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挽歌_第五十一章 班师回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班师回朝 (第2/2页)



    九歌和云锦再次赶到校场时,先头部队都已走的差不多了,本来上官彧就是垫后,转眼间,驻扎的大营也所剩无几。

    下了马车,九歌见上官彧依旧一副冷冷的样子昂首立于前方,身后正是趾高气扬的洛云,九歌心里不禁警钟大作。

    “小人云九见过七爷,见过公主。”

    “七哥,我不想和这个人走在一起。”

    上官彧上下打量着九歌,这才前后几天,洛云便有如此大的反差,也不知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只是一眼扫到九歌的长袍上有些许未拍净的尘土,上官彧心下了然一二。

    微笑着拍了拍洛云的头,并未作出其他举动,率先上了马车,而洛云收到这个信号则是开心的不得了,骄傲的头都能扬到天上去。七哥的意思她不是不懂,但是七哥也没说不许啊。

    “所有的人听令,不许给云九马匹,也不许帮他,有本事你就走到都城,哼。”说完便头也不回的上了马车,只剩九歌在原地震惊!

    走回去!走回去!在听到这句话之后,九歌在心里已经将洛云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当然那也是上官彧的祖宗。九歌才不管是谁的,好歹自己也就救过他一命,他就这样肆意让洛云胡来,一点都不知道知恩图报。

    早在初遇孟衍的时候就觉得孟衍是白眼狼,其实不然,因为这个上官彧是有过之无不及的。

    “我说兄弟,辛苦了啊。”云锦此时幸灾乐祸的拍了拍九歌的肩膀,低笑一声,拿着鞭子跳上马车驭马去了。

    九歌发誓,她此生没有如此后悔当时没有好好跟着孟濯学轻功。走去都城?天知道这有多远?等走着回去,脚怕是早就废了吧。洛云这个小丫头片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消气,老天,你叫我如何是好。

    远处的孟衍早就看见九歌,只是碍于人多,并未上前打招呼,那日回去后听说九歌来找,而自己并未在,也不知九歌是否有什么急事,但是这几日九歌却又没来找他,如今九歌在上官彧帐中,自己无事又不好冒然前去,这事也被搁置下来,今天又看见九歌,孟衍这才想起来。

    见九歌恭敬的行礼后便立于一旁,倒是公主在对着她说些什么,从表情看来也不是什么好话,自打一开始,九歌就不喜欢公主,孟衍是知道的,按照九歌的性子,如今能这般站在那里低头,是否发生了什么,只是自己在这里猜测半天也终不能知晓,还是找机会问问比较稳妥。

    在军营这些时间,孟衍也变得越来越成熟,遇事不再慌张,而是冷静下来分析一切有利的信息,这一点倒是让孟濯越来越欣慰。

    作为五千骑先锋,孟濯便跟着邱韫快马加鞭先到都城,还来不及跟衍儿说一声就出发了,不知道衍儿到时见不到自己会不会担心,还有九歌也是。九歌!自己想起她倒是做什么,想着,孟濯苦笑了一下,却正巧被邱韫撞见。

    “何事如此高兴?”

    “没有,只是想起我那弟弟并未知道我先走的消息,可能会有些担心。”

    “只是先到都城而已,有何可担心?”

    “大人说的是,是孟濯多虑了。”

    “男儿志在四方,岂是为这些小事而拘泥的。”

    “大人教训的是,孟濯日后定会多加学习。”

    “驾。”

    其实对于孟濯来说,起初邱韫的漠然倒是让自己心安理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在武功上或是做事上,邱韫总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虽然总是一副冷然的样子,但却对孟濯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不像父亲。说起父亲,孟濯心里总是愧疚的,如果当时自己再快一点,如果不是自己会错了意,父亲也许还在。

    想到这里,孟濯眼里起了雾,却又很快被风干。

    其实作为先头部队,孟濯早已知晓,只是没机会告知孟衍罢了。而且,已经通知都城的弟兄准备好接应,自己先到,也能尽快接应盟里的弟兄。等到衍儿回来的时候至少还能有个落脚之处。

    孟府是回不去了,起码在这个时候还不能让衍儿暴露出来,否则危险也会接踵而至,自己还好说,有盟里的弟兄衬着。但是衍儿之前在家里露面多不说,武功也是半吊子看来也是时候找个人暗中保护衍儿了。

    等衍儿和九歌会到都城,这条路才算是真正开始了。对了,九歌,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嘴却臭的要死,虽然自己对她并没有多少好感,还是顺便派人保护一下,毕竟,她是救了衍儿的人。

    孟濯悄然的将速度慢了下来,恰巧一名浓眉大眼,皮肤黝黑的士兵与孟濯齐头并进,用着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

    “大人,有何吩咐。”

    “阿俞,派人看着衍儿和九歌,确保安全。”

    “小的明白。”

    “通知家里的弟兄,打点好一切。”

    “是。”那名名叫阿俞的男子在接收到这些消息后,猛然发力,驾马行至孟濯前方,奔行两里地后又悄然落至队伍末尾,悄悄的将消息传递给队伍最后一人。

    只见队伍末尾的那名士兵渐渐的也将速度慢了下来,行至山路,拐了个弯,就不见了他的身影,然而所有的人都在赶路,却无人发现缺少了谁。

    那人弯路处停下,将小指放在口唇之间,轻轻一吹,一声清脆的哨音便盘旋在空中。

    一盏茶过后,一只通体雪白,羽毛丰盈的白鸽落于肩上,那人将拇指大小般的布帛放至鸽脚,举手放飞,尔后,策马去追骑兵先锋。

    然而,他的到来也依旧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