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 我在五道口有房 (第1/2页)
却说唐僧四人在山中斗嘴,此时万寿山五庄观中,镇元大仙却先后得到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原始天尊的简帖,邀他到上清天弥罗宫,离恨天兜率宫中听讲混元道果。 镇元子作为地仙之祖,门下所出散仙不计其数,得道全真也有四十八人,当日便要全都带去上界听讲,只留下两名看家的童子,一个唤作清风,一个唤作明月,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一千二百岁。 临走前,镇元子在五庄观正殿中嘱咐二人:“我接了两位大天尊的简帖,要往三十三天听讲,你两个在家看守。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切莫怠慢了他,可将我的人参果拿两个与他们吃,权表旧日之情。” 清风明月闻言大惊道:“师傅,咱们观中的人生果树,正临天人五衰,未来能否再结仙果都未可知,仅剩的三十枚果子尤其珍贵,你竟舍得将这人参果赠与他人?” 镇元子道:“这人虽是我故人,但这果子予他,自也不是白给,而是教他协助人参果树度过天人五衰的。” 清风明月听完,更加惊讶道:“师父的故人是谁?竟有如此能耐,莫不是六司七元八极之一?还望说与弟子听,我们好接待。” 镇元子道:“他是东土大唐驾下的圣僧,道号三藏,今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 清风明月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打交道?” 镇元子道:“你们哪里知道,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在讲清唐僧来历后,镇元子忽然扯下自己一截袖袍,又拿出一张简帖,递给清风明月,道:“唐三藏虽是故人,但十世轮回,早已忘却前尘往事,故此,你们要待他吃完果子,才将救树之事告知他。那唐三藏吃完果子,若想擦干抹净走人,你二人又打不过他四个徒弟,就用这袖里乾坤将他捉了。” “此外若有不解之事,可观此简帖,便有应对之法。” “弟子谨遵师命。” 清风明月领命后,那镇元子便承领众徒弟飞升,径朝天界。 再说镇元子飞升上天时,唐僧一行也来到万寿山上,抬头见忽然望向远处松篁一簇,楼阁数层,便知是是那五庄观,唐僧心中不由一喜,忙迈开大步往近处走。 但见那五庄观外,松坡冷淡,竹径清幽,往来白鹤送浮云,上下猿猴时献果,门前池宽树影长,石裂苔花破,宫殿森罗紫极高,楼台缥缈丹霞堕,真个是福地灵区,蓬莱云洞。 唐僧一行走到山门前,见山门左侧有一石碑,背上刻着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等他们步入山门后,又见门上有一对联,上书: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正在空中飘荡的沙僧看了,撇撇嘴道:“这观里的道士净说大话唬人,我五百年前在瑶池做那卷帘大将时,曾去往离恨天兜率宫,便是在那太上老君门前,也没见如此大的口气。” 猪八戒折扇扇风,想也不想的怼去:“你一个看门的能有什么眼力?你可知那是镇元子大仙乃是地仙之祖?” 沙僧闻言,低下头去看猪八戒,道:“哦,看你这么得瑟,我还以为地仙之祖是你呢,仔细一看,原来只是个被打落凡间的猪头!” 猪八戒听了立刻回击,让一旁的唐僧忍不住扶额,转头望向孙悟空,叹道:“猪头元帅,鱼尾大将,天庭真是个神奇的地方,难怪当初南天门被你轻易就踏破了。” 孙悟空道:“不是很轻易,真希望当年是他们两个在守门。” 唐僧听完,不禁笑出声来。 观众们见四人又开始动嘴,一个个也都来了兴致。 观众们的弹幕,让唐僧更加大笑不止,而与此同时,五庄观正殿中,忽然走出两个小童来。 两人风才神异,骨清神爽,顶结丫髻短发蓬,腰环紧束龙头结,脚踩蚕口绒芒履,道服自然绕云雾,正是那清风明月二仙童。 两名童子走到唐僧近前后,朝他作了个揖,道:“老师父,失迎,失迎,快请里面坐。” “贫僧见过两位仙童。” 唐僧亦回之以礼,跟在二童子身后,往观内正殿中走出。 但见那朝南的正殿大门,乃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那两仙童推门雕花格子门,请唐僧入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