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又如何? (第2/2页)
保家卫国。当然了,所谓的报效国家、保家卫国都是一个说辞,说白了就是为了满足每一个男人从小到大建功立业的那份军功章的梦想罢了。 这次赵振天掉头的消息是王晓芳首先得知了,孙明手下驻扎在边城的人比徐哲还快的意识到需要探查安营扎寨一事,所以在徐哲才刚刚驱人去调查的时候,王晓芳已经拿到了孙明发回来了信函。 王晓芳虽然觉得惊讶,但是却也很快的冷静了下来,十分的欣慰在名与实之间,赵振天选择了后者。事实上,她才发现其实她一直都不了解这个男人,从来都只看见了他锋芒的一面,却忘记了他隐忍的一面。 赵振天有隐忍的一面本该才是他最鲜明的性格特点,当初王晓芳刚刚认识赵振天的时候,为了得到一个好军师,为了为赵国的驻边官兵争取粮饷,隐忍了多少冷言冷语和嘲笑?此刻赵王坐在朝堂之上都深知自己的王位只怕是坐的不会太久远了。 徐哲攥紧了手。挥舞着手中的战旗说道,“给我清点两万兵马动身和我前往卞城关与赵振天的军队一较高下!”卞城关的后面安长关也是泾国的兵马,只要两兵在卞城关会和,那么区区赵振天的两万五千兵马也只剩下等死的份儿,徐哲等于是用了双倍的兵力将他们围住了,在兵力是对方两倍的情况下,围住对方的全部人马方能叫自己的阵容发挥最大的功效。 想要待人冲出去,古往今来。只怕能做到这样的将军不算太多。 项羽算一个,却也只换得乌江自刎,楚人哀鸣。 “等一下!”徐哲才将自己的命令传达下去就立刻意识到了事情不对,一旦自己带着两万兵马动身卞城关,那么边城就会变成空城,届时一旦有人入侵将立刻陷入不复。而卞城关的后面安长关虽然是泾国的势力范围,但是安长关的东面在数三个关卡便是陈友成在看守的左阳关,一旦张方毅打算发力。那么后面的几个关卡也容易失手。
只怪一开始徐哲将战线拉得太长,打算处处牵制赵军,却不想最后自己被这个很长的战线处处牵制,而赵军却从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发起攻击了。 既然赵振天做了第一个举动,那么……王晓芳就可以接上走第二步棋了——引西番入合。看过金庸老先生写的鹿鼎记的人都知道,对于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汉人们都是恨之入骨的。王晓芳打算如此做便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她自然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去引西番,而是用合天子的名义。 卞城关只是赵振天开始夺取赵国的第一仗,接下来和所有人想象的不同,第二、第三个要攻击的地方就变成了后面的安长关……直到左阳关结束,每个关卡的人都会忌惮与自己身后有陈友成和张方毅,两人的威名都是天下皆知,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期待自己前面一个关口的人能够抵挡住赵军的袭击。 但是赵振天的兵力却长驱直入,节节胜利。从卞城关开始到左阳关结束。用了两万五千余人、半年的时间完全攻下,一路招兵买马,赵军的人数从赵振天起初进攻的两万五千直接飙升到八万七千人,每个城池留守近万名的官兵把手。因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招其实很冒险! 赵振天在为自己解决后顾之忧,徐哲自然不能任其势力的发展,要是发起进攻,那么赵振天攻打下一个城池势必要丢掉一个城池。所以在这个时候,王晓芳觉得是时候开始引西番入合了。赵军势不可挡、泾军浪子野心,合天子正在朝堂之上惶恐不安不知道如何是好,“难道我们合国就没有一支抵御赵、泾两国的军队了?” “启禀陛下,有十万大军!”一个老臣上前启奏道,所谓破船还有三千钉,一个泱泱的天子之国自然不能没有军队的。只是……合天子立刻哆嗦的说道,“那就叫这十万大军给我守着合国,不准泾国和赵国的军队给我打进来!” “可是……”老臣犹豫的说道,“咱们有十万大军,却没有足以和赵振天、李松、李谨南、张方毅抗衡的将军啊!” “怎么会没有!”合天子愤怒的站起身来,“给我把这个老家伙拉下去砍了,他在这里妖言惑众说我合国无人!” “皇上息怒!”文武百官一起下跪为老臣求情,这些年因为养尊处优,合国未曾遇见过任何的内忧外患,加上赵、泾、渭、韩守在合国的身侧,他根本就不担心外族会入侵,这四国又忙于厮杀来厮杀去,还得敬重、进贡合国,自然他不需要费什么精神力气去处理这些无谓的事情,合国以前曾出过骁勇善战的将军,只是出了将军又如何,除了在这种温床中被养的再也没有男儿血腥之外还能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