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朝_第二百五十三章 改变契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三章 改变契机 (第2/2页)

家有这么便宜的房子,而且环境又好,确实能吸引部分年轻人回来安家。

    潘启发问道“那明年怎么办,盖房子一年时间就够了,以现在的房价2200,还款也得好几年”

    陈娟说道“那就得一起想办法了,我们不可能把你们要做的事情都做了吧”

    在座的领导明白陈娟的意思是什么,表情有些讪讪,民生当然是他们的事情,风味公司已经把局面改变成这样,他们担负起以后的问题,自然要轻松许多,可是几万人啊,他们怎么养。

    陈娟说道“大家不用担心,除了我们正常的农业基地,我们还研究过,你们目前对外承包的业务中,路桥建设,卫生,园林维护,城管,我们公司的人都可以接手”

    隔壁县的一个书记说道“路桥和卫生都好说,城管.....你们怎么接手”

    路桥是大项目,经常在里面暴出问题工程,如果由这样一家明摆着不赚钱的公司承包,他们当然不用担心会出问题,面临的麻烦事和风险肯定少许多,卫生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本来就难招人,但如果风味来参与,这么多员工,一个人安排工作一天,也足够了,只是城管,历来是最难做的事情,社会争议极大,他们的资金投入了,但是效果反而不好。

    陈娟说道“我们的员工多,社会出现什么风吹草动,我们马上就会知道,而且,以后生活好过了,违法的现象自然而然就少了,你们的经费也不能浪费,我们可以将一部分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保安公司里,每天都有人在街上巡逻,白天夜里都有,本来就是退伍兵,帮警察维持社会治安,不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吗”

    会议室里的人都点头,警察本来就少,这几年社会治安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每个县都有几万个人形成的团队,而且这些人有意识的在维护社会稳定,不说夜不闭户,至少社会风气肯定要大大的扭转。

    又有个书记说道“这样,是不是变成大锅饭了,以前可是有过经验教训”

    陈娟看着那个书记说道“我们绝对不造大锅饭,我们有效率统计,不管是建筑工地还是农场车间,所有岗位分工,全部按最高效率来运转,该自动化的还要自动化,公司内部会安排轮休,正常是休息半个月,对于从事卫生岗位的,能得到的休息时间更多,生产率越高,大家得到的休息时间就越多,以后一个月工作几天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这绝对不是大锅饭”

    那个书记说道“也就是说,本来我们现在是一个月工作22天,每天工作8小时,以后就变成连续工作15天,每天8小时?”

    会议室里的领导都看着陈娟和张小浩,这个想法太大胆,改革可太大了,如果是员工,当然都愿意接受,但他们是领导者,都是地方一把手和主要领导,他们得考虑实际情况,平常他们可以说为了各种问题殚思竭虑,他们自然希望社会真的能进步成每个月工作几天,他们得考虑成本和可行性,不能搞半吊子工程。

    陈娟说道“没错,本来生产率越高,淘汰的劳动力就越多,我们不能把这些人都送到深山老林里让他们自生自灭吧,所以就得安排大家都有工作,劳有所得,社会稳定了,你们的工作压力也轻,大家可以按部就班工作和休息,这是大局,我们也不是空喊口号,我们既不造大锅饭,又要解决就业,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在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统计方式,我们现在有了房地产千亿投资这个好的开端,所以后面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牢牢抓着这个改变现状的契机,让这个社会来一个大的进步”

    工业革命淘汰了大量小作坊,丰富的产品激发了需求,又产生了大量的工厂,工厂和工人越来越多,社会形成了一种向上发展的良性循环,让欧美变成了世界文明新的重心。

    而现在要做的却是解放劳动力,随着生产率的提升,在满足所有人需求的情况下,需要的工人大大减少,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走在这条路上,我们才刚从劳动密集型开始转型,从社会整体利益来看,肯定不能让这些人失业变成社会问题,美国人的金融业十分发达,吸收了65%的就业,中国同样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阮东生的50万人就业计划、生产效率、减少工作时间、行政岗位安排,大大开拓了陈娟的思维,她不止思考如何让这50万人就业能够持续下去,她想的还更多,她相信阮东生同样也是如此。

    因此陈娟觉得,阮东生的想法看似大胆,但却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办法,比美国的解决方式要先进得多,而且越想就越觉得有道理,阮东生已经提供了一个解决这个问题契机,为这种改变开了一个好头,后续就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这也是她时常一想就会激动的原由。

    会议室里的人听了都十分意动

    陈娟一看,进一步说道“这次农行给我们的贷款额度非常高,我们就算把整个西北部变成生产基地,也不能满足全国的需求,所以,大家尽管相信我们”

    陆建军不由问道“陈总,请问农行给你们多少额度?”

    陈娟说了一个数字,会议室里的人眼睛大亮,瞬间所有的疑虑马上消失了,再一想刚才陈娟所说的,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大好事,场面一下子变得热火朝天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