龙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哗啦!”一声落了一地。僵在一边的众太监这才活了过来慌乱地冲了上来。

    “退下!”王承恩一摆手示意众人离开。

    崇祯皇帝突然笑了起来但笑得比哭还难看。他笑了一气这才喃喃地说:“高原的军力居然强到这等地步连不可一世的建奴隶也败在他手里没可能绝对没可能的。”

    王承恩哭着道:“圣上高原本来就同李自成不是一路的货色。他虽然名义上是李自成的部将但力量上却要强过李闯。他之于李闯正如朱温之于黄巢。此人悍勇无匹直如那吕布转世杀星下凡。据说朱仙镇之败左良玉非败于李自成之手而是直接被高原的骑兵冲垮。现在建奴大军更是被他一击而溃。如此悍贼周大人如何是他对手?目前我大明朝最凶恶的敌人已经不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而是近在心腹之地的高原。圣上建奴不过一万残余就让周辅十万大军不敢出通州一步。若高原再来北京危急呀!”

    “对对对!”崇祯像是突然惊醒过来大叫:“拟旨不……我马上写一份手敕给周延儒让他让开大路放阿巴泰北归全力堵截尾随的高原军就说……就说若敢放一个贼兵过通州我要他周延儒的人头。”

    王承恩摇头苦笑:“周延儒是高原的对手吗?”对于这个周辅王承恩不抱任何信心。当初他一时冲动要领兵出征时心中已是后悔散朝之后更是心中恍惑。在北京城里行尸走rou般晃了一天天黑的时候以堂堂辅之尊居然在东门城楼里呆了一整夜天明时才回过神来。

    出征之后一直缩在通州不肯向前一步并召集大量端公道士弄了一场大法事。

    这些都还好理解宗教信仰是他的自由。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可周大人在通州却不安分日日招白广恩、唐通等将军宴饮。并收了这四大镇总兵做了自己门生弄出了好大一场闹剧。

    这些事下面的人是不会同皇帝说的王承恩也不想当这个恶人。

    可今天一看皇帝说要勒令周延儒出兵攻高原王公公就知道事情不好。若真让周大人领兵去打高原。只怕死得极其难看。

    周大人一死不要紧可再帖进去四大镇士兵导致京城空虚。那才是千古罪人。

    听到王承恩这么问崇祯皇帝狠狠道:“他手头也有十万兵马未言战先言败哪有这样地道理?他周某人不是信誓旦旦地要为君父分忧吗我倒要看看他怎么分忧?”

    见皇帝有点赌气的意思已经摸透他脾气的王承恩知道不能在说下去了。他的意思是劝皇帝将周延儒的大军尽数撤回北京死守不出。可如此一来。等周延儒回城等待他的将是国法地严惩。周延儒素来人品极好王承恩也不欲致他于死地。

    叹息一声王承恩抹去脸上的泪水道:“周大人的大军不回北京也好只要遏住通州要地高贼就无法打到北京里来。只可惜周大人麾下人马虽多能战之兵却寡。只怕守不了几日。”

    正在这个时候殿外有太监禀报:“万岁爷。周延儒大人地前线战报来了。”

    殿中君臣都是一楞。

    崇祯皇帝冷笑:“他周延儒在通州一呆几月裹足不前能有什么战报?呈上来。”

    接过周延儒的奏章看了一眼皇帝不屑地扔在地上对王承恩道;“你看看你看看他周延儒还弹劾起人来了。说什么吴三桂畏敌如虎从山海关后畏敌不前一直没到他那里去报道。”

    拣起周延儒的奏章看了一眼。王承恩看了一眼道:“吴三桂大军现在抚宁出关已经数月可借口军饷不足竟只走了一百四十里。就算他是乌龟也该爬到了。不但如此吴将军还说东北建奴有异动。若走得快了。建奴南下呼应丢了山海关以东城池的责任谁也承担不起。”

    听他这么说。崇祯皇帝也恼火了“你马上让内阁拟旨严斥吴三桂让他快点给我滚过来。”

    皇帝也是急了周延儒固然在通州不动如山现在连吴三桂也在抚宁步步为营。这满朝满天下文臣武将难道全都靠不住?

    见崇祯这么说王承恩大声哀号道:“万岁不可呀现在京营和周大人都不堪使用能保京畿一地的也只有关宁铁骑。对吴将军只可温言抚慰断不可严厉斥责。且这到旨意只怕没人敢动笔。”在他看来周延儒不顶用能够扭转京畿战局的也只有威名赫赫的关宁军了。

    “可是他吴三桂也是一个厚脸皮地怕死鬼。联可以升他的官但他若还是不来如之奈何?而且这个旨只怕阁臣都不会动笔拟旨的。”崇祯皇帝恼恨无比吴三桂这次走得这么慢已经能够说明其态度了。目前的形势是如果吴三桂大军一路快推进到北京前线后金在东北南下呼应丢了山海关以东土地。这个责任可都要落实到拟旨的人头上了。大家又不是傻子自然是能躲就躲。

    他说完这句话现王承恩还跪在地上忙道:“你起来说话。”

    皇帝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王承恩站了起来因为动作过猛感觉头脑一阵晕眩他挤了挤眼睛等眼前景物清晰下来才回答道:“圣上不用担心吴三桂已奉旨勤王不用再圣旨催促。他父亲吴襄还在北京圣上大可召他问话让他督促关宁

    “好这法子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