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喜欢的男孩_第十二章 泪洒职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泪洒职场 (第1/2页)

    程远从小龚手上接过雨伞,递给苏欣,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像是有意识的,又像是出自本能,在场的几个人看来,尤其是在小龚眼里,似是某种信号。这就给苏欣以后的职场生涯,埋下了祸根。

    事实上,下雨天里递过来的一把伞,总是让人感动,心里暖暖的。

    尽管从认识程远的第一天起,苏欣就坚信,不论怎样,他们两个人是不会走到一起的。可是事情的发展总是事与愿违。

    两个人的相识,从纸上谈兵到现实巧遇,从现实到网络,从宁波到上海,从工作上到生活中,一路走来,程远给予她的关怀与日俱增,似乎已经超出了朋友的范围。出于感恩,她只能默默接受他给予的一切,两个人就这样越走越近。

    2007年3月,单位里组织旅游。在行程上,先安排全体人员到上海跟总部的人会合,然后一起乘专车向目的地福建武夷山进发。

    到了上海,总部和分社的员工都打乱了,带家属的跟家属坐在一起,剩下的人都是随便找座位。小龚一上车就去找她的师傅程远,大兵很自然地坐到了苏欣身边。

    到了景区,一下车,四个人又一次结伴而行。

    武夷山的确是个风光旖旎的好地方。在城市中生活惯了,来到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感觉是这般美好。所有人呼吸着新鲜空气,拥抱着蓝天,欢呼雀跃,兴奋的脸上,都绽放出最纯真的笑容。

    这一天。四个人的心情都格外好。

    小龚像一只花仙子,在景区里四处穿梭。大兵跑前跑后,忙着给她拍照。

    苏欣和程远跟在他们后边,一边追逐他们的脚步,一边流连于身边的景致。在飞流直下的瀑布前,在怪石嶙峋之间,不知不觉,苏欣的手被一只大手握住。回过神,她想抽回自己的手,却被对方握得更紧了。她难为情地看看前后的同事。程远却毫不避讳,不动声色,对她眼里的慌乱神色无动于衷。

    这一切,在前面回头的小龚都尽收眼底。也是这次旅游。加深了她对苏欣的妒恨。

    有一句话说得好。千万不要小看女人。

    小龚这个初出茅庐,看似单纯的丫头,后来所做的一切。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两个月以后,总编让小龚和苏欣一起去做一个专访。据说,接受访问的是临市一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此人给当地慈善机构捐了不少款,还出资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筹建希望中学。领导要求她们采访回来,写一篇专题报道。

    无论对小龚还是苏欣来说。这都是从事编辑一职以来,第一次接受外出采编任务。

    五六月份的宁波。天气已经非常炎热。

    两个人乘车出了宁波,小龚突然说身体不适,头晕眼花,浑身无力,感觉是中暑了,需要回家休息。无奈,苏欣只好让她打车回去,自己一个人前往目的地,完成这次领导交给她们的任务。

    因为是第一次接受这样的任务,对该市又完全陌生,她走了不少冤枉路,浪费了不少电话费,费尽周折才找到要采访的那个企业家。

    当天晚上回家,她就连夜赶稿子。第二天,看到小龚安然无恙地上班了,出于礼貌和尊重,她把写好的稿子拿给小龚看,自己回到座位开始工作。

    看完稿子,小龚过来告诉她,编稿人的名字那里,应该把两个人的名字都写上去,因为这次任务是领导交给她们两个人一起做的,她不想让领导知道她没有参与采访。

    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为了同事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帮助,苏欣同意了她的建议。

    没想到后来稿子见报以后,作者的位置变成了小龚一个人的名字,而自己这个真正的作者,似乎跟这篇稿子没有丝毫联系。

    苏欣拿着报纸问小龚是怎么回事,小龚一脸无辜地说,可能是排版那里出了问题。

    作为一个在报社待了一年的人,她知道一篇报道登上报刊的流程,排版那里是不可能犯这样弱智的错误的。这件事,显然是小龚故意所为。但是此时报纸已出,错误已经造成,再追究也不能改变什么,况且在办公室里,她不想因为一篇稿子跟同事去争去抢,把关系搞僵。

    更让她想不到的是,这篇稿子,因为体现了‘情系失学儿童,关爱祖国未来’的主题,社会影响力不错,在同行的报道中,得到不少关注,因此受到了报社领导的表扬。也因为这篇报道,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