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2 把柄 (第1/2页)
靖安侯府的事情在盛夏时分终于落幕,然而于外人言,不过是蜻蜓点水的盛嵩免职,然后就没有再惊起任何波澜。 京城之中,靖安侯府仍旧显赫如往昔,而根据所有人的认知,“御弟”盛阳势头不减。 管沅仍旧每日按着盛阳的医嘱养胎,只不过最近又添了一些很苦的药,说是能减轻生产时的痛苦。 “不喝了不喝了,实在太苦,你让我喘口气!”管沅推开药碗,一副深受其害的模样。 盛阳没有说什么,抚了抚她柔顺的发,去西次间的书房再翻医书,试图找到不那么苦的方子。 管沅每每此时都很是内疚,她觉得盛阳如果说她几句她还会好受一些,偏偏盛阳把责任都揽在他自己身上,叫她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歇了半晌,她又重新端起药碗,皱着秀眉一饮而尽。 “世子爷,”小厮夏康在门外禀报,“南书房有要事。” 盛阳一听,便回到东次间的内室:“我去去就来。” 管沅点点头,他才出了正房。 然而没过多久,陈新家的就过来了。 “世子夫人,靖恭坊有消息传来。”陈新家的递上信封。 管沅拆开一看,心下了然。 大约盛阳就是去处理这件事了。 刘瑾为肆意报复,折辱为官,创“罚米法”。凡是不附刘瑾的官员。皆用旧事诬陷,然后罚米。罚米五百石至二百石的,就有一百四十余人。都勒令他们把米运往宣府大同,其中又耗费不少人力物力。 “这样的招数真是阴损!我朝历来官俸稀薄,谁家是靠那一点点俸禄吃饭的,都是在吃祖宗留下的田庄产业。如今还要搞一个罚米出来,又要人力物力运往大同宣府——刘瑜倒好,省去大同宣府多少粮食,是不是就要进了他自己的腰包?”管沅愤恨。 “世子夫人息怒。当心动了胎气!”陈新家的连忙劝道。 管沅叹息一声:“我明白,我一介女流。再生气也没办法,世子爷自会处理此事的。灵均,你去把那几个庄头找来,看看京中我手里还有多少米粮。” 灵均连忙去了。 若是遇上家中清贫的好官。拿不出这些米粮,她还得想办法先借他们应急,不过这都需要和盛阳再商量。 盛阳议事回来,管沅就把自己的想法和盛阳说了。 盛阳实在是气愤:“有人心思活络,马上给刘瑜送了银子,刘瑜就免了他们罚米。” 管沅惊讶:“还有这等事情!” 盛阳点头。 “这么说来,刘瑜是为了敛财?”管沅愤懑。 “哪里是为了敛财,他就是为了膈应百官,送了银子高兴了。就不为难你不膈应你了。”盛阳冷哼。 管沅有些无语:“这跟小孩子有什么区别……” “可也只有他能耍得起小孩子脾气,皇上信任他,所以万事不管。”盛阳眸色阴沉。 “既然如此。”管沅想了想,“有什么应对的办法吗?” 盛阳摇了摇头:“目前还没有,但是刘瑜再这么猖獗下去,惹了众怒,就没人救得了他了!” 管沅轻叹一声。 管沅此时cao持靖安侯府的中馈,却不便插手靖安侯府的庶务。因此还是由盛阳出面,接济一些被刘瑜坑害的官员。 没过多久。刘瑜又下令致仕的官员不准留在京城,必须回乡,让一些老臣苦不堪言,子孙都在京城为官,把自己一个人赶到家乡去,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吗? 然而各方敢怒不敢言,也知道即便说了也没有用处,都唉声叹气摇头叹息。 至于皇上,还是每日各处游玩,也不理政事。 这日,盛阳刚进宫没多久,便遇上刘瑜。 刘瑜罕见地要拉了盛阳去说话,盛阳既觉得奇怪又十分警惕,直觉刘瑜没安好心。 “其实呀,咱家也不是说什么,盛世子还是得管住下人的嘴巴呀!”刘瑜意味深长地说。 盛阳剑眉微蹙:“刘公公这是什么意思?” 刘瑜摇了摇头,那意思就是不可说。 “刘公公,做人最忌讳说一半不说一半,刘公公这样,是要坑我呢,还是要害我呢!”盛阳带了半分冷笑。 刘瑜微哂:“咱家要是害你,就不和你说这些话了。咱家这是在帮你呀!只是有些事情,咱家也没脸说,所以盛世子还是自己查清楚比较好!” 盛阳越发稀奇,不明所以。 今年中秋宫中夜宴,也不知怎么回事,太后很有兴致,皇上再荒唐也逃不过孝道二字,加上好些时日不在宫中,就答应了太后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