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回 阿瞒有地了(下) (第1/2页)
曹cao在兖州扎稳脚跟后,将军队囤积在了顿丘,而不是自己的大本营东武阳。 当时攻打东郡的黑山军首领是于毒,咱们说一下于毒这个人。 他是东汉末年的朝歌人,地地道道一农民。那一年正值旱灾,土地寸草不生,后来可长出了几根救命稻草还被蝗虫给吃掉了。正所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百姓没粮食上交朝廷,朝廷自然也就没粮食养活军队,可反抗朝廷的起义兵太多了,朝廷又不能不管,倒不是汉灵帝怕亡国,而是怕亡国以后自己就再也没机会泡妞了。于是各级军官开始抢掠百姓,把老百姓家的家底都给抢光了。 被朝廷逼的走投无路的于毒为了生路,决定和朝廷彻底决裂!于公元184年在淇县山区秘密组织义军反抗朝廷,大不了鱼死网破而已。 那时候的黑山军已经初具规模,于毒知道自己手底下只有区区的三万人,单干肯定成不了大气候。于是他率部加入了黑山军张燕。 农民出身的于毒深知农民朋友的疾苦,所以他制定了义军宗旨:反抗官兵,劫富济贫,保护农民。于毒军纪严明,作战勇敢,对农民秋毫不犯,还时不时接济一下穷苦百姓。军纵横于毒是一个好土匪。 他与黑山军纵横于河北、河南的广大地区,义军所至,"郡县莫能制,朝廷不能讨"! 毒听说曹cao居然没将部队调回大本营东武阳,大喜道:“曹cao,你就得瑟吧!这回我让你无家可归!”于是他决定率领精兵一鼓作气拿下东武阳! 于毒的算盘很好,只可惜他忘算计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他的对手叫曹cao。 曹cao的手下听说于毒已经兵临东武阳城下,皆大惊!请求回救。 曹cao很淡定地笑道:“一举歼灭他们的良机来到了!” 随后曹cao发令道:“众将听令:全军攻取于毒大本营!” 众人不解道:“主公,东武阳是我们的根据地啊!万一被敌人攻陷,我军将无立足之地了!” 曹cao笑道:“于毒军的实力强于我军,如果正面较量我军取胜的机会并不大,所以只能以守为主,诱敌作战。这回我故意没有将部队调回东武阳,就是想让于毒去攻打。东武阳城池坚固,料想敌人一时间也难以攻破。若于毒听说我军去攻打了他们的大本营,定会回军救援,到时候我们于路上设伏兵,必能大获全胜!若不救,我们亦能以他们的大本营为根据地。” 众人恍然大悟。 于毒正牛逼哄哄的打着东武阳,忽一小弟飞马来报:“老大!那个姓曹的掏咱们老家去了!” 于毒一听差点没从马背上跌下来。 “靠!中匹夫曹cao的计了!”他慌忙下令道:“全军停止攻打武阳城,回军援救老巢!” 其实于毒现在还不算中计呢,如果他一直这么坚持着攻打下去,没准真能把东武阳打下来作为自己新的根据地,毕竟东武阳的兵力有限,曹cao的大部队还在外面。 农民出身的于毒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点的。 曹cao早已在于毒回军的路上设下了埋伏,当于毒进入埋伏圈时,曹cao一声令下,漫山遍野的伏兵像地鼠一样冒出了头(这个比喻好像有点不恰当,鄙人词穷,姑且先这么比喻吧),只见土匪军人仰马翻,被杀的丢盔弃甲。 于毒被杀退了,曹cao没有让将士们闲着,而是转战另地,再次打退了由珪固带领的另一批黑山军。 这时候,北边不长眼的邻居匈奴兵也过来凑热闹。 君不见cao军已变身为超级赛亚人矣?三下五除二,信誓旦旦而来的匈奴军悻悻而回。 被伤了元气的黑山军从此一蹶不振…… 曹cao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兖州大街小巷,百姓们拍手称赞:“以后终于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啦!” 想过安稳的日子?哎……在战乱的年代真的很不容易呢…… 这不,北面的黑山军前脚刚走,南面的青州兵就浩浩荡荡的杀来了。 青州军其实就是青州的黄巾军。虽然黄巾起义失败了,但其残余势力却遍布全国各地,青州黄巾军就算是比较强的一个。 青州军攻入兖州后,杀掉了任城相郑遂,继而转入东平。 各位应该还记得那个被黑山军打得没脾气的兖州刺史刘岱吧?听说青州的黄巾军余孽打来了,大怒道:“山贼欺负我,尼玛叛军也来sao扰老子,这回老子一定要向世人证明我刘岱不比那个曹cao弱!”于是打算亲自率兵击之。 鲍信劝说道:“青州的黄巾军人数太多,城不可与之争锋。本来他们的粮草就不多,这回连家属也带来了,所以吃饭问题肯定解决不了。不如我们固守不出,他们想战不能战,想退又无处可退,这样一来军心必散,到那时候我们在派遣精锐部队攻击其要害,必能成功!” 大家可能会问了,你说青州兵“想退无处可退”,可他们不是从青州来的么?在回去就是了。 这就要说说青州兵攻打兖州之前发生的事了。 时任青州刺史(人名不说了,给他留个面子)听说自己属地的黄巾军聚集了一百多万人,某某人滴个小心脏啊!立马吓尿!这样下去就算不被叛军杀死,也得被朝廷以失职不查之罪处死。好么,不劳“二位”费心,我还是自己吓死自己算了。 你们没看错,我也没写错,这个青州刺史确实是被吓死的…… 袁绍听说青州刺史死了,高兴的不得了(什么人呐),知道渗透进青州的机会来了!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