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镇上 (第2/2页)
妇在那里等着了。镇上每五日在东市有个大集市,村里人会去那里买卖易货,但平常,也会有人家拿些自家产的东西去镇上铺子寄卖。 这些妇女们或提着或背着些包袱,篮子之类的,里面有鸡蛋,腌菜等吃食,还有自家织的土布,纳的鞋底等,村里木匠的媳妇还扛着她男人搰的木桶,都是些农家寻常可见的土产。 见李氏来了都热情的打着招呼,看来李氏和村里的认都处得很不错。只是木匠媳妇独自呆在一旁,有些不合群的样子。 驾车人看人刚好满了,每人收了两个铜板,便驾起牛车,朝着去县城的方向出发了。 “顾家媳妇又做了什么好物什到镇上去卖呢?还把小妞妞也带上了。”穿蓝布带同色头巾的一位大妈说道,样子很是欢喜。 “哪有什么好东西,不过随手绣了些荷包帕子,不值几个钱。妞妞上次大病了一场,也不知好全了没,带着去吴大夫那里瞧瞧,也安心。对了,吴大妈,你家新娶的媳妇可真能干,人也长得好。”李氏答道。 吴大妈听了更是欢喜,“顾家媳妇真会说话,不愧是秀才的女儿。我媳妇回来说,你才能干呢,什么针法都会。” “是各位大妈不嫌弃,不过空会了一点子针法。你家媳妇也是个机灵的,我一教就会了。”李氏的母亲从小就请了成都府有名的绣娘来教两个女儿的绣活,李氏的绣工确实不错,在这远近也是有名的,常有些大妈媳妇的来讨教,李氏也都热情教授。 “顾家媳妇就是谦虚了,这远近谁不知道你的绣活等呱呱的好!”另一个穿灰色褥裙的大妈说道。 “就是!”其他几位也跟着附和。
“说着,你家大侄子也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了吧,定了人家没有?”吴大妈看来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挺兴奋的。 不等李氏回答,另一位声音有些尖的媳妇就说:“听说她娘到处相看呢?还打我小姑子的主意,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说完又故作惊讶道:“哎哟,李jiejie,我可不是说你们家落魄,谁不知道这整个村,就你们家出了个举人老爷,只是那宋氏也太猖狂了点吧!” 原本还热闹的车厢,一下子静了下来,李氏一看,泰然微笑道:“吴二狗家的,怕是有什么误会吧,这自古姑娘家的名节最是重要,我们家好歹是读书人家,就是定了亲也不会声张,何况这没影的事儿。不过你家小姑子倒也是个好姑娘,将来定会找个好人家的。” 李氏虽然与宋氏有时候关系会紧张,但也不愿别人泼自家脏水。她这话说的明白,是你污了自家小姑的名声,还没定亲就瞎嚷嚷,我们家是讲礼仪的。不过也犯不着为这事和谁人打口舌官司,便也顺道夸了夸她家小姑,将此事揭过。 众人听后,也跟着夸了夸,那吴二狗家的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这个小插曲过后,车上的大妈小媳妇又开始讲起别的八卦来。 一时间,车厢里热闹极了,像开茶话会似的。有三姑六婆的地方,永远不会没话说,从谁家的母猪下了猪崽子到谁家的姑娘嫁了个什么人家,谁家的男人不争气,见了自家婆娘却跟老鼠见了猫似地,谁家的媳妇看着就是偷汉子的娼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女人的地方就有八卦,顾雅妍听得津津有味,也让她对村里的好些人家多了些了解。 一个多时辰竟一下子就过了,这些大妈媳妇似乎都还意犹未尽,可毕竟正事要紧,上一趟镇上来不容易,该卖的快去卖了,该买的赶紧去买了,便在县里西街口分开了。 因为有厢板当着,来的路上顾雅妍也没有好好瞧,初一下车,看着这店铺林立的青石街道,随处可见的随风飘扬的彩旗招幌,还真兴奋。 下了牛车后,李氏就戴上了白纱草编帏帽,一手挽着装绣活的包袱,一手牵着顾雅妍,朝南边走去,边走着还时不时低头看看小女儿。 这一路,经过张家面馆、吴家果子铺、泸州八仙楼、郑家油饼店、西山茶楼、福运来客栈……真是“街市酒店,彩楼相对,绣旆相招,掩翳天日”,好不热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