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未能道出口的话 (第2/2页)
上神情不见变化,依旧冷漠如旧古井无波。 “当年先皇帝还未曾逝去时,曾将幼公主许配嫁到我们杜家来,听到这里想必小友也明白了。不错,那位公主正是天寒的生母,若按辈分的话,天寒还得称当今圣上一声舅父!” 夏云升啧了一声,道:“老爷子家中关系真是……乱啊!” 杜如龙闻言也不气恼,手指点了点夏某人,颇为忍俊不禁,摇头失笑道:“小友果真是趣人也。” “当年沧海本是不愿娶那公主为妻,作那驸马被‘囚禁’在永安城里,可小友既然能以著作这‘三国演义’想必也知晓是因何缘由,无非是忌惮我杜家势大。所幸,老夫终究曾替先皇鞍前马后,就算没有功劳好歹也有一份苦劳,是以老夫便借故告老还乡,不要那大臻赐下的世袭爵位。这才双方各退一步,无需去那座永安城,只是仍是得娶幼公主为妻,没有一点商量余地。” 杜如龙叹息一声:“这件事也是老夫对不起鹏飞的娘亲,让得本该成为杜家主母的她,作那一介小小侧室。” “后来在天寒娘亲逝去后,老夫本想出于补偿,让她作那杜家新的主母,却被她婉言拒绝,从那日起老夫就对她一直心怀愧疚,觉得很是对不起她。可这也是老夫出于无奈下的抉择,要知老夫当年心怀恻隐,不忍看着尚不过豆蔻的鹏飞娘亲殉国陪葬,这才将她带回府中,可此事终究没法瞒天过海,最后还是被六扇门的密探给知晓了。所幸老夫尚有几分薄面,再加先皇英明神武,不会将一个小小女童放在心上,才没让我杜家被满门抄斩。” “这事说来天寒远比老夫更有话语权。”杜如龙缓缓说道,“在他生母逝世后,他一直由鹏飞的娘亲代为抚育长大。”
杜天寒抱剑而立,一贯冷漠的脸上竟是流露出些许柔和,轻声说道:“二娘待我是极好的。” “咳咳咳,让小友听老夫述说这些陈年往事,想必小友也有些不耐了。说了这么多,老夫是想要小友代我给鹏飞托一句话。” 言语稍作停顿,杜如龙轻轻咳嗽几声,面上流露出慈和笑意。 “让他回来吧,不管如何只要他还认我这个爷爷,琅琊杜氏就永远是他的家。” …………………… “你自小生在这样环境当中,没有疯了或者变成什么心理变态也是极为不易啊!” 夏云升双手拢入袖中,穿过犹若迷宫蜿蜒曲折的庭院廊道,对着走在自己前头的杜天寒悠哉悠哉说道。 杜天寒抿了抿嘴,没有搭茬接话,带着夏某人朝杜府正门走去。 见状夏云升也没气恼,咬了咬衔在嘴里的苦涩草根,嘴角噙着古怪笑意,念叨道:“真是这一家子里少数的正常人。” 虽然适才那“气吞山河”杜如龙说得很是煽情引人泪下,可夏某人却是……半句话都不信。 这并非代表杜如龙方才所言皆是胡说,恰恰相反杜老爷子说的,除开某些外,至少有九层属实。而夏云升心中之所以会有这般念头,还是因为他说得实在漏洞百出了。 且不说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将杜鹏飞他娘亲从景国皇宫里掳走,光是他真的有如言语看重杜鹏飞,就不会放任杜二少荒废武道将近十载,莫要解释反驳,扯上什么母亲遗言不孝子诸如此类的话语,以杜鹏飞当时的年纪只要稍稍一拉,便可迷途知返。他们若是其中有一个真心为杜二少好,就绝不会冷眼旁观地看着他自甘堕落流连青楼。 若综上所说,尚且可以说是夏云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恶意揣测他人,那家族大比那件事无疑是实打实的铁证了。在杜鹏飞擅自上台挑战杜天寒,杜家最后竟然不是按原计划宣定杜天寒成为琅琊杜氏的新任家主,反而当做什么事都没干的就此作罢,这样除了让族中长辈子弟对他更为厌恶外,再无任何用处。 “三日后,我会离开琅琊郡,游历四方。”当把夏云升带到气势恢宏的杜府门口时,杜天寒忽地语气淡漠,缓缓说道。 “嗯,然后呢?”夏云升应了一声,一味地闭门造车对武道而言本就无甚益处,杜天寒在晋级先天后会离开琅琊也在情理之中。 杜天寒直直凝视着夏云升一会儿,旋即在他稍显愕然的眼神下,俯身弯腰,深深行了一稽。 夏云升先是愣神,继而嘴角含笑,坦然受之。 “老杜好歹也算我朋友,我自当会照看他。” 杜天寒微微颔首,转身回府。 夏云升眯起眼睛,出声叫住道:“能问下你为何不亲自跟他说吗?” 这一句话理所当然的没有得到回应,目送杜天寒不作丝毫停顿的走入府中,夏云升摸了摸下巴,轻声念叨:“果然这年头,只有相爱相杀的兄弟才是好兄弟啊!” PS:因为实在想不出标题了,于是就随便想了一个,所以……请随便吐槽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