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从来反复是蛮夷 (第1/2页)
出现在高力士面前的这人,脸色略有些苍白,一双眼睛里闪动着贪欲与野心,脸上则挂着谄媚的笑。 安禄山别的本领没有,看人的本领却是极高的,瞧着这厮一眼便能猜出他的心意。 “你便是高尚?” “某下百高尚高不危。” “你与高将军是何干系?” “某与高将军……”高尚抬眼看了安禄山一下。 他手中有高力士的一封荐信,凭着这封荐信,他相信,能在安禄山手下混上个清闲富庶的职位,这天下除了李林甫,还没有谁敢不给高力士面子。就算是李林甫,真正要正面与高力士相抗衡,也会觉得吃力。 但他打量着看上去一脸憨厚模样的高力士面容后,突然间改变了心意。 面忠心J外憨内猾……这等人物,难道说,真会是大唐的忠良边将? “某与高将军并无干系!”想到这里,高尚拱手道:“倒是与大夫有关系。” “啊?”安禄山愣住了,然后哈哈大笑:“这话说得好笑,老子是胡,你乃汉人,老子姓安,你姓高……你不和高将军有关系,怎么与老子有关系?” 高尚拱手道:“某籍贯为营州,正是大夫治下,大夫便是某父母官,某便是大夫子民,如何没有关系?某为人荐与高将军,高将军不能用某,转荐于大夫,某自此便是大夫僚仆,自然与高将军再无干系了。” 他这番话说完,安禄山的狂笑顿时收住。 “你这书生有些意思……你真是营州人,在我面前如此说,不怕我说你忘恩负义?” “高不危宁当举事而死,终不能咬草根,经求活耳。”高尚道:“某自幼贫寒,苦读至今,却怀才不遇,若大夫只为高将军颜面,赐某衣食,岂是某所愿也!” “倒是个有志气的……不过,你来得不是时候,某就要回长安了。”安禄山有些意兴阑珊:“此次归长安后,不知朝廷还是否以某为范阳、卢龙节度。这样吧,要不我先给你一个官职,你将就着做?” “回长安……万万不可!” 高尚变色叫道,让安禄山眼神凝结。 “大夫为虎,这范阳、卢龙便是山,虎啸于山,百兽皆避。但大夫回长安,那就是虎落平阳,三两只猎犬,便敢对将军吠叫了!” “此乃天子之意,某岂能拒之?” “天子身边,如今小人充斥,大夫赤胆忠心,于国有功,便是为了天子,也当爱惜自身。”高尚正色道,但接下来一句,便是安禄山也吓了一跳:“契丹、奚人不稳,将军当于此坐镇也!” “你胡说什么!” “朝廷许诺和亲,但公主迟迟不至,故此契丹、奚人心中暗藏反意。”高尚双眼一睁:“此事大夫岂有不知之理!” 安禄山真不知道。 他只知道奚人和契丹人畏于大唐之势,几乎是任他欺凌,他若是想要功劳,便去寻个奚人或者契丹人的小部落屠戮一番。 但高尚的意思他明白了。 “此时契丹与奚人反了……那未免也太巧了吧。” “大夫希望他们何时反,他们便何时反。”高尚道。 “好好,你且在范阳留下,待我回来之后,再授你官职。来人,将高郎君引下去,好生招待,高郎君想要什么,吃的穿的,金银女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 高尚被引下去之后,安禄山转了转,又连下了两个命令,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这些汉人,果然狡猾啊…… 范阳东北,原松漠都督府所辖地,如今尽是契丹人的地盘。 因为与汉人接触久了的缘故,契丹人如今也不尽是游牧,他们也有耕作、矿冶者,只不过数量极少。 “迪辇组里可汗,那群唐人走了?” 骑着骏马的阻午可汗迪辇组里遥望着远处离开的马队,听得身后的话语,点了点头:“走了!” “汉人可恶,也就是你要待他们这般亲善!” “汉人再可恶,也没有走狗可恶,安禄山那只老肥狗……只要能给他找麻烦,我就愿意去做!” “可若是被他知晓……” “难道说还会比现在的情形更糟吗?他抢走我们的牲畜,征走我们的战士,还屠戮我们的部族……可恨,可恨,大唐的可汗难道就不知道安禄山的恶行么!” “大唐的可汗也是个骗子,他分明说了要再赐一位公主来和亲,但是到现在除了赐名,什么都没有!李怀秀,呸,难道这个名字比起迪辇组里更好听么?” 汉名为李怀秀的迪辇诸里看了看自己的同伴一眼:“不要说这个了,牙官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 “牙官说了,凡是大汗的决定,他都会支持,不过这几十年来,我们与奚人一向共同进退,奚人离安禄山更近,与安禄山乃是世仇,如果大汗真要反唐,那么一定要与奚人结盟!另外,大唐国力强盛,不是我们可以力敌的,我们还必须要有盟友……” “我知道,我知道……只要战争起了,我就要挥师向东!这里离大唐太近了,我要去辽东之地,去那伙汉人所说的地方……” “辽东,那些汉人不是在那边?” “对,就是因为那些汉人在那边,所以我才要去,我们虽然有人会耕作了,也有人会矿冶,但是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汉人农夫和工匠!迪烈,你记着,告诉牙官,我们契丹人想要强大起来,就必须要有更多的汉人农夫和工匠,让他少杀一些,多抢一些!” 名义上为契丹八部的盟主,又被大唐封为松漠都督、崇顺王,但迪辇组里手中并没有太大权力,他只能管控自己一部罢了,便是对着八部发号施令,亦自有牙官代劳。 迪辇组里所送的这队人,正是善直与叶英一行。 他们北上,与其说是行商,还不如说是打探消息,沈溪提供的只是地图,而且是二十年前的地图,如今情形变化很大,更重要的是,所经地方有什么物产,却是没有记载。 沈溪视为至宝甚至供奉起来的地图,实际上价值还不到他想象中的一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