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宫闱内外 (第2/2页)
“对呀,额娘,就是他。” “这个古尔泰,算起来还是我娘家的一个晚辈呢。过几天就是进宫面亲的时候了,到时候我问问他那个宝珠的事情……” 母子二人的对话姚林芝听的清清楚楚,脸色几度变化,却始终不发一言…… “到了我这个年纪,能多晒晒日头也是好的,你们都退下吧,难得天气这么好……” 天气确实是暖和起来了,但是这个季节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尤其是那些孩子们,脱了厚重的棉衣之后象野马一样四处乱跑,跑出一身汗来再受点风寒,极容易害病。 多是伤风感冒之类的小毛病,偶尔有几个喉咙发炎咳嗽几声,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扛一扛也就过去了。 以前的时候,对这种小病小灾大家都不怎么在意。可是如今不一样了,反正也和宝珠姑娘是老街坊,反正她治病也不要钱,有了这么好的郎中不用也是白不用。 完全是出于这种“反正也不花钱,不用白不用”的心理,附近几条街的街坊都领着七大姑八大姨来宝珠这里看病。 “没事,宝珠和我熟着呢,小时候我还抱过她哩。要钱?不可能,论起辈分她还叫我老姑妈呢,只要我领着你们去,肯定一个大钱都不用花……” “指定不能要钱,咱家和宝珠家的关系铁着呢,当年宝珠她娘还借过我家的高粱米,就是看我的面子她也不好意思伸手要钱不是?” 附近的街坊们来瞧病,宝珠不收钱已经成了习惯,而“免费”最容易形成品牌效应。偏偏京城的百姓最爱讲面子,只要听说哪个亲戚的病了,哪怕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那种亲戚,也得领到宝珠这里来。因为只要是熟人领着去的,宝珠一律免费,这让人感觉太有面子了。 “宝珠妹子,”隔壁的四哥带着一对明显是外地口音的母子就过来了:“这是我三大姑小叔子家的二侄女,她家的娃娃害了病,你给瞧瞧吧。” 这个活像泥猴一样的小家伙流着清鼻涕,身板虽然瘦弱,精神头却很好,眼珠子溜溜乱转,一副十分好奇的样子,一看知道是伤风了。 为了谨慎起见,宝珠还是给这个小泥猴量了下体温,确认真的没有什么病情之后:“行了,不要紧,回去捂着被子发身汗就好了,顶破天弄碗姜糖水喝了就好……”
这种情况,确实没有必要吃药,不就是个伤风嘛,发身汗就好了,就是不发汗只要过几天自己也会痊愈。符郎中也无数次对宝珠说起过,他给的那些药并不是九转金丹,能不吃还是不吃最好。 按照正常情况,孩子的病没有什么大碍是好事,做家长的应该高兴才是。可事情到了宝珠这里,很多正常情况就也显得有那么多“不正常”了。 一听说不用吃药,四哥第一个就急了。 不吃药?不吃药怎么行?大老远的亲戚来了,你要是不给点药显得我多没面子呀?四哥甚至恨不得让这个小泥猴得场病,然后宝珠再一次在众人面前施展神仙手段把孩子治好,只有这样才能显出自己的面子大,以后在亲戚当中提起来也有光彩。 “妹子,你不能不给药啊,孩子大老远的来投奔我了,你不给点药算怎么回事?” 宝珠完全可以理解好面子的四哥是什么心情,但这是看病啊,不能讲究面子。 “孩子的病真没有必要吃药。” “有没有必要我不管,好歹你得给点药……” 宝珠真被这个四哥弄点哭笑不得了,这是药哇,不是糖果,天底下哪有抢着吃药的? 纯粹是为了照顾四哥的面子,宝珠从小瓷瓶里倒出一粒鱼肝油:“这个药拿去吃了吧,反正病情也不大,吃了可以健身……” 黄澄澄的鱼肝油滴流圆,放在手心确实有种金丹的感觉,孩子的母亲小心的把鱼肝油收了,怯怯的看着宝珠,唯恐她说出“钱”这个字眼…… 漫说是四哥的亲戚,就是四六不认识的人拿一粒鱼肝油也不能要钱啊。还是为了四哥的面子,宝珠不得不说道:“四哥是我的老邻居了,他领着过来的都不要钱……” 一句话就让四哥感觉特有面子,脸上都冒着红光呢。 既然是百年不散的老隔壁,也就甭客气了,四哥抢过宝珠手里的小瓷瓶子,一口气倒出半瓶鱼肝油塞到这个亲戚手里:“你们家挺远的,来一回不容易,多拿点回家,反正也是强身健体的大补灵药,比人参都金贵,拿回去慢慢吃吧……” “慢着,等等……” 宝珠这么一喊,无论是小泥猴的母亲还是四哥,都瞪大了眼珠子,唯恐她真的喊着要钱。 孩子的母亲真的没带钱,拿了人家这么多“象人参”一样大补的灵药,要是人家要钱的话,就真的犯难喽。 四哥脸色一红:“妹子,这可是我至亲的亲戚,你不能要……” “不是要钱,”宝珠拽过小泥猴:“我再看看,这孩子……这孩子,好像是有寄生虫啊……” 翻着小泥猴的眼睑看了又看,又看了看舌苔,问了母亲几句,几乎可以确认孩子是应该驱虫了。 这个年代生冷不忌,见到什么吃什么,尤其是孩子们,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感染寄生虫几乎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宝珠取出四粒肠虫清:“孩子这么瘦,都是虫子闹的,这个药拿回去吃,一次两粒即可。过半月十天的,再服一次,好了,就这样吧。” 不仅给了强身健体的灵药,连治病的药都是白拿的,压根就没有提起“钱”这个字眼,这让四哥的脸面顿时就涨到了天上去:“怎么样?我怎么说来着?宝珠妹子这样的神医也是就我领着来,要是不认识的……多少钱请都请不动……回去替我问三大姑的好……” 以前宝珠经常被街坊们免费治病,让大家得了不少实惠,可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岌岌可危的重病呢?现在来看病的人大多是攀着关系来的,街坊的街坊,亲戚的亲戚,基本都是这种人。 如果说以前的宝珠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那么现在更多是让大家觉着面子上有光。 如此声名显赫的神医,只要是熟人领着去的都不要钱,太挣脸面了。 打发了几个这样的病人,正闹闹哄哄的时候,一顶“四人抬”停在门口。 身材矮胖的古尔泰急的好像火烧屁股一样,隔着大老远就亮开了嗓门:“神医,神医,万千大喜,万千大喜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