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回 杨花落尽子规啼(一) (第2/2页)
长长舒了一口气,尔后才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起信来。 读罢信,李眠儿俯首沉思,不知道周昱昭有意报喜不报忧,还是事实本就如他所说得那般风顺,但有几件事通过此信她还是能够判断出来的。 一是周昱昭还活着,王锡兰也活着;二是他们已占下江南两路、两浙路还有荆湖南路及荆湖北路部分城池,如此战绩不可不谓“所向披靡”;三是尽管周昱昭率兵到哪一处便封了该处的陆空消息锁道,但京都还是得到消息,陈王带了十五京兵马不停蹄地向南赶来,最快五日后就可能压临应天府,是以,周昱昭会在四日后,率十万兵马比陈王提前一天先抵达应天,做好防御准备,其余的兵力则是留守新夺取的城池以巩固战果。 此时,她很难想象太宗皇帝得到周昱昭突然举事,还以闪电般的速度一举占领近四分之一的大梁国土,只怕他后悔地跳脚,早知如此,他定然不会放任周昱昭活着离开京都的;而心气甚傲的陈王,想来在往应天府奔来的一路上皆少不了暴躁不安。 怔愣间,疏影快步从净房里走来。 “金川呢?”李眠儿见疏影身后空空如也。 “他自己会洗!”疏影也知金川捎来信定是有关前线战况的,哪里来心思稳稳地给金川搓澡,只把他领进浴桶便出了净房。 听她这么说,李眠儿横睨了她一眼:“那你又何必走得恁样急,也该小心脚下才是!” 疏影飞快地点头,可眼神却一眨不眨地盯着李眠儿手中的信:“小姐,是谁来的信?” 闻言,李眠儿轻笑一声,知她着紧王锡兰的安危,语带戏谑:“放心吧,孩子他爹好着呢!”
一听这话,疏影自然晓得她的小姐故意拿她取笑,可这会儿她还顾不得羞,伸手从李眠儿的手中抽出信,光听她还不满足,得亲自看到才行。 也是一字一顿地看完信后,她才彻底安下心:“小姐,你说,这次他们回来是不是就不用再走了?” 听疏影这么一问,李眠儿原本带着些许笑意的脸猝然紧绷,因为她想到了,真正的恶战还在后头,不论是太宗、陈王,还是周昱昭本人,三人其中谁都不会就此罢休的,不争个你死我活,这场战争就不会结束。 这三人对峙,才是真正高手的对峙,彼此都知道彼此的脾性和伎俩,到了最后,拼的不过是谁能技高一筹! 中旬,周昱昭领着大兵赶到了应天,不及喘口气,便着手布防一事。 在他抵达的次日,陈王亦压顶大江隔岸,二人皆是争分夺秒,但周昱昭还是先了一步。 陈王无法钻空,且在如此长途跋涉、兵乏马困的情形下,他不可能立马就动手进攻的,况周昱昭还有大江这道天然屏障做坚盾,若不经充分准备,只怕他这方所遭后果严重。 于是,双方都选择暂先休整,谁也不主动出击,只是偶尔各选一人于城下破口大骂,骂对方何等不义,何等不良云云。 十一月初二,疏影诞下一男婴,王锡兰给取名:王动秋! “动秋?”疏影听后,蹙眉不解。 王锡兰转过身子,看到疏影眉间的困惑,步到床沿,伏在床边,逗弄襁褓中的儿子,捏捏小脸,戳戳鼻子。 疏影见了,忙将他的手拨开。 王锡兰遂而起身,怕吵醒儿子,低声吟了一句:“‘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既然他娘亲的闺名‘疏影’取这其中的上句,他取下句的‘动秋’岂不妙哉?” 听了此说,疏影登时捂嘴“扑哧”一笑。 “你笑甚?”王锡兰斜觑着刚生完孩子体能、气色都还没有恢复的疏影,问道。 疏影笑意不减:“小时,我爹就告知我,我的名字是国公府大爷亲自给取的,却是取自‘寒依疏影萧萧作,春掩残香漠漠苔’中‘疏影’,而非你将才口中所吟‘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中的‘疏影’。” “‘寒依疏影萧萧作,春掩残香漠漠苔’?”王锡兰摇摇头,“嗯!这个不好,太过凄凉,还是‘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来得好!” 王锡兰兀自沉吟不止,那厢疏影却在口中不断重复念着“动秋”、“动秋”,念着倒还顺口,听着么,也不算俗,便作罢,依了王锡兰给儿子取的这个名字。 ps: 最近家里、单位都有事,可能更新不稳定! 文已接近尾声,我会尽快抓紧进度的!请亲们继续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