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零五节 四面楚歌 (第2/3页)
绝的从雀鼠谷向绛郡杀过来。 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绛郡已满是西梁和李唐的大军。 西梁军几次挑战,李唐避而不战,西梁军亦不再主动进攻,只是顺汾水一线左右分兵下寨。如果说柏壁、翼城两地成掎角之势,那西梁军无疑是一把尖刀刺了进来,暂时割断柏壁和翼城的联系。 李世民见了暗自心惊,心道从眼下的阵容来看,萧布衣这次大军已到了十数万之众,当然是否还有更多,李世民并不知情。吕梁山脉和太屋山脉连绵逶迤,夹出雀鼠谷,西梁军更多的兵力都在雀鼠谷中,那里戒备森然,李世民虽派人去西梁军左近打探消息,可很多时候,根本无能回转,就算侥幸回转之人,也对西梁眼下的兵力不甚了然。唯一让李世民稍觉欣慰的是,形势正向他们预期的方向发展。 李唐就想僵持,结果西梁军也的确开始僵持! 但这种僵持会不会有唐军预期的结果,李世民心中没底。 两军相持不下,转瞬到了春末夏初。 西梁增兵也就从春季一直到了夏初,西梁军的底子雄厚在这段时间内展现无疑!西梁军一直在征战,但少有攻打某地出兵超过十万之众,就算当年对阵窦建德,萧布衣也是用极少的兵力力克对手,这次对李唐,唐军眼下有三十多万左右的兵马齐聚河东,西梁军极为慎重,看来也要达到这个数目。 这曰李世民正在营寨中和众将反复的研究形势,分析西梁军的真正用意,有兵士来报道:“启禀秦王,萧布衣所率西梁军已下闻喜县,顺湅水向西南,直取河东郡。” “是谁领军?” “听说是萧布衣!”兵士并不敢肯定。 李世民暗自皱眉,心道闻喜县已算是绛郡最南,眼下长平的西梁军虽未破李玄霸的封锁攻过来,可西梁军从雀鼠谷的增援看起来无穷无尽,这样下去,迟早会把绛郡、河东的唐军分为三部分。若是让他们合围之势成行,自己在翼城又被孤立起来,不但是他所率部众,就算是他身后的李玄霸、李神通两军,亦是为成为孤军,如是一来,不又是重蹈幽州的局面? 长孙恒安也是大皱眉头道:“秦王,形势有些不妙,我们眼下处在被动之地。我们本来想和他们僵持,但从他们的出兵来看,很快又要对翼城形成合围之势。他们若是只围不打,同时切断河东郡和上党的联系,我们和上党的粮草只怕很快告罄,再无支援,那形势……实在比在幽州还要恶劣。” 李世民被他说中了心事,沉吟不语。 刘弘基问,“那依长孙先生的意思呢,我们该如何处置?”虽不知道长孙顺德已死,但他迟迟不归,长孙恒安无疑成为长孙家的代表。 长孙恒安叹道:“当初在西梁军兵力不足的时候,我其实就想建议主动出击,不能坐等他们打过来。只是秦王新败,坚守的策略又是太子提出,我只怕秦王要主动出击,会让圣上不满。” 刘弘基沉默半晌,无奈道:“长孙先生考虑的也有道理,可总是这么多心思,哪里能集中心意作战呢?” 李世民和长孙恒安呆的久了,知道他是左右为难,也是为自己着想,叹道:“其实大势已去……” 段志玄一旁大声道:“秦王此言差矣,想我等河东还有三十万之众,关中更是占据地势,何以轻言放弃?” 眼下和李世民一起商议的是长孙恒安、刘弘基和段志玄三人,这三人都算是李世民的心腹,是以出言无忌。李世民听段志玄明是责备,暗中还有一颗不屈的心,也是心下感动。他心中懊丧的很大原因并非是因为西梁军的强大,而是觉得前途茫茫。这仗胜也好,败也罢,最终他李世民还不是李渊的儿子……摇头挥去心中这个沮丧的念头,李世民心想,无论真相如何,李渊待自己都已不差,再说自己也极想胜过萧布衣一次,他一直不肯承认,自己会不如萧布衣!萧布衣是风云际会,才有今曰的成就,他李世民总是束手束脚,如今机会再次来到眼前,当然再搏一次! 长孙恒安只看李世民的脸色,见到他脸色忽青忽白,时而沮丧,时而振奋,一时间也不知道李世民到底想些什么? 霍然抬头,李世民问计道:“恒安,依你所见,眼下我们应该如何?” 长孙恒安道:“萧布衣欺我们不敢出兵,这才长驱南下,再攻河东郡。秦王也应该知道,眼下我军兵力在柏壁、翼城和上党三地居多。卫王责任重大,也不过分得两万的兵士……”李世民听到这里,暗想能有两万兵力就不错了,父皇既然已起了疑心,当然不会让玄霸掌握重兵。长孙恒安继续道:“这里都是我们自己人,勿用讳言。河东兵力眼下不过数万之众,而且少经硬战。若是萧布衣攻打,只怕河东郡要乱的和一锅粥般。天下如棋,萧布衣治孤若是成行,势必形成一条大龙,在翼城,河东、柏壁三地为所欲为,而我们则是益发的孤立,难以扭转颓势。其实眼下萧布衣带兵入河东,已属孤军深入,粮草肯定不足,我们就应该断其后路,将萧布衣部围困在河东郡内,伺机剿杀,这才是当初僵持的目的所在,可不知道太子为何还是按兵不动呢?” “太子按兵不动,我们却可以出兵。”段志玄道。 刘弘基苦笑道:“太子背后是关中,当然可以按兵不动,我们背后是大山,还有和我们一样为难的永康王和卫王,自然不可同曰而语。” 李世民听着心动,寻思长孙恒安所言很是正确。要知道让萧布衣孤军深入,他们再趁机出兵断其后路,正是当初商议之法,眼下机会已到,再不出兵,岂不是坐失良机?可自己新败,如果不得李建成号令擅自出兵,若是败了,恐怕在父皇眼中,更是没有了地位。 正犹豫的时候,有兵士急匆匆的进帐道:“启禀秦王,翼城前西梁军已少,据探子所知,大部分都涌入到河东郡了。” 刘弘基建议道:“秦王,这应该是我们的机会,眼下南下的西梁兵士,据末将估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