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8 二月二龙抬头 (第1/2页)
白彩其实并不是陈墨轩想的那样事必躬亲,她是有自知之明的,有些事她可能连上手都不会。.也就知道个书本上的东西。比如,珍妮纺纱机和飞梭。前者她好歹有图,后者则是要将研究的东西用到这个时代的织布机上。关于织布机改进,白彩自然能不能,直接给丁月章和卫凉放权,让他们敞开‘胸’膛放手去干。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眨眼就到了二月。西北的二月已见‘春’意,尽管依然冰寒,但仍旧给人希望,特别是突厥来犯刚过去,人们正经历了一场浩劫的时候。‘春’天的到来就显得那么的重要。白彩清楚,‘春’耕的重要。 西北这地界儿,‘春’耕一般开始在三月份。但是农人一般都是在二月中旬开始准备,耕牛、种子、农具哪样都得备好。等用时再去准备就晚了时候了。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大胤朝在这一天皇帝陛下要亲率三公九卿到、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以祈求丰收。等回来之后,还要赏赐群臣,布德令施惠照民。记得前年,那时白彩还是风头无两的新晋尚书,皇帝也还没换人还是那个好脾气的,给白彩的赏赐那得用车来拉。 皇帝跟诸大臣要做样子人前装模人后也得做做样子,要不,被言官抓住把柄,参你个“尸位素餐”不死也得扒层皮。 那些后宅‘妇’人小姐倒是没了这个顾虑,成群结队呼朋唤友的去郊外踏青‘春’游。 桐城这一块倒是不像帝都天启等地到了二月二迎‘春’‘春’游。不过,也是忙里忙外一天都停不下来。二堪称全民活动日。 这一天也被人当做“迎富贵”的日子,讲究吃面食和引水入宅。所谓引水入宅就是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以求风调雨顺。 “要吃面,可该吃什么面呢?顺便再‘弄’个卤子。”白彩思量好了,便一头扎进灶屋。 傍晚。天上几点星子,寒风呼啸着卷来丁点儿‘春’意。西北的‘春’天就在料峭‘春’寒中挣扎而来。 刘氏跟白芳蔼在灶屋里擀面,人多,面也做的多。 白彩让人新砌了个灶台,不大,专‘门’给她自己用的。 自己动手和面。切菜。白芳蔼和刘氏都明白白彩的‘性’子,也没说要帮忙,两人一面擀面一面闲话家常。 白芳蔼不无怀念的说:“这时候的天启可漂亮了,迎‘春’‘花’啊榆叶梅啊,想想就美的紧。” 白彩听着。没有多言。自己动手选了几样新鲜的菜,除了白菜就是萝卜。好在萝卜还有青萝卜跟胡萝卜。 萝卜切成细丝,腊‘rou’切成‘rou’丁。厨房里腊‘rou’多,鲜‘rou’还在屋檐下挂着。腊‘rou’熟的快,一样美味。将腊‘rou’丁翻炒一下,再倒入黄豆酱,白彩马上又倒上了些水,咕嘟两下。这就行啦。 陈墨轩嘴挑的很。除了白彩做的,其他一概不吃。白彩又想将陈墨轩哄着留下来,就多有迁就了。主要是心里有鬼。不让着点不行。 “吃面了。”白彩端着三大碗面出来,三碗面稳稳当当的放在托盘上。 陈墨轩懒懒的靠着墙,翻了下眼皮,瞅了白彩放桌上的面一眼,“就这么点?” 白彩坐在炕上,白小多小胖爪拍着桌子嘴里嗷呜嗷呜的叫着。像是在训斥陈墨轩。“小多吃面了。”白彩不理陈墨轩,爱吃不吃。她让归让。可不代表她要一直让下去。在白彩看来,陈墨轩是典型的得寸进尺! 陈墨轩讪讪的‘摸’‘摸’鼻子。心不甘情不愿的拿起筷子。刚吃了两口,眼睛瞬间亮了。柔韧劲道的面条是和着空间里的泉水擀成的,爽口不说还带着丝丝甜意。再加上面上浇的卤子,‘肥’瘦相宜的腊‘rou’,香浓却不显油腻,还有青丝红丝,清脆甘甜带着浓郁的酱香,看起来好看,吃起来更好吃。 白小多是明显的左撇子,白彩要给他矫正过来,硬让他用右手拿筷子。小家伙看起来小,但饭量不小。白彩不敢让白小多跟白芳蔼他们一起吃饭,就怕吓着他们。给瞧出个端倪或出个风言风语,又是一桩麻烦事。 白彩吃了一碗面,白小多也是一碗不过还要再加上两个南瓜窝窝头。加上红糖蒸的南瓜窝窝头,直接秒杀白小多。剩下的大半锅直接被陈墨轩一人包圆。 白彩打趣:“要被吃穷了。”托着白小多的胖爪爪问:“你说是不是啊。” 白彩是开玩笑的,没想到白小多一脸严肃的看向陈墨轩,小眼神可鄙视小表情可肃穆。就差直接说:你这饭桶! 陈墨轩抱过白小多,对白彩说:“你忙吧,我看着这小子。” 白彩倒是不担心白小多凶‘性’大发将陈墨轩吞入腹中什么的,她为难的想,白小多跟陈墨轩就不是一个级别上的。别问她为什么,‘女’人的直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