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光芒BY 千龄雪 (第1/2页)
光芒 Don’tyouknowthatyouarethebest(你不知道,你是最美的)。 ——题记 很久没有来起点了,也不知玄大还记不记得我,呵呵。 我当初看的第一篇玄大的文是《武林萌主》,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一直追下去,最后就只草草看了下结局;第二篇就是玄大久负盛名的《皇家幼儿园》,这篇就是从头追到尾,还买了实体书回家珍藏;后来又去看了《天外非仙》,发了第一篇给玄大的长评。现在又看到了《公主万万岁》,心里不是不惊喜的。 同为历史类小说,《皇家》的感觉更像是一个童话,没有过多的权利纷争,只有美丽聪慧的公主、可爱又性格各异的正太萝莉、温馨而细腻的真情和最美好的大团圆结局。而再看《公主》时,我才惊觉,你成长了。 同为公主,一个是货真价实、尊贵优雅;一个是被逼假戏真做、从头开始。一个是在王朝的鼎盛时期,不会面临内忧外患;一个是在末期乱世,勉励自保的同时还要辅佐弟弟登上皇位、全国奔走寻求世家支持。一个只需面对一群可爱的小孩子,另一个却要同一大帮不怀好意落井下石的人周旋。一个可以逐渐与喜欢的人心意相通,一个却被当成了别人的替身。可以说,《公主》中的秦思思,远比萧紫依来得郁闷。正因为如此,玄色敢挑战这么困难的题材,本身便需要一种极大的勇气。 但你并没有让我们失望,反而让我们看到了更加自信、光芒更加耀眼的你。 或许是我的错觉,在《皇家》中,玄色似乎对政治戏非常苦手,所以《皇家》在没有揭开南宫笙是否是李隆基儿子、叶寻神秘的武功来源及以后回大漠的去向等问题时就收了尾。而且,也不大敢轻易尝试让紫依走天下。不过也是,紫依贵为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公主,似乎在文中并没有出皇城一步,要真出了,也就是狩个猎什么的,范围不免显得局限。《公主》在阅读时,函谷关、古都洛阳、京杭大运河、杭州随着主角的足迹,历史风貌被玄色很好地勾勒出来。如“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潼关为四关之首,为战国时秦人所建。北临黄河,甫靠大山,东西百馀里,开路於断裂的山石缝中,车不容方轨,马不得并骑。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险,本名函谷关,东汉后才改名为潼关。而在长乐女皇时期,又改称回了函谷关。”等,如同情景再现,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让人不由拍手叫好。至于政治戏方面,如今也才12W字左右,剧情还没完全铺设开来,就现在看,个大世家的不同态度、宫中的虎视眈眈及玄色暗中埋下的伏笔,也可见前景大好。 如果真的要说,《皇家》与其称为“历史类”,倒不如说是“宫廷生活类”。但一路走来,玄色用《公主》,便可以自信地说:它是一本历史小说。 同样让我很高兴的是,《公主》不仅在架构、剧情和人物上下了大工夫,而且保留了《皇家》的优点。随处可见的哲言智语、生活道理,各种不显突兀的历史常识,生动有趣的现代创造及传统的吟诗作画对对联,都让读者充满了新鲜感,随时等待着接受玄色不经意间抛下的惊喜。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最想说的还是人物。《公主》里主要人物的性格都各有特点、生动鲜明,我便谈谈我对他们的感想吧。 我对女主角秦思思的印象就是:懒散而富有洞察力。用玄色的话来说,“她是懒,但并不是懒得动脑筋。因为她懒,所以才必须在做一些愚蠢或者无谓的动作前,用她的脑袋来考虑下是否值得去浪费卡路里。”正是因为懒,所以更多时候她只会静静地观望,也没有过多地去想过如何主宰今后局势的发展,她只是听从谈沧羽的指挥,并做好自己的工作。只要确定了方向,便不会再想第二条路。而这种性格往往会形成人群中的倾听者,即使是最安静的,却能最了解大家、最清楚局势,因此她有令人讶异的洞察力,知道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