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回 主仆重逢烟雨时(一) (第2/2页)
里合外应,他哪有不输的理。再者,就算他抵死不从,事后,上头追究下来,定他一个渎职之罪,功不抵过,先不提他头上的乌纱帽,只怕一条性命都难保,这等时候,其实哪有他选择的余地? 与其左右是个死,不如迁就其中一头,说不定还能给自己搏条生路。 这个贾宇淳,要说他贪生怕死,也不全是,倒是一个极会见风使舵的人! 他若是要怪,只能怪武王算计太精妙,让他里外受夹,不得不就范! 李眠儿在心里如是想,一想到武王,即便面前摆着再大的喜悦,她也笑不出来,一如此时的周昱昭! “王表兄那里来消息没有?” 既然应天府尹已经归于麾下,这第一步就算成功迈出,下面就该大刀阔斧地举事了,想来武王一并也有布署,还有石洵、王溥等人的辅佐,也用不着她亲自过虑,现在她担心的就是王锡兰和疏影的下落。 日前,她得知他二人因为紫熙之故,双双落入陈王手中,又成功得脱,虽并没吃大苦头,但还是令她委实后怕不已。 王驸马的名头,想来,王锡兰是不会再要的了! 周昱昭摇摇头:“没有!应该就在近日,他们就会离京南下!听表兄话中之意,他们可能会走水路?” “水路?”李眠儿蹙眉疑惑,“陆路不是要快上许多?” 周昱昭再次摇了摇头,信中王锡兰没有说明为何要走水路,他私下担忧会不会表兄那里有什么情况。
否则好好的陆路不走,要舍近求远走水路。 见李眠儿一脸担忧,周昱昭宽慰道:“出发前,他会给我捎信,你不必忧心,表兄心里有数!” 听了周昱昭的话,李眠儿点点头,暂且放下疏影二人的事吧,下午,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呢。 用完午膳,李眠儿就收拾包袱,一切收拾妥当,周昱昭派苍鹰来叫她,一行人退了客栈,便淋着小雨前往应天府府衙。 没有剑拔弩张,也没有针锋相对,见到贾宇淳时,一切进展得近乎流水一般,石洵、王溥、悟言,还有云台山上有过一面之缘的武仪举、张继勋等人悉数都在。 就这样,在武王的前铺后垫下,周昱昭不声不响地于暗中拿下应天府,只是明面上,贾宇淳还是应天府尹,邹世隐还是应天府节度使。 目下,还不是彻底与朝廷对峙的时候,时机尚未成熟。 接下来,顺理成章地,李眠儿和周昱昭住进了贾府,贾宇淳将正院腾出,重新修饰一番才让与周昱昭入住。 贾宇淳其人曾获七年前科举殿试的一甲探花,极具才华,如今只看他家宅各处所提诗词便可见一斑。 贾家府宅相较于京城里的大门大院,来得要秀气许多,尽管占地不算小,但内里蜿蜒,一眼看上去,显得小家碧玉。 温国公李琛的府邸当初建造的时候,就是把江南的一些园林风格搬进府中,也许是当年的工匠手艺不精湛,如今有了贾府作比较,国公府里的宅院就有些牵强附会的味道在其中,不若这里来得纯粹和自然。 再加上小雨淅沥的点缀,显得郁静而沉谧,这样的环境很适合李眠儿现今的状态,连日来紧张的奔波,让她一直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忧怨,抑郁的心情无处宣泄。 住进贾府后的前两日,她常一个人坐在亭中,静静看细雨轻打荷池,试图让脑中保持空白,却终是徒劳,对娘亲的思念、对武王夫妇的惋惜犹如潮涌一层一层地翻滚而来。 以前,每每想起娘亲,都是一段段至温至暖、馨香无比的回忆,而如今,所有美好都被娘亲最后惨死的一幕覆盖。 她常想,或许这辈子剩下的日子里,都无法再肆意地欢喜高兴了,只因心上的这一道伤口实在太深,一辈子的时间都长不合拢了。 这究竟是上天对娘亲一段孽债的严惩还是对自己悖逆天命的报复? 还有周昱昭,从京都前往金陵的这一路上,她没有刻意地出言安慰他,而他也一样对自己,因为彼此都深有体会,像痛失亲人的这种伤口,所有的劝慰在心痛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唯有靠时间来一点点将之舔舐。 三日后,周昱昭接到王锡兰的来信,得知表兄一行已由水路南下。 李眠儿知道后,露出了这些日子里来的第一抹笑容,周昱昭看到后,几不可见地弯弯嘴角,这也是恁久以来他的第一次微笑。 ps:昨夭那段只是测试文字,这段才是正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