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8章 信任问题 (第1/2页)
h2>奉天殿里,殿角垂手而立的内侍大气不敢喘一口。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不是闹着玩的。 几案前随处丢着奏折,皇帝脸黑如锅底,腰绷得直直的,端坐不语。 叶启手捧大刀,如石雕般站在位置上,仿佛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威严对他不复存在一般。 又一本奏折被丢在地上,两个内侍头垂得更低了,身子往墙角贴了贴,恨不得把自己缩进墙里去,心里暗暗祈祷,皇帝别把怒火倾泻在自己身上。 今天早朝,御史台监察御史陆进在上了一本奏折,请求皇帝早立太子。 皇帝五子,长子次子早夭,皇三子已经十六岁了,照理说,立太子这事早该提上日程。可是皇帝好象得了失忆症,迟迟不提这事。 朝廷上下早就议论纷纷,经过一番试探、商议,最后达成共识,八品的陆进被推出来投石问路,试探皇帝的态度。 可是皇帝心机深沉,看了奏折后脸上波澜不起,所以大臣们才散朝后一窝蜂派夫人跑到卢国公府打探消息。 皇帝的态度,决定他们接下来的行动,或是死磕,不达目的不罢休;或是换种做法,步步为营,最后达到目的。 其实在皇帝看陆进的奏折时,站在不远处的叶启明显感觉到他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只是一闪而过,可是叶启捕捉到了。 皇帝到奉天殿后才发作,几案上的两大摞奏折已扔得差不多了。 叶启完全能理解皇帝此时的心情。他还正当壮年,大臣们已准备别起炉灶了。他怎么能不愤怒? 当然,站在大臣们的角度,他们只希望帝国后继有人,把继承人给定下来。 叶启正想得入神,突然听到一声暴喝:“发什么呆呢,滚过来!” 皇帝的怒火烧到叶启头上,两个内侍暗自庆幸,就差拍手庆贺了。 叶启放下大刀,平静地走过去,道:“陛下有何吩咐?” “坐下,陪朕聊天。” 聊天就聊天,用得着搞成威逼吗?叶启腹诽,扫开几案另一侧的奏折,跽坐下来。 皇帝又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转头喝令内侍:“拿酒来。” 酒上来后,又吹胡子瞪眼骂叶启道:“还要朕给你倒酒不成?” 叶启早就起身伸手从几案上拿起酒壶,看在他深受刺激的份上,不跟他计较,倒了两盏酒,一盏放在他面前,道:“陛下请吃酒。” “哼!”皇帝鼻孔朝天道:“你小子平时跟羽郎嘀嘀咕咕,说些什么?” 三皇子名程羽,皇帝皇后私下称为羽郎。皇帝这是怀疑三皇子组织大臣逼宫了。 叶启捋袖子端起酒盏,吃了一口,斜睨皇帝道:“羽郎平时跟臣厮混,绝不跟大臣往来。今儿上奏折的可是陆进,不是臣。” 随着年龄渐长,三皇子为避嫌疑,除了跟他们几个自小玩到大的玩伴还有来往外,跟大臣们可不曾有任何私交。 “今儿的事,你小子事先就没听过一点风声?”皇帝也斜睨叶启道。 叶启摇头,道:“没有。臣母虽与几位诰命夫人有私交,臣与大人们只是风花雪月,不敢论及朝政。陛下召大人们一问便知。” 朝中大臣相约吟诗作对,诗酒应酬,怎么也瞒不过皇帝。而他并没有一言相责,可见不反对。 朝臣们与叶启交好,不过是先打个埋伏,这么一枚重要的棋子,哪舍得轻易动用,一旦用了,自是到了危机万分的时候。 叶启在应酬中极少吃酒,从不吃醉,防的就是酒后吐真言。 皇帝哼了一声,道:“用得着你说?” 如果他不是确定叶启嘴巴极紧,早不会放他在自己身边。每次叶启与朝臣饮酒吟诗,不用一个时辰,席间谁说过什么,做过什么诗,吃了几盏酒,皇帝便心中有数。 “所以臣很无辜。”叶启苦着一张脸。 皇帝一巴掌轻拍在叶启脑门上,道:“吃一点苦便喊天喊地,算什么好汉。” 一壶酒吃完,皇帝也发泄过了,内侍把地上的奏折收拾了呈上来,皇帝开始办公。 叶启上茅厕时,收到了小闲的信,信卷成一条,上面列了一些人名。 叶启看后丢进茅坑,又若无其事走出来。 到了时辰,从奉天殿出来,守在宫门口的小厮忙迎上来。叶启一瞥眼,见七八个小厮打扮的人从不远处抻长脖袋望过来。 皇宫除了是皇帝的办公场所,后妃们的居住场所,还是宰相们的办公场所。当然,是专拨出来的一所宫殿,以方便宰相们随时奉召,有事请示皇帝也方便。所以,宫门外有小厮一点不奇怪。 但是叶启知道这些小厮不是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