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0章 团圆年 (第3/3页)
儿做大了,把你的弟弟妹们也都弄到部队里去,跟你一样吃好穿住好,总过在咱们这穷村子里过的强。 爷,我觉得也是,回头让弟弟妹们也都参军入伍吧个月给的钱也不多,可总比在村里强。”赵保国笑呵呵的说道:“不过等我能帮忙,那都得几十年以后了,弟弟妹们都多大了?要我说您老还是去北京,找找肖振山和郑勇他们,那两位可都是军级干,他们要说招几个兵进到军队里,一句话的事儿。” 刘满屯摇摇头说道:“哥,你还不知道,肖振山和郑勇俩人都被隔离审查了,不然的话,肖跃和郑国忠能来咱们村儿插队?” “啊?怪不得呢。”赵保国叹了口气,军队里对一些消息锁的很严密,他虽然就在肖振山的那个军,然而终究是不知道上面高层有什么变故生,“肖跃和郑国忠呢?我回来了他们俩也不说来我在部队他们还给我写过信呢,也没说一声家里出了事儿。” “今年都回家过年去了。 ”刘满屯答道。 “哦,过年了,都想家啊!唉。”赵保国又一次叹气,他已经有两个春节没有在家里过了,所以想起来免不了有些感慨。 刘二爷点燃了袋烟,吧嗒了几口之后,像终于下了决定似的,说道:“过完年我找找王云南去,让他给帮帮忙,征兵的时候让满屯去,要是找女兵,梅丫晓云也去……” “嗯?对对,王云南在县武装部有人,肯定行,呵呵。”赵保国高兴的笑起来,怎么把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给忘了呢? “这小子有段日子没来看过我了,当官儿的人,都忙。”刘二爷了句牢sao,换作是往年,王云南腊月二十五六那两天肯定会来的。此时的刘二爷并不知道,县革委会主任兼副县长王云南已经因为一些问题,被隔离审查半年多了。 当年参与县城暴动的那些年轻人们,除了几个头目之外,大部分经过两年的关押教育,也都在今天,放了回来。这其中自然包括鲁壮壮、马天来、齐朝、周志军等人。而王云南被隔离审查的问,其中有那次暴动事件在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包庇反革分子的问。至于包庇了何人,自然是赵保国了。不过此时已经没有人会再去追究赵保国,因为没有人愿意去犯天下之大不讳,招惹军人。如果谁胆敢在那样一个年代里,去刨根究底的追究一名现役军人,那结果绝对会招致众怒! 不需要什么理由,只因为他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 谈及到让这些孩子们去当兵的事儿,他们自然是兴奋不已,各个儿满面红光,争抢着说要去当兵,即便是年还远远不够的几个孩子,也都纷纷表态。和大部分的人一样,他们对于军人很是崇拜,再加上从赵保国口中在部队里竟然吃那么住那么,还能穿衣服,而且是军装!是何等的美好幸福生活?多么的让人向往和渴望? 对此,刘二爷毫不含糊的答应孩子们,一定会努力他们都去当兵,让他们都过上日子。 这一年的春节,年三十儿晚上,刘二爷家破天荒的摆上了丰盛很奢侈的酒菜,子,一家人高高兴团团圆圆的吃了年夜饭,并且刘二爷亲自着孩子们在自己家院子里,院门外,点燃了炮竹! 刘二爷坚定的认为,美好的生活即将到来,自己真的没必要再如此的节衣缩食。孩子们都长大了,都能养活自己了,果真的是每年家里都出去两个当兵的,那自己在村子里将会受到所有村民更加的羡慕和尊敬。年老的刘二爷想事情已经没有了以前那般具体,想什么事情都简单化了,他认为这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村民们自然也是无比的羡慕刘二爷家今年过的这个年,瞧瞧人家家里,单年三十儿晚上就点了两挂鞭,还响了五六个两响炮,这说明了什么?日子过别人过的好了!为什么?刘二爷家的那个赵保国,在部队里当了官儿,有钱有势呗! 其实刘二爷敢于此奢侈的花,还有一个原因。 本来他一直都在省吃俭用的积攒钱财,也是为了给孩子们成家,保国大了,到时候和吴梅丫的婚事总办的像个样子,本来嘛,娶的是自己家的闺,省下了聘礼等等,就够不错的了;另外刘满屯年纪也大了,紧跟着还有李援勇、朱平贵、小毛……都得娶媳妇儿不是?都得花钱不是? 现在好了,赵保国和吴梅丫的婚事儿成不了,那吴梅丫要是嫁到别人家,自己这边儿几不需要准备钱了。至于刘满屯等几个男孩子,他们是要去当兵的,当了兵就能赚钱了,将来自己能娶的上妇儿,再说了,现在谁家娘要是能嫁给个当兵的,娘他爹妈巴不得呢,还会要多少聘礼不成?白白送上门儿都乐意,那是面子问,是骄傲的问! 所以这一年过年,一直赵保国走,一直到过完正月!刘二爷就像是年轻了十多岁似的,在村子里走路又恢复了以前昂挺胸的样子,他为自己家有这些孩子们而骄傲,为自己心里希望的将来的美好生活而自豪! 村里人也很朴实很简单的认可了刘二爷的这种希望和想法,他们确信刘二真的会过上他所描绘的生活。至于为什么此相信,因为人家刘二爷有人啊,北京城里有当高官的战友,县里面有当官的朋友,当兵的好事儿还不得紧着人家刘二爷家的孩子走么?再说了,赵保国现在在部队里是当官儿的,能帮不上忙?村民们想问也是如此的简单,此的无知,此的……善良。 于一九七零年的春节,是刘二爷这一大家子的人这么多年来,过的最幸福最团圆的一年!在对将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家人,不,连同着全村村民,都一块儿为这个家庭喜悦着期望着,迎来了九七零年这崭的一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