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一百两的算计 (第2/2页)
己的愿望就要达成,想像着在那样的地方自由自在的生活,每天依湖而居,焚茶弹琴,好不惬意…… “姐,我觉得二楼西面角上那桌的人似有些异常,喝倒彩倒比饮茶的时候多,不知道什么来历,我已命人去打探了。” 苏尹拉回思绪,看向西北角。并不醒目的地方,坐了四个惹眼的男子,其中一人衣饰华丽,唇红齿白却面相轻浮,倒和他的穿着打扮相般配,整个一男版花蝴蝶。此刻正吊儿郎当的一边吃着下酒菜,一边四处张望,一付看热闹的样子。其余三人一看就知道是他的跟班,同款式的穿着,趾高气扬的样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家主子有钱似的,东张西望,嬉皮笑脸,一会对着花蝴蝶私语,一会对着楼下嚷嚷。 “恩,暂时不必理会,来者是客,伸手不打笑脸人。倒是看看他们有什么花样。下面的情况如何了……刚才……有些走神……” 苏尹收回目光,抿了一口花茶,心想,乌合之众,真是到哪里都有!同行之间的竞争有时候是卑劣的,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有,让人防不胜防。不过,苏尹倒不是怕这个,“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她有自己的想法,在盛都遍地都是官,不知道就得罪谁了,和气生财,除非惹到头上了,不然能躲她就躲了。这种做法虽消极,但也不失为一种处事避世之道。 “也有不少好对子,我见管事的陈叔有些记不过来,已经叫人过去帮他了。”
“恩,时间也差不多了,你跟春姨说,让小二把咱们新菜品的宣传单子发到每张桌子上吧。” 苏尹来到窗前,又观察了一会儿场中的情况,日头已高,这个点收场正好可以趁着大家兴致高,留下来用午膳。苏尹觉得是时候亮出底牌了,凭着心中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熏陶和烂熟于心的那些千古绝句,加之几年来母亲的悉心教导,所以她才有了那一百两的算计。生活本就充满了算计,自己也是为生活所迫而已,而且她的算计也并没有损人利己,违背双赢的原则,再说自己还是学商的,无商不jianian嘛。 苏尹笑笑,然后走近窗边,瞅准了空挡,故意压低了嗓子。 “在下柳严,今天听了众位朋友的佳作如醍醐灌顶,深感我盛朝人杰地灵、才人辈出。柳某不才,偶有所作,愿以文会友,还望各位赐教。在下这首七言诗是……”苏尹故意停顿了下,“晓色云开春随意,对酒当歌芳满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应景应情,暗合满庭芳之意,也有暗示酒楼生意兴隆,高朋满座之景;后两句摘自高适的《别董大》,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用在此处有广交天下朋友之意,是整首诗情感的升华,整首诗先抑后扬,气度风流自信。 嘈杂之声渐渐平静,刚才雅间中的青衣男子一愣,随即轻轻推开了身前的雕花红木窗。短暂的安静后是一阵雷鸣般的叫好声和鼓掌声,此起彼伏,激动人心。 “此对甚佳,李某私以为胜过今天所有,甘拜下风……这杯我敬柳兄。” 李慕白起身向着苏尹这边拱手施礼,说完后一饮而尽。 “此首确实最佳!” “李兄所言甚是……” “确实比老子的好太多!哈哈,好!” 因天下太平,这些年****人大多尚文,文人之间互敬互重,风气甚好。接下来纷纷有人持酒杯遥遥相敬,以示赞赏之意。看来这个叫李慕白的年轻人在这些文人雅士中的地位不低,很受推崇。李慕白么,苏尹想了想,书中并没有记载,该不会是权贵之后,恐是布衣出生的青年才俊吧。 “李兄过奖了,不过是兴致所至,神来之举,再得就难了。” 苏尹压着嗓子还礼,心想别再客套了,嗓子难受的紧。李慕白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此时一个极不和谐的声音打断了。让在场的人皆目瞪口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