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代慈禧_第五十五节 鸦片之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节 鸦片之殇 (第2/2页)

地面攻击的措施,以致英国战胜后,一位英国官员还很纳闷地给友人去信说道:“真奇怪,这些炮台完全没有防御地面攻击的设施,就像是欢迎我们回家的摆设。”

    难怪郭嵩焘在之前讲解鸦片战事时,对林则徐颇有微词,这么清廉忠贞的大员,竟然也会“好心办成坏事”,鸦片没禁成,自己也遭了殃。

    当然,瑕不掩瑜,林则徐为禁烟所做的努力还是人所周知的,因为他对英国人在水面的战斗能力十分忌惮,还向美国买了一艘军舰,装备得也很不错,所以在最初和英国的小规模冲突中,还稍占上风。这艘船,才真正是大清船的第一艘洋船。

    当他发现英国人的膝盖能自由弯曲,而且不食用茶叶和大黄并不会“大便不通而死”的时候,大感震惊,从此到处派人去刺探洋人的情况。

    听说那位在裤子上打补丁的道光爷,在这个关头犯了两个毛病:一是吝啬。当林则徐为了销毁鸦片,同时对英国商人有所补偿,拟定每箱鸦片补给英国商人五斤茶叶时,道光帝开始也答应了,等鸦片收缴了,到了拨款的时候,忽然又rou痛起来,拖延不给。林则徐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表示这笔款子将由自己“认捐”。

    二是虚骄。林则徐本来已经打听得即使在洋人眼里,禁烟也不违法,所以准备只制止鸦片,其他贸易一任通行。但道光帝则认为,让洋人穿梭买卖,大失本朝尊严,要求林则徐封锁一切口岸,禁止英国商人进入。就此,一场因为鸦片的战争爆发。

    那么鸦片究竟为何如此诱人,明明吸食之后,人就成了恹恹的病人,仍然有这么多人深陷其中?既然是毒品,洋人各国又为何堂堂皇皇去来大清朝贩毒?

    曾昭妤查到说:鸦片本来是古已有之的麻醉品,有止痛镇静的药效,能用于治疗各种疾病。鸦片刚开始吸食时,有欣快感,很容易使人染上毒瘾,身体因此受到戕害。大清朝百姓用烟签、烟灯、烟枪等来吸食鸦片的,一般将生鸦片用锅在文火上熬成膏后,放到烟枪里吸,没有烟枪时,就直接吞服鸦片。吸食久后,如果有三四个时辰不吸,就会拼命想吸,流涕流泪打哈欠、焦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肌痛关节痛、出汗、鸡皮疙瘩、发热、失眠、瞳孔扩大。若一直不吸,一两天后非常难受,三天后逐渐减轻,过半个月后症状消失,之后会遗留失眠、焦虑、不适等轻微症状。

    既然如此,这每年流失的几千万两白银,似乎还是有办法收一收,堵一堵。

    这天郭嵩焘照旧来给太后讲课,武则天忽然问道,“照《万国公法》,洋人在我朝卖鸦片,我朝如果抓捕他们,是否违法?”其实太后自己猜想也就是违法,否则大清朝廷,尤其是那位裤子上经常打补丁的道光爷,也就不会眼睁睁地瞧着几千万两的白银外流了。

    果然,郭嵩焘答道,“照《万国公法》,各国百姓有在与之拟订通商条约的国家进行买卖的自由,此权利不受无端干涉。”

    “那么我朝百姓到洋人的国家去卖鸦片,也就不受无端干涉了?”太后又问道。

    这问题问得好古怪,郭嵩焘答道,“话虽如此,洋人们颇懂得鸦片对身体的毒害,从不吸食鸦片;即使去贩卖,只怕也卖不动。”

    洋人倒懂得鸦片对身体的毒害,自己绝对不去吸食,好刁滑的洋鬼子。如果他们人人都不吸,到时我朝白白运去许多鸦片,又卖不动,不是还要搭上船钱?不过武则天一心想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并不甘心,因此说道,“那我让洋人每吸一口,给他五两银子,难道他也不吸?”

    “这…,”郭嵩焘答不出来,一时语塞。给五两银子吸一口,只怕还是有人来吸。但这样又贴鸦片又贴钱,“损人不利己,白开心”,又有什么意思呢?不过太后的卓见,当然不能说成是“损人不利己”,因此转口委婉地道,“回太后,那样自然有人来吸,只是那样一来,我朝就不能有进帐了。”

    五两银子一吸,不知吸多少口才能令其上瘾,之后能不能卖出鸦片,冲抵成本?前天晚上忽然有了这个以毒攻毒的主意,太后当时颇为兴奋,原来洋人竟然不会买帐。

    但是洋人懂得爱惜身体,难道我朝百姓就全都是傻瓜么?又为什么吸个不停?因此问了出来,“那么依你看,为什么从道光爷到现在,禁烟已历三朝,却屡禁不止?”

    “这个,”亏得郭嵩焘当过广东巡抚三年,也颇知道其中渊薮,并且他自己也痛恨鸦片,规定家人全都不准吸食鸦片,如果一定要吸,就请改姓,所以此时虽然明知自己这一番话说出,要得罪朝中许多官员,还是说道,“鸦片屡禁不止,都是因为它的买卖之中,蕴涵暴利,对贩卖鸦片的洋人如此,对经过关卡的本朝官员,和经手零售的本朝商人,也是如此。”

    武则天道,“原来如此!这么说,鸦片屡禁不止,造成本朝收入减少,也有本朝官员和商人们,在其中助纣为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