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 难言之隐 (第1/2页)
“云九并无他意,只是云九在七爷府上,知晓七爷过得有多辛苦,而娘娘作为七爷的母妃,更应该倍加关心才是。”九歌躬身说道。 “本宫的儿子本宫自有分寸。”玉贵妃瞪眼说道,那样子似是不瞒九歌的话。 “娘亲教育儿子是没错,但娘娘,您真的了解七爷吗?”九歌的眼睛直直的看进了玉贵妃的眸底,那种直接和坦荡看的玉贵妃心神一荡。 九歌本是不想管这档子事的,但她明显的能够感觉到玉贵妃的态度给上官彧带来的冲击,说实话,上官彧虽然有时候很讨厌,但是满身热血的九歌不会袖手旁观。 “本宫的事需要你来插手吗?”本来被九歌问到的玉贵妃怔忡了一瞬,然而只是一瞬,李珏就提高声线喝道。 “云九并无此意,只是觉得有些事该让娘娘知道,有些人莫要辜负,有些事莫要后悔。”九歌不卑不亢地说道,掷地有声,听的玉贵妃愣在当场。 “放肆,贵妃娘娘岂容你在这指手画脚。”见玉贵妃愣在当场,一时被九歌说的下不来台,虽然白臻也认为这些话能有人说给娘娘听是好事,但是这不代表娘娘的权威被别人挑战,觉得有些看不下去,白臻这才出声制止道。 “娘娘,天下母亲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云九相信您也是如此。七爷过得并不像您想象中快乐,而七爷也知道,您亦是如此。”九歌逐字逐句地说道,这些话在上次见过玉贵妃之后九歌便想好了,出于好奇心,九歌此刻正目不转睛的盯着玉贵妃。 “玄禄他......”玉贵妃猛地抬头,看向九歌的双眸里生气一片白雾。看来猜得没错,这里边真有故事。 “七爷他很辛苦,自那日娘娘受伤后,爷便回到书房一个人不吃也不喝,草民听云锦说过,爷时常这样,但云九发现,爷会经常看着一只很旧的笔发呆。 九歌的话似是让玉贵妃想起什么似的,满脸惊讶的表情。 “娘娘,本来这些事,云九不该多说,但云九觉得有些事还是说明白的好,不要让彼此都误会,娘娘的药云九会派人送到宫里,还劳烦白姑姑在平日里对娘娘的膳食多加调剂。” “老身会注意的。”白臻侧身回应道。 “若是无事,云九先告退了。”九歌收拾完药箱躬身说道。 静默片刻,见玉贵妃依旧沉浸在回忆中,并未发觉。 “姑姑,云九告辞。” “先生慢走。”白臻回道。 未等玉贵妃回神,九歌便出了正厅,问了守门的丫鬟,便知道上官彧在隔壁侧厅等着。 九歌转身来到侧厅,便见上官彧看着墙上一幅壁画出神,云锦立在身后。若不是门外树上的蝉叫声,九歌以为自己看到一幅画,一幅画中画。上官彧赏着画,而她赏着上官彧的背影。那背影如同初见时一般坚韧如山脉。 壁上的那幅画是一棵桂花树,点点花雨随风飘下,落满一地,绿的枝叶与朱红色的花朵对比鲜明,成为这侧厅中最靓丽的风景线,只要踏入这侧厅就不会被忽视,而这幅画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却让九歌感到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九歌仿佛也被吸引了进去,鼻尖似乎萦绕着桂花香,充斥在空气中,挥之不去。或许是因为时间太久,这幅画的色彩虽然明亮,但却有些发白,然而右下角一个小小的标记却引起了九歌的注意。 若是说方才看到这幅画有那么一点点的熟悉感,但在看到这个标记时,九歌怎么会认不出来? 那个标记是九歌在竹舍见过的,一枚小小的印章,呈现出来的是无限的生命力,只是这枚印章不同于竹舍的那枚,竹舍那枚白玉印章是绿色的,而此刻画上的这个印章则是墨色。这到底有什么联系呢?冥冥之中指引自己来到这里的,难道是与这个印章有关? “来了?”云锦的话打断了九歌的思路。 “嗯。”九歌应着,上官彧闻声望来,那眼神里充满着询问和担心。“娘娘没什么大问题,如果没错的话应该是血虚,我回去跟孟衍再商讨商讨。”九歌说道。 上官彧听后并未表达什么,只是迈步出了侧厅,转向正厅向玉贵妃行礼后便带着九歌和云锦准备出宫。 上官彧仍旧低气压的前边走着,云锦和九歌识相的离得远远的。快到宫门的时候,身后急匆匆的跑来一个小太监,见到上官彧就磕头,气喘吁吁的说道。 “七王爷,太子和公主请您去怜星阁一趟。”那小太监的样子很滑稽,因为跑的太快,帽子后边的雁翎已经跑偏,说话间不停的喘着气,又迫于上官彧的威严,只得憋得满脸通红。 “云九,七爷就这么可怕吗?你看那小太监憋的。”九歌偷笑的附在云锦耳旁说道。 云锦还未发表意见,便看见上官彧投来冷冷的目光,九歌立即识相的噤了声。 小太监在一旁憋得辛苦,而上官彧就当压根没看见一般,不回复,急得小太监站在一旁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七爷?太子爷和公主在怜星阁等您。”那小太监再次鼓起勇气说道,那偷瞄的眼睛怕极了上官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