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香江_第九十八章 需要修改的地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需要修改的地方 (第1/2页)

    梁音宁见林静终于要解读三国,而且还说要尽量用幽默平实的语言来解读,不禁就有些翘首以待了。

    已经全部完稿,虽然才出版了两卷,但梁音宁近水楼台先得月,已经将全部看完。大呼过瘾的同时,也不免就感觉有些遗憾和空虚。

    就好像后世的人络小说,几百万字看下来,看时会很爽,但在看完的那一刻心里难免产生一种空落落的思念感,总觉得如果再长一点就好了,其实几百万字已经不短了。

    而梁音宁也是这样,只不过明朝的历史也就是那两百多年,无论是怎么写,都只能结束在清朝之前。

    所以她在空落落之余,不时会要求林静再写一点,即使不是明朝的,也可以是别的朝代,只要保持的水准就行了。

    但历史这东西,不是说写就能写的,你首先就必须阅读大量的史料,还要有独运的匠心,写出来的东西才有人看。何况林静的这种写是穿越者的“再创作”,真材实料,因为每日勤读不辍倒也有了一些,但要说达到能写史的程度,差的还不是一点半点。

    其实与相类似,而水平又不错的书倒是有一部,高天流云写的。但先且不说写出来能否达到的高度,单说林静只是知道有这么一部书而没读过这部书,就已经是个大问题了。

    所以在写完后,林静一直没有动笔,而梁音宁无奈之余只好每日都念上一遍“何年何月得尝所望”。

    没想到亚视上一趟门,竟然立即就有了新的盼头,梁音宁又怎么能够不喜出望外。

    欣喜之下,梁音宁就立即搬出了一部早已准备好的便携式手提中文打字机。

    “这可是最新的打字产品,阿静你以后要写东西就方便快速多了。”梁音宁笑着说道,她虽然很喜欢看林静埋首伏案奋笔疾书时的认真的样子,但这个样她自己都能感觉到累,所以在这款便携式手提中文打字机一出来,就马上买了一部,用来送给林静。

    “还有这东西啊。”林静惊讶道。

    说实话,从网络时代穿越过来的她,对这个年代一开始是不怎么适应的。没电脑,没网络,没手机,连写点东西都需要一笔一划在纸上书写,速度慢得来还累。

    也许有人说,这个年代怎么就没电脑了?但林静认为,这个年代的电脑,与后世的电脑相比,简陋得让她没有去动的**,如此一来,和没有电脑也就差不多。

    至于打字机,习惯了电脑的她压根没有想到过这种原始的事物。

    “打字机在手,阿静你是如虎添翼,还不快马扬鞭一骑绝尘?”梁音宁说这话时,笑得好像一只狐狸,“现在我蛮有空的,所以你可以口述,让我来打字,是不是能够写得多一点呢?”

    “没问题。”有人帮忙,那再好不过了,林静说完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阿言,你到阁楼上拿一本下来。”

    “阿静,你不是要讲正史的吗,拿干嘛?”梁音宁有些奇怪,因为林静在写的时候,都不去接触明朝的演义、小说和野史的,只读、、、、、等等这些正史。

    林静没有立即回答梁音宁的这个问题,等弟弟林言从阁楼上将拿下来,她喝了口茶水,清清喉咙,翻开,缓缓开启起三国之旅。

    “我们读史,要在之前了解一下写史的人,看他这个人可不可靠。就比如你现在在读就需要知道一下它的作者陈寿,这个陈寿究竟的治史态度如何,直接就影响了的可靠程度。”

    “陈寿是个四川人,他完成这部著作的时间距离西晋统一中国只有五年。才几年的时间,相隔不久,历史的真相还没被掩盖在时间的尘埃之下,所以写出来的历史不会太离谱。再加上陈寿这个人的治史态度是非常严谨的,据说他收集来的材料但凡是他觉得可疑的全都废弃不用,如此,那写下来的东西应该说是基本可靠的。但也因为陈寿严谨得近乎苛刻,所以他写的非常简略,对于一般人来说阅读体验较差,不怎么好看。就比如阿言你,看了两天,才看进去五页。”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解读的时候,要加上呢?其实这本书,在出来后一直被当作兵书来看。满清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