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全面战争 第七十八节 骑虎难下[第三更] (第2/2页)
相对容易很多。而英国人,欧洲人都是在远离本土上万公里的地方作战,光是后勤保障问题就足够让他们头痛的了。同时,敌人要打击岛上的军事目标的话,就得确保获得制空权,至少我们地战斗机可以在岛屿上空执行一个小时的巡逻任务,可以与敌人打半个小时地空战。因此。只要我们不丢掉制空权,敌人就无法登陆马岛。说到底,这是一场消耗战,只要消耗下去,那么敌人迟早要认输。 可我们也经不起消耗。立即有人提出了反驳的意见。 确实如此,可相对而言,我们能够承受战争延长带来的压力,而敌人却不能。另外。在这场消耗战中,我们并不是通过被动的防御来与敌人对消,而是要主动出击,主动寻找机会打击敌人。 上校,你的意思是阿根廷空军司令直接问了出来。 很简单,接下来。我们应该采取主动防御战术。凌天翔看了眼在座的十多名阿根廷空军的将领与军官。不管怎么打,敌人地目的就是要夺回马岛,那他们的舰队就要靠近马岛。f35b在执行对地作战任务的时候,作战半径在800公里以内,而马岛距离我们只有600多公里,我们的机场都在距离马岛1000公里的范围之内,因此,我们仍然有机会袭击英国与欧洲的舰队。其次,仅仅依靠空中打击是不可能获得胜利的,英国航母法国航母。还有其他欧洲国家地那些航母。在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时候,其持续作战时间都在4天到1周之内。因此必然会后撤补给弹药物资。最重要的是,在敌人的航母中,只有法国航母携带了3架预警机,而这无法保证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如果还需要支持攻击机群打击马岛上的目标地话,这3架预警机根本就不堪使用。因此,敌人肯定会派遣战舰前出,执行早期预警任务,而这些战舰必然更加靠近马岛。 你是说,我们对付这些战舰立即有人明白了过来。 凌天翔微微点了点头。正是如此。英国人可以从美国购买更多的f35b战斗机,法国也有更多的阵风m型战斗机,可是战舰是很难立即购买的,而且战舰的建造周期比战机长得多。换句话说,我们打掉一艘,那么敌人就少一艘战舰。航母必须要依靠护航战舰的保护,不然就是一具漂浮在海面上的钢铁棺材而已。只要我们消耗掉了敌人的护航战舰,那敌人就会选择让步,选择投降。
可问题是,我们也会损失很多战斗机。空军战术司令又问了一句。 我们有450架战机,敌人有多少再说了,消耗得最多的是反舰导弹,而不是战机,在对付那些前出的早期预警舰地时候,我们地战机可以在敌人防空战斗机的拦截范围之外发射导弹。现在,我们地库存导弹还有上千枚吧,我想消耗掉几百枚导弹去干掉几十艘敌人的战舰,这应该是能够做到的。 空军战术司令眨了眨眼睛,然后就笑了起来。 当然,如果能够干掉更多的反潜战舰,那么海军的潜艇就有机会了,我们也不能把一切战果都包圆,还是得让海军出点力,是吧凌天翔也笑了起来,另外,如果能够y敌人靠近马岛的话,那我们的机会就更多了。所以,我认为,现阶段的目的不是力求全歼英国远征舰队,说白了,我们现在的力量根本就做不到,如果能够做到,相信空军早就出手了。既然敌人准备与我们打消耗战,那我们就与敌人磨下去,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看谁能够坚持到胜利到来的时候 阿根廷空军很快确定了新的战术方向,与此同时,英国皇家海军内在下一步行动的方向上产生了分歧。 战损结果出来之后,英国皇家海军首先确定了一点,那就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打下马岛。三个远征旅损失了1个半,而且还损失了6成的重装备,4成的给养物资。换句话说,就算剩余的兵力都成功登陆马岛,并且获得了海军的强大支援,也很难打败岛上的阿根廷军队,甚至有可能被阿根廷军队给吃掉。 在此情况下,有人主张等待欧洲联合舰队到达之后,再发动攻击。还有人主张应该立即增派远征部队,至少要补齐3个旅,并且运送足够多的重装备与作战物资,甚至还有人提出应该邀请其他欧洲国家派兵。 到最后,英国只确定了一点,那就是暂时放弃在马岛的登陆作战计划,现阶段的战役重点为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首先打垮阿根廷空军。可是英国没有能力打击阿根廷本土机场,也没有这个理由,毕竟英国没有向阿根廷宣战,阿根廷也没有向英国宣战,马岛战争还是一场局部地区冲突,而不是正规战争,而打击对方本土,必然会使战争升级。最重要的是,英国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打击阿根廷的本土。这样一来,要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那将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打到这个份上,英国也没有了退路。在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英国立即就向美国下了订单,要求立即购买一批f35b战斗机,甚至愿意要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二手货。另外,英国还秘密向法国支付了一笔5亿英镑的经费,让法国提前购买一批阵风m,到后来,这笔经费增加到了10亿英镑。 显然,英国人也摆出了一副死斗到底的架势,可英国政府的态度越是强硬,越多的人就知道英国人实际上是被打怕了,现在是死要面子,要死撑下去。而死撑的结果不是绝地大反击,就是彻底战败。到此时,那些大赌场里看好英国,认为英国会获得这场战争胜利的赌徒已经不是很多了。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节请到网,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