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路大亨_一百零七章 公募基金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零七章 公募基金会 (第2/2页)

的华夏政府,想要拯救这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贫困人口也要慢慢来,也做不到一撮而就,更不要说倾城集团这个公司了。倾城基金固然需要倾城集团的输血,但是没有每一个民众平日里捐出的一分一角的善款,也做不成什么实事。

    公信力,就是让华夏的普通民众相信倾城基金可以把他们捐出的每一分善款都能用在实处上。而倾城基金作为一个私人性质的慈善机构,在先天上就比有政府作为后盾的慈善机构差了许多,必须要笨鸟先飞,从起点上就要站在一个相对高的地方。

    苏卿执意让哥哥加入倾城基金,担任慈善基金并且参与管理,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想要让哥哥换一个环境那么简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哥哥只要加入了倾城基金,就是为倾城基金背书。与壹基金一样,李连杰虽说是创始人,也拉了不少圈内好友为自己这个慈善基金会背书,也正是因为赵薇等影帝影后的背书,壹基金才能顺风顺水的发展起来,甚至得到马芸等浙江老板们的青睐。

    有了哥哥的背书,再加上倾城集团旗下互联网公司的强大宣传手段,倾城基金这个尚在筹备之中的慈善基金会必然会有很好的发展,至少在起跑线上倾城基金已经不落后于壹基金这个十年后才成立的民间公募基金会。

    尽管苏卿对壹基金的某些行为不齿,但是不得不说壹基金的一些模式是值得想要投身慈善事业的人借鉴的。

    作为国内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壹基金确实开创出了一个国内公益慈善事业的新道路。把慈善基金作为一个公司来管理,再加上通过各种各样的明星背书,不同渠道的资金筹集和宣传,以及李连杰在华夏文化圈的巨大影响力,壹基金能做成一个全球性的慈善基金实属正常。

    而以公募为主要的资金筹集形式,着实为私人基金日后的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包括后来在网络上大行其道的众筹,都是公募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倾城基金除了倾城集团的输血以外,也要靠公募的形式来完成善款的筹集。

    只不过现在的华夏还没有公募基金会这样的形式,甚至相关的立法也是在2004年国务府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中才第一次出现。就算苏卿与朱副相的关系再熟稔,也很难在立法上给出决定性的意见,也只能提一嘴,让朱副相重视这方面的立法工作。

    也就是说,在最近几年内,倾城基金很难以公募基金会的形式出现,只能挂靠在红十字会的旗下。不过倒也不算一件坏事,现在的红十字会还是拥有足够公信力的,在倾城基金初生的阶段,有着红十字会作为倚仗,想必它的发展道路会更为顺畅。

    在这个互联网尚且稚嫩的时代,网络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高大上的产物。尽管现在互联网的普及度比起后世来还只是一个幼儿,但是互联网的宣传作用还是不容小觑。与正常的历史轨迹中不同,1997年的华夏互联网发展程度要比正常历史轨迹中高不止一筹,与倾城集团的成功不无关系。要知道互联网行业虽说是高新技术产业,但是这个时候并没有展现出它辉煌的前景,相反,由于互联网前期需要大量烧钱,在华夏互联网的前景并不被政府高层看好。虽然也有一些高瞻远瞩的政府官员,但是对于互联网这个相对不够稳定的行业,大部分高层官员都是抱着谨慎的态度。

    金桥工程早在96年就已经开展,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完成了大中城市的网络架设,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网络时代的基础建设。而这个时候倾城集团获得巨大成功无异于一针强心剂,让有志于互联网行业的人产生了巨大的信心,而高层们也看到了互联网行业确实能带来高额收益,自然对互联网行业的扶持加大了许多。

    现在的华夏互联网用户已经逐步接近千万的门槛,从ICQ的后台数据来看,华夏的ICQ用户已经突破了五百万。刨除只是单纯见识一下互联网的人,ICQ在华夏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了八成。

    再加上Sina以及倾城科技旗下其他的互联网产品,只要在宣传方面稍稍倾斜一下,倾城基金必然会在网民心中留下一席之地。而这个时候的网民,大多都是中产以上的人群,对于慈善事业的帮助极大。至少在宣传方面,倾城基金具有极大优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