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三回 杨花落尽子规啼(十六) (第1/2页)
大梁贞宝二十二年,也即大周玄武元年三月十六这一日,荆湖南部、广南北部一带蛮民因不满梁朝长年苛政,在历经数年的地下组织后,正式发动起义,向梁朝当政宣战。 起义军首领朗格,年三十又一,性机智敏,带领五万训练有素的蛮兵势如破竹,首战即攻下荆湖南路州府桂阳,震动荆湖两路四面八方。 桂阳府尹被打个措手不及,派八百里加急,前往京都开封告急。 太宗闻讯怒不可遏,当即传信陈王,令其抽兵八万,径往荆南巢匪。 然,陈王接到皇令,抗旨不遵,美其名曰: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并坚守大江北岸,加紧布署渡江之战! 太宗暴跳如雷,无奈陈王身在千里之外,拿之奈何?只得临危授命楚王,派其五万京兵,南下收巢蛮兵。 周昱昭万万没有想到,陈王竟会抗旨不遵,而死赖在北岸,迫使太宗另遣兵八万,楚王封帅! 这样一来,他原先的计划便悉数泡汤! “楚王已经率兵出了都城!”王锡兰亦一脸凝重。 周昱昭指节叩着桌案,片时后,他起身:“我来守应天,你带着武从吉去荆南,支援朗格!我有刘虎足矣!” “给我多少人?”王锡兰没有迟疑,只不知周昱昭能给自己多少兵力。 他们最初募集的二十万兵力,虽在这大半年的征战中有所耗损,但因为不断有新兵填入,所以总人数一直都能保持在二十万左右。 而对岸陈王有十五万兵马,其势汹汹,必须时刻防范才行。 周昱昭走近他的身侧,看着他。脸上肃谨:“给你八万!两个月之内务必与我成汇合之势!” “八万?那你这里只剩十二万,陈王的都是久经沙场的精兵,我怕你这里……”王锡兰有些嫌多。他心里原是只要五万便可。 周昱昭摆摆手:“我这里你不用担忧!只要你能把战线拉得越长,对我就越有利!之后的事情。我们唯有见机行事了!” 王锡兰点点头,想到下月初秋尼尔嘉要来应天,遂语道:“下月初,如果需要,我会赶回来一趟!” “嗯,如果战事平稳一些的话,你可以考虑回来一趟!若是不得空。那就不要回!”周昱昭踱开,步回书案前,“楚王,从来没有与之正面交锋过。他惯用的路数不甚清楚,你需小心应付!” “是!”提及楚王,王锡兰意味不明地轻笑。 “怎么?”周昱昭回头觑向他。 “太宗,不知使的什么手腕,把楚王和陈王收得如此服帖!”王锡兰应道。 不管是陈王还是楚王。二人可以说都曾遭受致命一击,而给他们致命一击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父皇,太宗皇帝。 然到头来,却是这两人在关键时刻给他将大梁顶起来。 这其中的奥秘…… 周昱昭只几声冷笑。没有接话。 翌日,王锡兰领八万大军一路经舒州、黄州、潭州、衡州、永州,而后抵达桂州,与朗格相汇! 朗格起义不几日,一路摇旗纳兵,待王锡兰兵至之时,两下军力一合,已近十五万,军威震天。 得知王锡兰率八万大军前来,楚王深感头痛,只得想方设法攻防兼顾,力争不让起义军扩大战果,扩张领地。 李眠儿很快也得到了这些消息,一连几日皆心绪不宁。 三月二十这一晚,好歹入睡比前两日早了些,模模糊糊不知睡了多久,潜意识里突然感觉不踏实起来,睡梦中她也不知为何原因,只当心里有疙瘩所致。 迷混中,她隐约觉得屋里光线似乎亮了些,咕哝着唤蓝锦。 蓝锦跑上前来:“姑娘——姑娘,您说什么?” “把灯挑暗些!”李眠儿闭着眼睛,喁喁低语。 “呃……”蓝锦没有爽快地答应然后走开,却是原地吱唔起来。 李眠儿心下奇怪,神智为之一醒,皱着脸睁开眼睛,一看室内果然比平日夜里要来得亮一些,揉揉眼,问袖手立在床沿的蓝锦:“怎么?” 蓝锦垂着头,眼睛则是扫了一眼身后。 李眠儿眯着眼睛,视线绕到她身后,却见周昱昭坐在一张小圆桌前,正旁若无人、老神在在地享用夜膳。 她登时无语:这人……可不可以不要这么神出鬼没的? 示意蓝锦递来外裳,李眠儿飞快套上,揭被下床,缓步趋到桌前。 周昱昭抬眸迎向她,弯弯唇:“刚回来,没赶上晚膳,腹中饿了,到你这来蹭口饭吃!” 闻言,李眠儿冲他小翻了一个白眼:他这话明摆是取笑人的,还蹭饭呢?这宫里所有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