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一曲离歌,白发镜中人 (第2/2页)
打交道的。一般的悬壶世家或许不认得,但是她林凤姿不是生于一般杏林世家,而是生于和**妃子们关系最密切的御医家,妃子们斗来斗去,整出了多少世人想都想不到的新鲜玩意。这样区区的一枚银戒指她如何不认得。再联想到西洋医生的衣裳和镇南王,大夫人心中一片洞明。 大夫人给郡主穿好衣裳,对丫头说:“郡主手指冰凉,恐伤身,去四小姐房中取一只夏秋手炉来,放两块配好的散寒熏香。” 玲儿笑,道:“你想得真周到”。 大夫人也笑:“这是应该的。” 再看苏陌他们。 苏陌“输”着血。 西洋大夫一直在仔细看着小苏陌的情况,不时听听小苏陌的心跳、翻翻眼皮、动动小苏陌的手指。当镇南王昏昏欲睡的时候。西洋医生突然说:“恭喜,是同样的血,小少爷挺过来了。” 镇南王顿时睁开了眼睛。 同样的血? 镇南王心中大动,脑中一些疑惑似乎解开,询问地去看宇文公子。 宇文公子似乎轻吐了一口气,悠悠道:“苏陌刚醒过一次,她说她想去看花。”然后,端起茶盏。四位大丫鬟都松了口气,宇文公子岁不言语,但自苏陌受伤来,还一直滴水未进。 看花? 镇南王看自己的小友。这就是答案吗? 镇南王摸摸小苏陌的眉眼。 难怪,看到你时,竟然如此熟悉。 “咚,咚咚。”三更梆子敲响。 大堂灯火通明。 “禀娘娘,各位大人,台子已经搭建好。至清大师那已经答复,他们已经出发,子时前将定护送王爷至场内。”一人禀报。
“那么,我们就动身吧。别让王爷等咱们。”老王妃道。谁能体味她此时心中的苦涩。说是不等,到底让他等了几十年;饶是不见,相见却是这般光景。 堂上人跟随老王妃走了出去。 老王妃抬头,正看见一轮清冷月光。月光啊,几十年前,你就是如此皎洁,可一眨眼,在你面前海誓山盟的少年男女就已经两鬓霜华。 门前的百姓早已闻风去了小校场。空落落的车道在银月笼罩下愈发透着一种凄凉。 老王妃等人驱车来至小校场。 只见校场四面已经点起了数十盏广明灯,亮堂堂如白昼。校场内规规整整地站着各处兵卫,秦王的属下自然来得最快,一面面白底蓝齿的秦字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另有老百姓们聚在校场四周,广明灯下,似乎漫山遍野都是人。场内巡礼台上设好了一些简单礼器,三牲祭品。十来位和尚有的坐在台上,有的台下打坐。明眼人都知道,这些和尚都不是普通和尚,都是有功夫的。 曹风心中念如轮转,这个老王妃存心就是来搅局的,天杀的,待会玲儿肯定过不了这一关。那他是不是该准备唱一出忠臣被女骗子欺骗的戏呢?该如何唱才好? 曹公子也着急,他听到消息就去了秦王府,无奈秦王府中不说别人,光那些秃驴就一个比一个厉害,根本近不了秦王身旁,无法下手。 玲儿看着曹风的表现,心中冷笑:曹老头,待会就要你看看我的厉害。 眼见着马车进了场内,围观民众一阵喧哗。隐隐听到有人喊:“秦苏陌!”今日一战,秦苏陌在他们心中的分量很重。 而将士们也早已知道,今晚,是要滴血验亲。验秦王的孩子。作为将士,他们当然本心上更倾向于那个传闻中英勇杀敌大喊“我在,太平港在!”的小秦王。今天战事突然而诡谲,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若不是小秦王,谁知道这片疆土还在不在。再加上,听闻小秦王身负重伤,这更激起了将士们心底那份“驰骋沙场,虽死犹荣”的豪迈英雄情结。 老王妃和曹风等人缓缓走上搭台。搭台上早已预备好椅子。台子的另一边是一个小小的帐篷,苏陌已经被转到这,她和镇南王手上都绑着布带。 不多时,传来马蹄声,只见一路灯引围着一辆马车,隐隐有黄衫飘动,老王妃知道是至清大师护着王爷来了。不由站起身来。近了,近了,更近了。马车进了校场。场内兵卫立马跪下,外围百姓也前前后后地跪下。 然后,青布罩的马车终于停在了搭台前。 老王妃身子有些发抖。一朝别离两不见,青丝已白头。 “秦王驾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