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纠结的荣誉 (第2/2页)
表现新皇亲善亲民的优良品质,让更多百姓有归附之心支持之心,同时成为舆论导向,起到稳定北方民心的目的,省的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被叛军拉拢过去。 可是这样对于方家好吗?虽然像二祖爷他们一定渴望着这种荣耀,虽然此事对于方家人来讲百年难求,虽然方家人从此扬眉吐气地位攀升,然而机会不对时间不对啊。 假如叛军要打过来,那么方家势必会受到重创,势必会成为叛军打击新皇的靶子,势必成为叛军震慑老百姓的工具,方家到时恐怕都会被血洗吧?凡姓方的都逃不过一劫。 这样的结果方晴不敢往下想,就这样已经是一身汗了。 方晴抹了一把额头,压住内心的恐惧,安慰自己说:往好里想吧,假如叛军败了正规军胜了,那么方家子弟以后发展可就顺利许多,不论是走仕途还是经商,或是种田学手艺,管理这一片的官员,不管是谁来怎么换,都会给皇帝面子关照方家的,毕竟是有功勋之家族,哥哥和弟弟也会一样受别人尊重,就是自己婚事也跟着水涨船高。 呸呸呸,自己才多大啊,怎么就想到这里了? 要不怎么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呢,什么事情都有利有弊啊。 在方晴纠结担忧乱糟糟的情绪中,方舒平带着谢芳草去了小岗村,再去之前,还换了新衣,两个人神清气爽地走了。 跟回去的还有几位堂兄,毕竟是方家大事,要是接圣旨的话,男丁们可都要出现,再说这样的事情一生很难遇到。 堂嫂们没有回去,豆干和豆腐不能停工,由于外来人口剧增,豆腐干和豆腐的需求量也跟着猛增。
方晴现在最发愁就是晚上数钱了,因为都是一文一文的,所以数起来很费功夫,最后,她将这个工作安排给二表哥三表哥还有哥哥,每人分一堆,数完后再报数。 高大叔已经走了两天了,从县城还没有返回,不知是谈判的不顺利还是遇到什么事了,方晴已经准备最坏结果,要是怕战火起,马老板不买断的话,就将豆皮的技术卖出去,也能有一笔收入。 家里虽花销大,但是银子数量递增很快,福来饭庄的豆腐和豆干量一下提高一倍,胡大哥他们又介绍几个部队的采买,还有另外几支部队找到市场上订货的。 只是遗憾啊,这样大的需求量维持时间很短,码头修好,恐怕部队就要过江,民工也跟着撤离,到那时篦子镇就有点人去楼空的感觉了。 大人们各忙各的,街上乱码头乱,现在轮到小岗村也乱起来了,方晴用小棍在地上练字腹诽着:就连自己身后也乱,三个臭小子正打仗打的不亦乐乎,看样子不到吃饭时间没人能想起在角落里几个疯折腾的小孩了。 姥爷他们的工作也进展很快,军队的人知道后,还积极配合,民工们更齐齐赞颂,姥爷为此一天都笑口常开。 沟那沿村的人到了申时收工回村,明天天不亮再往镇子上来,虽然辛苦,但是解决明年开村肥料问题,大家任劳任怨的,那发自内心的欢畅和对未来的希冀,让方晴感动,农民对土地的挚爱,是一代代遗传到骨髓中,在血液里扎下根的。 直到傍晚,娘和哥哥堂哥们才回来,娘双眼红红的,哥哥和堂哥们则激动的红光满面,各个情绪盎然,看样子受到冲击不小,到现在还心潮澎湃着。 其实没有圣旨,只是京官来传口谕,并拨了一百两纹银作为盖牌坊的费用,当地府衙也拿出五十两赞助,县衙拿出三十两赞助,看样子朝廷财政吃紧啊。 不过,老百姓要的就是这个荣誉,一百八十两只能起木牌楼,别的材质钱不够 爹爹正像那人所说,真的被任命当官了,是仁勇校尉,属正九品军衔。 应该是最小的小官,记得有一个叫七品芝麻官的豫剧,可能比那个小官还小,不管官大官小,娘可是官太太了,自己和哥哥就都是官家子弟了呢,方晴美滋滋的想。 这样的看法不在少数,大家都用这样的话逗谢芳草,就连憨厚的姥爷在饭桌上也跟着说笑两句。 吃完饭,韩师爷他们听到信,一家人过来祝贺了,虎利和耀宗也跟了过来,自然大家又热闹一场,方晴在如此嘈杂的场合中跟强儿一样睡着了,她今天太累了,一个人看着三个小孩不说,还为了方家家族的未来,担惊受怕了半天,多不容易啊,比二祖爷还累呢。 ~~~^_^~~~~~~^_^~~~ 第二更到,谢谢大家投票支持,女人感谢啊,姐妹们咱们再努力一把,推荐票就会过千了O(∩_∩)O~,真不容易啊-_-|||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