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义和利 (第2/2页)
程对于他们有莫大的吸引。 魏民有些尴尬的看了看自己的长辈,说道“你们不要打偷学的主意,人家是有诚意来这里投资的” 老人同样尴尬起来,瞪了瞪自己的女婿,说道“什么偷学,以后我们不走了,就在这里” 另一个老人不满的说道“哎呀,小民你这个脑瓜子,人家以后要招那么多人,有什么人家年轻人一下子学出去了,还用得着我们老头子” 郭秀娟听到阮东生很客气的称呼自己的父亲,心里对阮东生已经十分有好感了,瞪了瞪魏民,说道“东生,我爸不会的,我们家自己的鱼排他都不去,怎么会去别人家呢” 阮东生有些哭笑不得,他不怕别人来偷师,他是规模化,没有那些资金,根本不具备和他对等的竞争力,说道“偷师是好事啊,好的养殖方式大家一起学习嘛,水循环能减少污染,以后大家都用水循环,这片海湾就干净了” 老人听了连连点头,又对魏民说道“就是,人家东生是好孩子,你要向人家学习” 魏民黝黑的脸通红,一来气,说道“你们真打算偷师啊,我给你说,你们都不要来了,我帮东生找人” 郭秀娟听了两眼一瞪,一下子拧着魏民的耳朵嚷道“你说什么?你敢对我爸这么说话?” 老人一看郭秀娟拧女婿的耳朵,也两眼一瞪对郭秀娟说道“你松手,魏民说得对,你拧他耳朵干什么,像什么话” 郭秀娟气呼呼的把手松开,还瞪了瞪一脸讨好的魏民。 阮东生和赵刚一看心里一阵叹息,公司里阴盛阳衰,没想到这里也是。 魏民老实的不再说话了,耳朵通红,但是仍然不敢伸手缓解一下。 老人又瞪了瞪郭秀娟,对阮东生说道“东生啊,我们渔民实打实,说不偷师就不偷师,你放心,只要你肯收,我们就来帮你干,不要工资” 阮东生连忙说道“诶,我真不怕偷师,你们肯来,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怀疑你们呢,这个,工资还是要的,没有工资我可不放心,我看秀娟和魏民你们也来吧,以后我还要投资旅游,你们的手艺可要流传下去”
一想海鲜店里的小石斑鱼和小章鱼,阮东生不由咽了咽口水。 魏民看了看郭秀娟,心里倒是有些意动,只是工资有些低了。 郭秀娟没有马上答应,而是道“东生,你之前说收购一家公司,怎么没谈成呢?” 阮东生若有所思,杜青云人不错,但是为大势所困,唉,说道“那家海洋渔业,我们跟他们的理念不一样,不能给他们的管理层高工资” 郭秀娟恍然道“我知道,以前这家厂的东家嘛,工资不高呀,厂长一年才三十多万,技术员十几万,在我们这里很普遍的呀” 阮东生皱了皱眉,说道“我们不一样,我们公司,最高封顶工资是1万,没有再高的了” 郭秀娟刚才就对阮东生说的工资待遇有些不满意,说道“为什么呢,现在这个社会,一年10万已经不算很高了,我们这里干的好的,老板还有分红,一年能有一辆宝马呢” 阮东生说道“现实是这样,但是我们是规模化企业,理念和一般的企业不同,我们讲的是共同富裕,收入差距不会差太多,我们的封顶工资是1万,我们公司里有几个高管,以前一年拿几百万,到我们这,也是1万” 郭秀娟吸了口气,竟然还有人放弃几百万工资愿意到阮东生的公司,问道“为什么呢,高工资不是能吸引更多人才吗?那样你的公司能发展得更快呀?” 阮东生暗暗叹了一口气,语气沉重的说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跟我来的特警队员,他们一个月工资才三千多块钱,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任务,平常人居然能拿超过他们几倍的工资,这公平吗?如果大家都追求高工资,以后这些工资低风险高的职业谁做?社会安定谁来维护?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浮躁,我们国家主席的工资,一个月才1万多,许多人已经拿超过咋们国家主席几百倍的工资,还很不甘心,多狂妄.......这些人真的具有那种水平吗?”阮东生敲着桌子说道。 所有人都看着阮东生,这些道理他们都懂,但是现实啊,唉,许多人心里只有叹息了。 阮东生目光坚定,继续说道“大义,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已经提不起来了,因为现在大家都在谈利益,你也要高收入,他也要高收入,房地产是最严重的,现在的医生,已经变质了,急救车出一趟还要谈价钱,大家想想,如果大家都要高工资,以后警察同志,消防员,解放军都要提工资,个个月薪1万,怎么办?我们就要集体完蛋” 看着阮东生焦急的眼神,所有人心里一震,谁都明白高物价对社会的危害,大家已经尝到这种苦果了,当然不希望阮东生说的东西变成现实。 看着所有人都露出思索的神情,知道大家其实都是讲道理的,并非一味的追求利益,只不过没有人给一个环境,让大家冷静思考,做出选择。 于是阮东生继续说道“我们都明白,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我虽然是做快餐的,但是我就是要把物价降下去,让大家的工资更有价值,等于给社会大多数人加工资,所以,我们自己不能变成高工资行业,而且,以后整个行业的待遇水平,慢慢会变得理性起来” 在阮东生印象中,中国企业疯狂提工资,跟香港股市要求中方上市企业必须提高高管工资不无关系,而后那些上市企业高管的工资个个变成了年薪十万百万,不但养成了国有企业大手大脚花钱的怪毛病,一些人尝到甜头开始疯狂敛财,渐渐的,社会也开始跟风习惯。 年轻人都渴望出人头地,大家都开始逐利,为了利益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广D的红灯城市竟然也能应运而生,甚至还有人正大光明的提出来要上税,可见一些地方官员变得有多疯狂,完全已经到了恬不知耻的程度。 这些年,这些不合理的现象已经大大的扩大了社会裂痕,严重的撕裂了年轻人对政府的感情,根本不需要什么十个戒条来引导中国的年轻人,只要看一看那些红灯区,年轻人就要失望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