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6章 拟立柜坊汇钱河 (第1/2页)
杨家三姐妹里,这位排行为二姐实际上是大姐的最难缠。 叶畅向后退了一步,避开她伸出的手指头,面上带笑,却无怒色。 旁边的杨钊眉头拧起,挡在他的身前,盯着杨二姐:“meimei,须得留几分体面!” “你们这些男人,一个个肚子里尽是坏水儿,面上却还要什么体面?”杨二姐昂起下巴,“哼”了一声:“让开,钊郎君,今日与你无关!” 杨钊眼中闪过一丝妒意,又有一丝无奈,只能让开。 他与杨二姐私通,此事知道的人不少,但杨二姐男女不禁,出了名的放荡,若她真要勾引叶畅,杨钊又能如何? 她可是与李隆基亦有一腿,甚得李隆基欢心! “二姐有正事先说正事,闲事说完正事再说。”叶畅见杨钊退开,仍然笑眯眯地道。 杨二姐与他带笑的目光一遇,心突的跳了跳,突然间有些自惭形秽起来。 无论她是如何放荡的女子,终究还有些羞耻心,叶畅这般态度,让她觉得有些无趣。 “真不知道,你们这些男人,为何就喜欢勾心斗角!”她收敛住心情,又是一笑:“那明珠可是我见犹怜的美人儿,如今为了你们,她受了惊吓,我总得为她讨个公道!” 能让李隆基痛下决心收拾杨慎矜的,就是那婢女明珠。 在得知她的下落之后,杨钊便去寻杨二姐,当着杨二姐的面一询问,果然问出杨慎矜私召史敬忠占卜之事。得了这个消息,杨钊大喜过望,又与杨二姐密议,带明珠去见李隆基,装作无意中泄露,引发李隆基对杨慎矜的怒火。 事情做得很漂亮,完全按照叶畅计划的来,李隆基绝对不会想到,这背后其实是叶畅在使力气。在某种程度上说,李隆基此次,也成了叶畅的一枚棋子。 杨二姐自觉自己有了功劳,故此跑来向叶畅邀功请赏,只不过她现在自大得有些膨胀,用的请赏方法让人很不欢喜。 “二姐说的是,明珠明珠,自然当用明珠相衬。”叶畅笑吟吟从袖里伸出一只手,他的手中全是鸽蛋大的珠子,看上去晶莹剔透,甚是可爱。 “玻璃宝珠!” 这一串珠子全是由玻璃珠串成,放在后世,不过是孩子们打弹珠用的丸儿,可在此时,却是难得的宝物。即使叶畅现在拥有一座玻璃工坊,象这样滚圆透亮无气泡的,产量也很少。 他原本是想造出内间有色的,可是目前还在摸索之中。 拿这个充当礼物,不算太珍贵,但给女子却是极好的。杨二姐满心欢喜,接过这些,却又有些嫌少:“才这一个珠串……十一郎,你总得给我几斛,我才好拿出去打赏啊!” “打赏?”旁边的杨钊一愕:“你用这个打赏?” “你这俗物,自是不明白,如今京中有女说书,每日现编故事说与我等听,我等总不能让她们白白辛苦,若是听得欢喜了,总得给些赏赐,金银绢帛太俗,何如珍珠。而今我有了这玻璃珠,那就比珍珠更好了!” 叶畅想到那些编故事奉承诸位读者的可怜人,辛苦忙乎一场,最后换来的是这种将来会无限贬值的玻璃珠,不禁为他们掬一捧同情之泪。 “二姐说什么胡话,这般一模一样大小的珠子,岂能成斛?”杨钊在旁道:“好了,谢礼也给了,让我们过去,莫让圣人等久了!” 杨二姐咯咯笑了两声,似乎欲离开,但走之前,突然又凑到叶畅耳边,满是暧昧地道:“夜里我去你们家讨要……洗干净了等我啊。” 她说完之后,还吹了叶畅耳朵一下,然后荡笑了两声,才摇摇摆摆离开。 “她说什么?”杨钊忍不住问道。 “一串珠子,还不能让她满意。”叶畅有些无奈:“自然是向我讨要别的……唉,走吧。” 杨钊闻言心中还有些怀疑,但却不好再问了。 他们到了李隆基面前时,李隆基脸色甚为Y郁,先向杨钊摆手,示意他站在一旁候着,然后问叶畅道:“你今日来此,是有何事?” “臣奉命督办河工,有一个章程,还请圣人过目。”叶畅从袖子里又掏出一叠纸。 李隆基接过那纸,却没有看,扔在一旁的小几上,长叹了一声:“你倒是个有心的,此折朕稍后再看,你究竟如何打算,说与朕听就是。” “臣有意顺黄河堤岸,修一条路……” 叶畅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李隆基初时还有些不耐烦,但渐渐就专注起来。 叶畅的意思,就是借疏浚黄河之机,沿着黄河修一条东西向的直道,大体与黄河走向平行。直道一直延伸到东海郡,大体来说就是后世的陇海线。这个工程甚为浩大,故此叶畅将其分为几段,规划之中,是用二十年时间完成。 规划二十年的工程,这在大唐历史上,还是极为罕见的。一般官员,都是急功近利,只想着马上见到好处,好变成功绩换取升迁,有几人愿意用长远的眼光做事! “三年之内,先建成徐州至汴州之一段路,如此淮南道之财物,冬日亦可自陆路转运至汴州,臣查过朝廷的地图,此二地之间,原本就有道路连通,此次主要是拉直垫平,再以水泥铺成辙道……” 此时路面为泥土路面,最多就是垫上沙石,因此大车经常陷入其中,影响物资流通。叶畅准备统一车轮之间的距离,以此距离为标准,在路上修两道专供车轮压碾的水泥路来。因为只相当是两条宽不足半尺的水泥路,故此水泥消耗量并不太大。 “如此会不会劳民伤财?”李隆基听完之后,有些犹豫地问道。 “圣人,劳民是难免的,平日里徭役,岂有不劳民者?关键是让百姓觉得劳有所值——此次修路,朝廷只需垫支部分钱财,还有政策上给予方便,百姓服此役者,不仅管其吃住,而且还有工钱可领!” 李隆基他是知道叶畅“理财”本领的,闻此之后,虽然心中不信,却没有立刻斥责叶畅在大言不惭,而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