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怡_第九章 之子于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之子于归 (第2/2页)

外面是嘈杂的一片,后来是堂兄将她背上了花轿,向她说着贺喜的福词。

    外面那些喧闹的喜乐声衬得幼君的心情更加烦躁,更加无助。关于未来,那是一片的空白。接着是鞭炮声,司仪的唱和声,已经起轿了。幼君感觉到轿子的晃动,她下意识的将怀中的那只瓶子抱得更紧了,她不希望自己的平安跑掉,也不希望自己的平安亲手将它打碎。

    额上冒着汗珠,手心里也全是汗,那是忐忑不安的心情,幼君感到有些无依。她想起了冬天里在皇宫的颐和轩中与那个男子的一面之缘,又记起了在雪花飞舞之际他给自己披上的那领披风,那是来自男性的温暖,还有那一双模糊的眼睛。他是一个宠溺meimei的兄长,却不曾想有一天会做了他的妻子。皇十三子,兆佳氏,幼君脑中想了好几遍,突然明白了些什么,难道自己穿越过来就是为了等他,这个命运安排给她的男人。

    也不知行了多久,后来仿佛又到了另一所热闹的宅院。再后来轿子已经停下来了。她的耳边听见了依旧是司仪的唱和声,等新郎射了轿门。幼君才被喜娘请下了轿,虽然已是夜晚了,虽然隔着盖巾,但幼君依旧能感到那些闪烁的灯影,很快跟前的喜娘提醒她迈过了火盆。接着又进了一间屋子。那屋里的烛光映得满屋子的红,幼君在搀扶下坐到了一张床上,幼君低垂着头,她那满是汗的手紧紧的攥着衣服,心怦怦乱跳。她感觉到身旁坐着的那个男人,那个生命里的男人,不知他的心中是否和自己一样的忐忑不安。

    接着一旁的喜娘说道:“请新郎挑起喜帕。”

    幼君还没明白过来,头上的盖巾已经被人挑去。她的头埋得更低了,接着又有一个喜娘捧来一个盘,盘中放着两盅酒。

    “请新郎新娘喝合卺酒。”

    胤祥已经端起了一杯,幼君才端起了另一盅,两人交腕而饮。幼君这才看清了跟前这男人,他有一双黑漆漆的眼睛,眼睛里含着笑,有着一丝的温柔。幼君心头一颤,喝了酒。她又埋下了头。接着又请吃饺,那饺子一点也不好吃,半生不熟,幼君只轻轻咬了一口。

    接着又进来几个喜娘,每个喜娘都捧着一个盘,盘里装着寓意吉祥的喜果。

    那个年纪稍大的喜娘又在一旁唱和道:“撒帐东,帘幕深围烛影红,佳气郁葱长不散,画堂日日是春风……”

    喜娘们将那些喜果纷纷洒到了他们的周围,幼君始终垂着头,一旁的胤祥却一直用余光打量着他的新娘。是了,这是在布贵人房里遇见的女子,是如馨口中的漂亮jiejie。

    喜娘又唱道:“撒帐西,锦带流苏四角垂,揭开便见娇娥面,输却仙郎捉带枝。”

    胤祥听见了这句,不由得又看了幼君一眼,她长得真是好看。

    喜娘已经唱道了“撒帐上,交颈鸳鸯成两两,从今好梦叶维熊,行见紫燕来入怀。撒帐中,一双月里玉芙蓉,恍若今宵吉梦便相随,来岁生男定声价……”

    幼君听见了这两句脸庞更加发烫了。胤祥却厌烦这繁缛的仪式,使得他不能好好的看看他烛光里的新娘。他看到那不安的手,于是轻轻的握了上去,那只手却是一手冰凉的汗。幼君突然抬头看了胤祥一眼,眼中有些惊慌,有些不安。胤祥却下意识的更握紧了,他想让他小小的新娘安定。

    等好不容易唱完了撒帐接着又不知从哪里进来一群闹房的人。幼君一个也不认识她也不敢抬头去看。那些闹房的人个个有说有笑,将床上刚才撒的那些喜果全都翻了去,包括幼君衣服上的全都拣了去。

    幼君心想,这烦人的礼节,为何叫人这么不安。那些闹房的人与他们夫妇说着恭喜,幼君不言,只有胤祥在那里回着话。好不容易等那些闹房的人出去,经过这一天的折腾幼君已经觉得头晕。

    终于安静下来了,一旁的喜娘将幼君身上罩着的那套吉服褪了去。只剩下里面的一套夹衣,夹衣上是满绣的团花蝴蝶,头上那顶金冠也被取了下来,解散了她的头发,又将她扶到了新床上坐下。喜娘将两人的衣摆打成了一个结,说了句:“愿新郎新娘永结同心。”

    猛然间,幼君脑中仿佛又浮现了幼年吟诵过的诗句“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