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六章 白狐 (第1/3页)
这都多少年了? 石坚一边拆着信封。一边想着当年那个少女柔弱的样子,手都不停地哆嗦着。 看到石坚的样子,刘子才这个同伴才放下心来。他就怕石坚对贺媛不慎重,只要石坚喜欢贺媛,这一次就立下了大功了,那么自己这一次也就没有了死罪。敢情他都不知道自己举报了甘林的下落,比举报贺媛的功劳不知大了海去。 石坚看到了信,信上的字还是一样,工整,可是一点章法也没有。在信上贺媛将这些年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石坚这才明白为什么找不到他们的下落。不过还明白了一件事,贺媛在信中说了李悫的名字,她不称呼为李悫,而称呼为石悫。信上没有说是不是石坚的儿子,可现在贺媛是天理教的圣女,一定听到了什么议论声,才知道李悫是他儿子,否则不会称呼为石悫与大公子。当然,贺媛到现在也不知道石坚对这个李悫是不是自己儿子还在思考当中。 但自始至终贺媛在信中都没有说过这些年,吃了什么辛苦,受了什么磨难。而是在最后说道:“能为君谋事,心中实喜。惟思之,奴婢能为君再舞曲一支。” 这一晃都多少年过去了?八年多时间了。 石坚想着那一段在延州发生的事情,贺媛为了使自己开心,向玉素奴香学跳那种回鹘人的舞蹈,一边跳着舞,一边咯咯地笑着。当时自己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她将要为了使自己不受牵连,决定离开! 一行眼泪从他眼角流了出来。 他不禁代哼起前世一道无比熟悉的歌曲: 我是一只爱了千年的狐 千年爱恋千年孤独 长夜里你可知我的红妆为谁补 红尘中你可知我的秀发为谁梳 我是一只守侯千年的狐 千年守侯千年无助 情到深处看我用美丽为你起舞 爱到痛时听我用歌声为你倾诉 寒窗苦读你我海誓山盟铭心刻骨 金榜花烛却是天涯漫漫陌路殊途 能不能让我为爱哭一哭 还是千百年前爱你的白狐 多少春去春来,朝朝暮暮 生生世世都是你的狐 能不能让我为爱哭一哭 我还是千百年来不变的白狐 多少春去春来,朝朝暮暮 来生来世还做你的狐 我是一只守侯千年的狐 他一边低低地哼着这首曲子,一边回想起贺媛的样子,又想起了前世的苓,眼角一会露出甜密,一会露出心碎,一会露出快乐,一会露出感伤,连赵蓉与卢菽云还有红鸢进来,都不知道。 一开始三个女子感到好奇,今天相公怎么了? 可听着石坚那低低的略带着一点沙哑而且又苍凉的歌声,就连赵蓉听了都想流泪。 石坚闭着眼睛唱了好几遍,才睁开眼睛。 赵蓉担心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石坚没有回答,只是说道:“一会儿回来对你们说。” 然后看着这个大汉说道:“这回你立下大功了,本官会好好报答你的。” “小的不敢,”这个大汉小心地答道,可眼角还是露出欣喜若狂的样子。 石坚又很客气地说道:“那麻烦跟本官走一趟。” “到哪?”这个大汉警觉地退后一步。 石坚又温和地一笑,说道:“不要害怕,你们为了我的家人好。本官也不会做出恩将仇报的事。这是要送一场富贵给你。” 无论是跟随甘林潜逃的,还是留在两湾大陆的天理教徒,都是天理教中的死士。如果不是汉人固有的恋乡,以及贺媛的拉拢,他们也不一定会主动回归朝廷。他们未必忠于朝廷,但忠于自己那个没有见过面的儿子都是真的。对这些人想用大义来劝说,是做无用之功,石坚直接免去。以后让他们多看多想吧。 只是听到石坚这句话,赵蓉眼睛忽然一亮,她说道:“是。。。。。。” 石坚再次说道:“晚上回来说。” 这一次贺媛带信回来,只有贺媛身边几个心腹还有邢家几个重要成员知道。石坚不能张扬,一旦走露,贺媛与石悫就有危险了。 说完后,带着一本书稿,以及这个大汉来到皇宫。 赵祯很高兴地让石坚坐下。现在赵祯也由小皇上变成大皇上,举止渐渐变得沉稳起来。只是看着石坚神情依然一副很高兴的样子。这让石坚感到有些欢欣。可这时间还会多久呢?随着自己的声望越高,特别是民间某些百姓直接说他是圣人转世,最后到了将契丹全部收复时,石坚的威望将达上巅峰。那时候小皇上更加大了,还会这样对待自己? 石坚将那本书稿拿了出来。封面几个大字:。 的作者,是吴兢。也就是那个家里买不起修史纸笔的唐朝官员。这个人历史上很多人都将他忽视了。可是此人作为史官,秉笔直书高尚风范却是所有史官的楷模。他除了撰写了这本书外,还写了纪传体,编年体以及与刘知己合写了。在最后一本书中记载了张易之诱当时宰相张说诬魏元忠的事,张说感到不安,要求修改,被吴兢断然拒绝。因此被流放到荆州做了一个司马。 是一本政论Xing史书,主要记载了唐太宗与魏王房杜等人施政问题的对话,还有当时实行的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这本书共十卷四十章,言简意赅,语言生动,既有史实,也有很强的政论色彩,为后世许多人称为朝野上下必备,入世为人必读的书籍。可惜这本书到今天,许多人恐怕连名字都不知道了。 石坚对其中许多句子大书特书,并且为之赞美,也对某少数言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其中主要集中在、等章节上。如对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一事,魏征提出的建议,石坚直接说了姑息养Jian,丝毫没有顾忌魏征是一代名臣。但也批评了唐太宗知道必为而不知其何为。占一片土地就要将它消化,而不是驻军开边,最后一点好处也没有得到反而消耗国家的财力。 再比如对赦令中唐太宗对侍臣说要找永式。石坚对他这种制订律法小心的态度是赞赏的,但势与时不同,法与法也不同。如宋朝开国之初,与现在相比,怎么会是一样,那么当初制订的法律就未会现在会适用。因此。制订律法也与行军打仗治理国家一样,要学会审时度势。 可以说石坚这本书就是等于与吴兢合伙为了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量身打造所写的。 赵祯只是看了第一页后,就立即沉迷在其中不能自拨。 石坚也没有打扰他,对这个大汉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这个大汉到现在还晕乎乎的,怎么就进了皇宫?如果一般人,石坚让他坐,只是欠坐,屁股尖子挨在椅子上就行了,以表示尊敬。可他都好,一下子坐了上去。 石坚看到他的样子,又是一笑。 过了好一会儿,赵祯才醒悟过来。这本书原文加上石坚的注解,是石坚借着修解空余时间修订的,只有二十几万字。可这要一句一句地领会,没有几天是看不完的。不能把石坚凉在这里吧。 但他还是感谢地说道:“多谢石爱卿了。” “皇上,不用说谢,这是作为臣子的本份。” 石坚说完后,将贺媛写的信掏了出来,递到赵祉手上。 赵祉看完,他也立即将贺媛前后大概全部了解。可是他脸上露出犹豫不决的神情,说道:“有点难。” 凭借现在石坚的功业,还有贺媛与石悫也因为国家。才被天理教的人掳获,朝廷发兵解救,也能勉强说得过去。可如果他们在江南,或者就在大理,赵祯都可以替石坚杠下这个责任。但他们现在却在两湾大陆。且不说石悫是李楠所生,到现在李楠与石坚关系还没有定下来。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