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节 宫女如意 (第2/2页)
,说书的先生,也都是等大家听得起兴,才叫人端着盘子收钱,郡王请不要责怪奴婢‘邯郸学步’就是。” 恭郡王也不答话,自袖中掏出一把银票,随手拈了一张,就是一张十万两,将它放在几上。 如意只瞧得眉花眼笑,忙接着讲道,“偏偏那天有事,西宫的慈禧太后,为着一件紧急的事,来见慈安太后,就在寝之中商量,因为事机密,宫女太监一概都被屏退。 西宫太后逗留了约莫半个时辰后走了。双喜进去服侍,太后睡前又服了一剂煎药,就叫歇息。值夜的宫女听到她初时睡得并不沉稳,但到后半夜,也就听不到辗转之声了。” “你说西宫太后,为着一件紧急的事来见,有没有听说。是件什么事?”恭郡王打断她道。 “西宫太后面色很不好,一会红,一会黑,象是生气,又象是害怕;两位太后一吩咐奴婢们避开,奴婢们也就巴不得,一溜烟的退了。”如意答道,“奴婢在后头,只听到西宫太后说得奇怪,似乎是说,‘我本来以为,咱们俩个,都是女人!’” 两宫太后,当然都是女人,难道其中,竟然还有一位是男人?西宫太后,从前的懿贵妃,生了当今皇帝,更是如假包换的女人;难道东宫太后,竟然不是女人?但果真如此,皇兄也该早就发现了呀?!这话当真叫人莫名其妙!恭郡王对此无甚心得,摆了摆手,吩咐如意接着讲下去。 恭郡王忽然发现,做什么事,有没有付银子,就是大不相同。之前如意推推脱脱,现在却象倒水一般,半点也不停顿,只听她继续道,“谁知道第二天,迟迟侯不到太后起更衣。第二天是正子,荣寿公主要亲自到慈宁宫来叩头。宫女寿儿等不及,准备去轻轻唤醒太后,左唤右唤,太后只是没有声息。寿儿有些害怕了,又去叫了双喜和另一jiejie进来,三位jiejie大着胆子掀开凤上的帐幔。
“听说太后好似正合目稳睡,但一试鼻息,竟然鼻息全无,已然逝世了。三个位jiejie又惊又痛,立即大哭起来,赶忙去通报慈禧太后和两位公主。 “慈禧太后也才起,匆匆赶到,看过慈安太后后,先将三位jiejie盘问了一番,不得要领,只好将三人交内务府看管,以后查问。紧接着又传太医,查前一天开的药方。太医院得到消息,顿时人人自危。虽然太后被传去解释的太医只有两人,但太后用药之后去世,人人都自觉难脱干系。太医去而复回,返而复去,将几张药方抓着来带过去,向西宫太后解释慈安太后的病,末了定出是‘急肠炎’。 “接下来的事,郡王也就都知道了,西宫太后命将病和丧报发出宫外,宣各位王公大老,军机大臣进宫,商办慈安太后丧事。十一月十一的中午,宫中才发出诏告,说慈安太后薨了。” “这么说,太后去世,竟没来得及留下遗言?”恭郡王又问。 如意摇摇头,道,“没有。” “西宫太后走后,双喜服侍她吃药时,也没有说过什么话?” “这…奴婢没有去问过双喜,并不清楚。”如意垂下眼帘,答道。 就是东宫太后留了话,双喜已经被西宫太后责打而死,已经无从得知了。谕旨上说“懿贵妃若有异心”,东宫太后生前似乎也准备有所行动,那么这“异心”,究竟是什么呢? 也许东宫太后不皇帝出洋,因此要拿出这杀手锏来,制西宫太后一制,但就好比平素不舞枪弄棒的人,忽然拈了把大刀来使,仓促不惯手,反而被人抢过刀去,送了自己命! “懿贵妃若有异心”,怎样才算异心?没有西宫太后的逆行证据,就是颁布了谕旨,又能奈何?只有从眼前这贪财宫女口中,多问出些东西!恭郡王面色一沉,道,“就这么个没头没尾的故事,你想收十万两?” “郡王想反悔?”如意忙道,“奴婢只知道这些。说它不值十万两,郡王就拿十万两,到街上找最好的说书先生,能听到这么一段么?郡王要听有头有尾的故事,那也容易,奴婢只须胡编乱造一通就是;但若那样,奴婢只怕故事好听,反倒不值十万两了!” 倒也是,无头无尾,才见得并非编造,但恭郡王仍满脸乌云,道,“只怕你已经在胡编乱造!既然东宫太后去世仓促,连对双喜也未留下遗言,又怎能把这要紧东西,交由你保管?!” 被郡王一呵斥,如意似乎有点慌乱,道,“奴婢什么时候说了,东宫太后没给双喜留下遗言?只不过如今双喜…” “你以为双喜死了,就‘死无对证’了?”恭郡王追问道,“东宫太后既把这件紧要东西交给你,如果有遗言留给双喜,自然和它有关,你必然也就该知道。难不成自东宫太后薨后,双喜和你,彼此不曾见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