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南宋 (第2/2页)
你?!哈哈”洛云一见捉弄了九歌,笑着打马走了。 只得九歌一脸无奈的看了眼孟衍,也快速跟上小声道,“公主,七爷叮嘱您要小心点,别让别人落了话口。” 孟衍担心九歌安危,刚学会骑马的人还敢这么快,无奈的跟上,却看见身旁有一双熟悉的眸子在注视着自己,那人周身气息冷冽。相视一笑,给他个放心的眼神后,孟衍追着九歌去了。 当上官逸和上官彧率领众将士到达崇文门外时,景文帝早已率领文武百官下楼迎接。 两个身影利落的翻身下马,身后众将士也是一致的动作,只见那一玄一银两个身影快步行至景文帝身前。 一前一后抱拳跪地,上官逸朗声道。 “臣上官逸率领仁威军十万大军自明元二十五年十月初三出征,至明元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回京,大小战役共五十余场,我军伤三万三千二百一十三人,死两万六千五百二十人,招兵两万五千四十六人,战利品大小共计九千八百七十二件,收复城池四座,请皇上过目!” 上官逸一字一句的说出了仁威军出征九个月来的辛苦,献上了明细。 景文帝并未细看,只是转手交给了身后的刘成安,去扶跪在地上的上官逸和上官彧。 “回来就好,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 “谢父皇。”上官逸说道,上官彧却是一直颔首。 “仁威大军此次出征彰显了我南宋雄风,扬我国威。今夜在太液池朕设国宴礼待我南宋将领。”景文帝朗声赞道,只是那双眸子一直在那五百将领中寻找着。 “谢主隆恩。”五百将领跪下谢恩,整齐划一的将领中有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笑眯眯的看着建章帝。景文帝见此脸上的笑容更加深。 人生如此,有文武双全的儿女,有太平的国家,无求了。 若对别人来说能够得到皇上的夸奖顺便还这么近距离的拜见皇帝,绝对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但是对于九歌这个现代人来说,顶多也就是动物园里见了次恐龙,看稀奇。
因为害怕那些品级高的大臣认出洛云,上官逸专门将洛云安排在队伍后方,待仪式完毕再想办法把洛云送进宫。但是这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九歌看热闹。 只怕这五百人中只有九歌和洛云不紧张了,两个人都新奇的要命,端着脑袋往外瞧。 好不容易等繁长的仪式结束,上官逸和上官彧尾随建章帝进了宫,九歌和洛云才得以起身的机会。 洛云练过武,虽是金枝玉叶,但也是有底子了,苦了九歌的膝盖,还不能表现出来。 “众将士接旨。”一个尖锐却又高亢的声音响起,可怜九歌还没缓过来的膝盖,又要跪下了。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仁威军攘外有功,今特安排大军驻扎城外三里处,赏牛羊各万头,另今夜设宴军中,明日起可回家探亲。钦此。” “臣等接旨,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整齐的喝到。 从前九歌看电视没什么感觉,这会子似乎好像真就融入了这个环境,不过九歌期待的却是希望能早点起来。 这样一来,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没事做了?只等晚上晚宴结束,明日便可告假探亲?这南宋皇帝也是个仁君啊,很会笼络人心嘛。 随着宣旨的结束,仁威大军也算是完成了出征的最后一个任务,虽然上官逸和上官彧进了宫,但是众将士依旧很有秩序的撤退回三里外的大营。 这时,只见云锦领了两名身着宫里服饰的侍卫出现在洛云身边。 “公主。皇上派人来接您。”云锦抱拳道。 “属下参见公主,请公主移驾随属下进宫。”其中一人说道。 “父皇派你们来接我的?” “回公主,是皇上派属下来的。” “嗯,你们等等。”洛云说完转过身对着九歌说道。 “孟九,我父皇接我回宫了,等我回去安抚一下他老人家,改日我便溜出来带你玩。” “公主,还是不要让皇上cao心的好。” “云九,那我到时候就去营中找你可好?” “但凭公主吩咐。”九歌哭笑不得。 “好,就这么说定了。”说完,洛云便随着那两人进了宫。 云锦却不打算放过九歌,两步上前,手臂熟捻的搭在九歌肩上。 “哎,我说兄弟,想想之前公主对你的态度,再看看现在,简直是质的飞跃,快传授传授。” 孟衍看了眼云锦的动作,不悦的皱了眉头。 九歌自然地拍掉云锦的手臂,玩笑着说道,“好啊,云侍卫不介意交点学费的话,云九也是不吝赐教的。” “真扣。” 在九歌的窃喜中,大军在城外三里安营扎寨。 常年在外行军打仗,改扎营地,仁威军中的弟兄早已练就了快速扎营的本事。 回了江陵,上官逸要回东宫,上官彧也已有自己的府邸。但是这营帐依旧不会少,九歌依旧候在上官彧帐中。 虽然这上官彧的伤好得差不多,况且回了江陵就有更好的御医看诊,但没人发话让她回军医处,她也只得呆着。 闲来无事,转来转去也无事做,干脆跑去找孟衍好了。跟云锦打了招呼,便跑去找孟衍,哪知半路还会遇上孟濯这个柱子。 自从孟濯作为先头部队先走一步之后,九歌再也没见过孟濯。一段时间不见,兴许是赶路太辛苦,孟濯有些瘦了,本就冷咧的性子,变得更加明显。 “孟濯。” “嗯。” “好久都没见着你了,怎么瘦了?去找孟衍吗?” “嗯,去找衍儿。” “我也无事做,那一起吧。” 两人许久未见,虽然九歌是个自来熟,但是对于孟濯这样的人,九歌也只是只捡重要的说,因为不重要的,孟濯会选择忽视。 两人一路再也没有别的话语,一直到了孟衍帐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