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代慈禧_第四十五节 一包红辣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节 一包红辣椒 (第2/2页)

棠离开京城后,在你追我赶的裹脚诗词新意竞赛中,诗人们的痛苦愈演愈烈,头一个说痛得象针刺,后一个就说象刀割,所以“行行复行行,疼痛总不停”;诗人们还开始从母亲和妻子身上寻找灵感,“忆我娘亲裹小脚,令我心痛不得了”;更有一位良善的诗人描写女儿“亭亭之足,受之父母;行走跳跃,何等自如?奈何愚父,将之缠缚;从此吾女,步步踟躇…”,如今深感罪恶,说自己不愿求饶,愿意将脚裹得象女儿一样小,受受用那样小脚走路的苦涩煎熬。

    好比前期的诗词都只能算是散兵游勇,到了后期,诗人的新意越来越向主旨列队。每一首诗词都说:我从前没有体会过母亲和妻女们为裹脚所忍受的疼痛,也不懂得裹脚陋习给朝廷带来的巨大损失;如今既然好不容易明白过来了,希望朝廷让她们解开裹脚带,以便她们能做更多的家务活,喂更多的鸡,种更多的菜,养育更强壮出色的儿女,好为朝廷贡献更多力气、更好人才。

    军机们则每天被三百名诗人不断地催促,还接到那些去过“裹脚诗馆”浏览阅读的人们雪片般的投书,要求他们递奏折,提议朝廷废止裹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陋习。

    于是军机们不能犹豫了,他们似乎忽然也变成了诗人,现在提到小脚就眼眶湿润,将这奏折写得情文并茂,好似的确情真意切地在为全大清朝的妇女女童们请命,请求免除她们的深切痛苦,虽然这痛苦,他们曾经无视了几百年,并且歌颂了几百年。

    太后接到奏折后,立即准奏。所以今天懿旨一出,三百名小脚诗人的脚,和大清朝妇女们的脚,一同得到了释放。

    原来如此。咳,缠足这种明眼人一望便知不划算的陋习,也不知为何会延续几百年;就是家里面养头奶牛,有人会舍得去缠它的脚么?说起来,惭愧呀惭愧,自己的四个女儿,也听从她们母亲和外祖母沿袭旧习的安排,都缠脚了。怎么自己年轻时离经叛道,却也没有注意到这点荒唐事呢?算了,也不必后悔,就是注意到了,叫左宗棠来替大清女子放脚,只怕也成功不了。这件事情,非得太后来办才合适,才能办得成。

    耳听这鞭炮声绵延不绝,回头递奏折时一定也要记得顺便奏明,让太后也高兴高兴。

    说到太后,就更加要奋发查案了。

    亲兵们去了赌馆,谁知缉拿了大半天,窝主邓千和却好似忽然消失了。到傍晚,左宗棠亲自带着亲兵到被封的赌馆查探,一到那赌馆门前,不禁又大吃一惊,这哪里是个“小赌馆”?怪不得王三槐对王咸镇的区区十两银子不屑一顾,象在这种地方,王咸镇的十两银子,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想来是因为行业特别,不能开在大街上招人耳目,这赌馆坐落在一条并不起眼的小街上,却几乎占了这小街的一半。雕梁画栋,红漆的大门上还钉着黄铜门钉,煞是威风。`

    进到里面,大厅里面摆了十几张沉重的楠木描漆方桌,无数椅子凳子;二楼的栏杆正中,挂着块牌匾,上面四个飞金大字:“先赌为快”。栏杆后,就是一间间私密的包间了。

    这就是王三槐的表哥邓千和突然消失后,抛下的这么大一座赌馆。

    两名看守的亲兵迎上前来,撕开赌馆大门的封条,一部亲兵列在门外,一部进了赌馆,先楼上楼下的搜寻了一番,没有发现异样,这才请左大人进来。

    “还有什么东西留在这里了吗?”左宗棠问道。

    “回大人,今天上午搜查时,已经没有了。”亲兵答道。

    “现在重新搜查一遍,楼上的包间,你们两人一组去查。”

    亲兵答应了去到包厢,搜查完毕后,一位亲兵带着一包东西下来,说道,“回大人,找到了这个。”

    一层包裹打开后,又是一层包裹,层层叠叠的包裹打开后,是一包串了起来的通红干辣椒,也没有什么特别,就象左宗棠平常吃的菜里放的那种。但这又不是在厨房里搜到的,就有点古怪了,亲兵们把一只只辣椒拈起来看,也瞧不出有什么名堂,既没有刻字,也没有划开后塞进纸条,只是不折不扣的干辣椒。难道有人把这干辣椒带在身边当辣椒酱,时不时吃两根?听说吃辣椒厉害的人,有的就有这种嗜好。又或者有人听说左大人也喜欢吃辣椒,送这包辣椒算是贿赂?果真如此,那也未免太小瞧左大人了。

    左总棠沉吟片刻,吩咐道,“包起来,带回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