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九章 意外扩张 (第1/2页)
看了看阮东生,杜青云说道“连县那个厂,我们本来就没打算收回来用,既然东生想要,而且开局不错,我们肯定配合,我同意给东生” 廖兴国已经告诉了海鲜排档里的事,他也觉得不可思议,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在连县扎根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别看他年轻,工作能力倒是比他们扎实得多。 阮东生点了点头,给他这是必然的,就算不给他,他也能自己投资一个,现在不缺钱,说道“谢谢杜总,呵呵,只是海鲜养殖方面,我们还需要专家指导,不知道杜总有没有合适的专家帮忙推荐几个” 杜青云摇了摇头,苦笑说道“我们国家养殖是多而散,一直是民营走在前面,哪有什么专家啊,都是一步一步摸索过来的,很多人都把这些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谁也不传,想找专家帮忙,难找啊” 陈燕燕闻言皱眉说道“找几个大学教授,设计一下水循环,水质监测一下,问题不大”这方面她和马云涛有过联系,马云涛给她出了许多主意,水循环,生物循环,太阳能等等,最后她觉得水循环的方式最靠谱,而且国外的成功案例中,也是水循环。 三个人看着斯斯文文吃着红烧鱼的陈燕燕。 陈燕燕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找了一些国外的资料,已经有水循环的工厂了,饲料几乎没有损失,水处理量非常少,不用频繁换水” 杜青云一听就明白了,说道“呃,有是有,只是,这种水循环的工厂投资比较大,光设备投入就要几千万,呵呵,我们小公司投资不起”目前大部分养殖还是高水位池塘养殖,要么就是海湾箱养,工厂化还处于尝试阶段,国内并没有多少厂商开始大规模投入,毕竟海水对设备的腐蚀太严重了,如果都用进口设备,更换的成本实在太高。 阮东生同意道“我觉得可行,增加水体的含氧量,水不容易变质腐败,在厂里循环使用,肯定能减少很多成本” 他的设想是利用起那座十几米高的小山,建立几级瀑布,自然增加水的含氧量,通过一些管道,让水体循环流动距离延长,而且饲料还在水里,就不会浪费,要知道现在饲料的浪费率达到85%左右,一些饲料沉积在水池底部,会很容易滋生细菌感染对虾,建立水循环后,各方面负面影响都能大幅降低,不但饲料成本降低了,还能大幅提高存活率。 陈燕燕一听阮东生果断的支持她,有些小甜蜜,晃了晃脑袋继续吃红烧鱼。 廖兴国想了想,说道“老杜,要不然,你也进来做算了,刚好章平老彭也在,你们那个公司,再怎么做也就那样,很难做大,有了东生这个平台,就不愁发展空间了” 这番话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章平彭青玉的牛奶厂现在满负荷运行,销往胡州的牛奶供不应求,这一切都是阮东生带来的变化,海洋集团的主要客户在国外,目前是比较稳定,但是阮东生发展起来后,迟早要冲击到他们的市场,以其将来找出路,不如现在就进来。 杜青云疑惑的看着自己的老朋友,这个提议太突然了,他知道彭青玉原来的厂子遇到不小的困难,自己也帮了一点,本来那几十万已经没打算要回来了,几天前还给他打电话,说钱很快就能还给他 杜青云为难的说道“这个,老寥,我们现在挺稳的” 廖兴国觉得这个想法可行,东生现在不缺钱,缺的是人,如果有杜青云加入进来,那阮东生就可以大刀阔斧的开始干了,于是进一步说道“以东生的发展速度,很快就会把业务做到全国,你也听到了,他能把猪rou的价格拉到那么便宜,以后海鲜的价格肯定也非常便宜,你觉得是继续替老外打工舒服,还是建大厂供应全国市场舒服?” 杜青云不是不明白老寥的意思,他刚才就想到了这种可能性,也知道这是老寥在给自己谋机会,吸了口气说道“我也不可能单独跳到东生的公司里来,要收购我们公司........价钱可不便宜”他心里已经意动了,这可是难得的机会,200亿额度加上农行的贷款,比他现在这个平台的确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廖兴国一拍阮东生的肩膀,说道“你有这个想法就好,至于怎么cao作,我们再慢慢商量,怎么样东生,你不会介意我把老杜给你拉进来吧?” 虽然和阮东生接触时间不长,可他对阮东生有种天然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