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邵老夫人的坚持 (第1/2页)
青歌再一次见到邵老夫人,发现她似乎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皱纹更深了,眼眶也有些凹陷。 “夏青歌,你的嫌疑已去。”邵老夫人开口第一句话便是直奔主题,实在是看着青歌巴掌大的小脸没有一丝血色,总觉得心里被什么压住了一样,惭愧后悔堵得慌。可是,让她向一个厌恶的小辈低头认错,她又无论如何拉不下面子来。是以说完这句话,不等青歌回答,便匆匆离去。 “邵华,这还是我头一次见你这般慌乱。”太后独自坐在前,连邓夫人和琉瑾也没有留下,显然实在等邵老夫人,要和她单独聊一聊。 “不错,我的心乱了,如此狼狈之态让你见笑了。”邵老夫人苦笑,停下了脚步便要行礼。 “坐吧,咱们两的交,又无外人在场,你也就省些力吧。”太后摆了摆手,邵老夫人深吸一口气,也不再坚持,就在她下首坐了。 “有多少年了,没有这样好好坐下来谈谈心。这一转眼,咱们就都老了。”太后知道邵老夫人现在心不好,便先开口提起过去,也好让气氛缓和一些。 邵老夫人露出几分缅怀之色,笑道:“是啊,当初咱两总喜欢躲在我屋子里,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太后也笑了,道:“那可不是?京中多少少年倾慕你这才女,围在你家墙院外,就为等你家下人捎带些你的墨宝。你家下人靠这个可发了财呢,惹得我边那些丫鬟也全都红了眼。连我哥哥也求我帮忙找你题字作画。” 邵老夫人神色一动,笑容黯淡少许。太后也发现自己说错话了,当年这闺蜜暗中倾心的,不就是自己兄长么,只可惜当时她却没能来得及说出口,动乱便起。再后来,她家站错了队,由权倾朝野一下沦落为普通贵族,她也为了家族延续远嫁江州邵家。而邓家则因为自己与谢家公子的婚事,一举由普通贵族成为皇亲国戚。她们两人的友虽然并没有因为两家地位的转变而改变,但毕竟份差别太大,又离得远了,难免淡了不少。特别是在太后成了当时的皇后之后,邵老夫人更是不肯主动联系,除了年节寿辰时送上一份规规矩矩的礼物,便再无其他往来。 当时大康初定,皇后亦忙碌不已,几次想召当年闺蜜入京,总没有合适的时间。邵老夫人当时的自律,虽说让两人亲密稍减,却也让许多意图凭借当初交攀关系的人家收敛许多,算是为当时为皇后的太后挡了许多麻烦,让太后对她也更多了些敬重。 所以当年,邵老夫人的女儿入京选女史,太后便对她多有照顾。邵氏本也很出色,一路顺利晋选为三名凤藻女史之一。后来当时的太子喜欢上邵氏,其中亦多有太后之力,邵氏成为太子妃,再当上皇后,并很快就顺利接管整个后宫,太后当中支持之功不可忽视。太后与皇后之间同母女,大概也算得上是极其罕见的了。太后为了不让邵皇后束手束脚,甚至直接宣旨,除皇后之外,后宫嫔妃不奉诏不得随意前往和宁宫,后宫之事完全放手一点儿也不过问。 可惜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后来发生那一系列事件时,太后完全不知。 两位份尊贵的老太太相对沉默,静静回忆当年种种,俱都是唏嘘不已。 “唉,都怪我太过固执,为了那些不紧要的虚名,愣是没有进京一次,才让辰儿她……都是我的错,我的错啊”这次却是邵老夫人先开口打破沉寂,此刻她满脸悔痛,恨不能时光倒回,好弥补当初的过失。 “这不是谁的错,这是命。”太后面上亦有痛色,却是深深沉淀在心底,“邵华,这么多年了,原来你还一直被那件事所困扰。该放下了。” “我怎么可能放得下?”邵老夫人脸上痛苦之色更重,说着说着已是泪流满面,“我没有能教好女儿,后来更是一点儿母亲的责任也没有尽到。辰儿几次写信想向我倾诉,我却不让她说,还总是训斥,让她后来一个人沉浸在痛苦中。要不是我,她不会死的。我的辰儿……” “不怪你的,邵华,你不要如此自责。你把辰儿教导得很好,是我那混账儿子伤了她的心,若真要说起来,当是我的过错才是啊。”太后也流泪不止,心中亦是难受。 “这如何能怪得你?你对辰儿如待亲女,比我更像亲娘。是我的错,我的错。” 两人相对垂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