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宝刹讨粥 (第1/2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宝刹讨粥 惠娘和‘奶’娘给小少爷明儿穿上暖洋洋的小棉袄,头上戴了虎头帽,还多裹了一件锦缎小马甲护着背心。。。 小‘玉’走到客厅看见儿子穿的像个小圆球,禁不住乐了:“哎呀,你们给他穿戴这么多,他手脚都动不了了。” 惠娘认真的说:“夫人,这寒冬腊月的,小孩子家出‘门’穿暖和点好!” 小‘玉’见大家都坚持,也就不多说什么了。这农业社会里底层人民生活苦,生下的孩子许多都活不长,惠娘自己就夭折了几个孩子。所以她``们潜意识里总认为孩子就是要护着,不能饿了冷了,不然就活不下去。 小‘玉’知道要让孩子适当的接触大自然、适应大自然,才能增强免疫力,将来更健康。不过现在她也不想长篇大论的和这几个****谈育儿经,还是出‘门’要紧。 现在宋府当然也置办有自己的马车,不然老是要去雇马车也不方便。宋代官员的俸禄之高是空前绝后的,即使在国运不济的南宋,官员们的待遇依旧不错。如今即使小‘玉’不做生意,宋府的生活也能够很好的维持下去。 梨‘花’把小‘玉’扶上马车,‘奶’娘带着明儿也坐到了车厢里。这辆马车不小,小‘玉’、梨‘花’、‘奶’娘、惠娘几个大人坐在里面依然觉得很宽敞,保暖也做得很好。车夫一扬马鞭,两匹骏马撒开蹄子就往城外奔去。 “天宁寺还有多远?” 小‘玉’抱着明儿,捏着他的小拳头,问身边的梨‘花’。 梨‘花’说:“出了城不远就到了。估计今天去天宁寺的人会很多呢!” 今天是腊八,依本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这会的腊八粥和后世纯用豆子和糯米做的腊八粥不太一样,是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煮起来香气四溢,非常美味。 小‘玉’带着儿子去天宁寺,也是因为今儿天宁寺的施粥活动。 每年到这个时节,各大寺庙就会做浴佛会,并且煮七宝五味粥也就是腊八粥送给信徒和民众,以为祈福之意。 最近明儿有些小病,小‘玉’虽然知道小孩子害病很是正常,但是做母亲的谁不想儿‘女’平安康乐?惠娘便提议说,去天宁寺讨些“佛粥”来吃,对小孩子有好处。小‘玉’也想出‘门’散散,便同意了这建议,所以才有这一大早出‘门’的事儿, 马儿跑得又快又稳,小‘玉’暗赞宋华找的这个马夫真是不错,手势好得很。城外各处全都银装素裹,一片银白的世界。小‘玉’刚撩起窗帘看了一眼,就被窗外寒气‘逼’了回来。好冷! 天成,你那边是不是更冷呢?—— 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果然如梨‘花’所料,这来天宁寺讨粥的人不是一般的多。不但有许多骑马坐车来的达官贵人,也有很多短衣布鞋的平头百姓。 在天宁寺外,几个大粥棚上‘蒙’厚厚的青布,上头也是积雪重重,可见天亮前就搭好了。几个青袍僧人正在给群众分粥,不用小‘玉’亲自前往,自有家人拿了瓯碗去替她讨粥。 “惠娘,我们进去里头烧支香吧!” ‘女’主人有令,几个下人自然尾随而去。天宁寺很大,古柏森森,屋宇重重,里头香客来往不绝。一行人到了大雄宝殿,小‘玉’只见里头排了好多客人等着烧香‘抽’签,跟过年一般热闹。 好容易排到佛前,小‘玉’双膝跪下蒲团,接过寺僧递来的一炷香,默默祈祷。 不知怎的,她忽然在这个时候想起了许多年前自己吹生日蜡烛前的许愿。 那时她还是个十多岁的小姑娘,父母健在,家庭幸福。每到生日,父母都会给她买来大大的蛋糕,‘插’上蜡烛,然后一家人等着她许愿后吹蜡烛。 那时她许了什么愿呢? 好像是些没什么特别的小愿望,无非是希望期末考试进入班级前十名、暗恋的班草能够当自己的同桌、零用钱多一点…… 直到父母辞世,再也没有人替她庆生,她才知道家人的存在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小‘玉’手持檀香,轻声向神佛祈祷:“希望我的家人健康、快乐、幸福,希望我们永远在一起……” 来到这个世界,本来已经孑然一身的她又重新拥有了家人——丈夫和儿子。她不期望宋潜能够位极人臣,也不渴盼儿子将来封侯拜相,只希望他们三个人,能够相依相守,日日夜夜不分开! 小‘玉’起身,将这柱香‘插’在香鼎中,从怀中掏出些银钱投入功德箱。寺僧双手合十向她行礼,小‘玉’想了想问寺僧:“师傅,我想‘抽’签。” 几乎就在同时,也有另一个‘女’声说:“我想‘抽’签!” 小‘玉’循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