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二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2/2页)
道:“老三,我那位横行将军呢?” “你们不是让我带着阿静先走吗,我又没有三只手,只好拿它扔雪怪了。” “你扔了它我们怎么破高并。”李克用不禁跌足。 “当时我问你怎么办,你就说扔了,我不过晚扔了一会儿。” “老三,你净干这种血败家的事儿。”李克用摇头。 “有什么大不了,明天我给你买一个。” “你能卖到那么大个儿的吗?” “这么大洛阳城,不信就找不到比你那只大的。” “其实,我觉得你就是买到了也未必管用。”唐静插了一句。 “这话怎么说?”李克用瞪眼。 “这道理我想过,螃蟹之所以能吓跑雪怪,是因为它长得凶,倒不是有多厉害。” “能吓跑不就行了,还要多厉害。” “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听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相传很久以前,江湖里有一种双螯八足的披甲凶虫。这凶虫擅长挖洞,毁坏稻田。人去捉它时,还会用螯伤人,大家都称之为“夹人虫”。其实就是螃蟹。 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着工程。巴解想出一法,开挖河道前,先掘条沟,沟里灌进沸水。夹人虫过来,纷纷跌入沟里烫死。 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壳掰开来,大着胆子咬一口,谁知味道鲜透,好吃得很。 于是被人畏惧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巴解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成了英雄。 “人们当初之所以害怕螃蟹,是因为对它不了解。雪怪也是这样。”唐静最后说道。 “那些雪怪傻头傻脑的,未必能悟得出来。”萧玄衣有杠必抬。 “你见高并害怕了吗?” “这倒没有。” “这说明高并知道螃蟹是什么东西。” “高并知道也不代表那些雪怪知道啊。” “高并不会告诉它们吗?” “怎么告诉啊,那雪怪就不会说人话。” …… 抬杠归抬杠,兵凶战危,还真不敢拿螃蟹再试一次。三人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先给李克用搞装备去。 结账时萧玄衣问了一下酒楼掌柜,掌柜的说,弓箭只有洛阳城的西市有得买。西市在洛阳城西南。 西市和崇因寺大致是一个方向。萧玄衣早已打听明了。便不再细问,和李克用、唐静出了酒楼。 还是沿着坊间的驰道向西走,到了皇城根儿,转向南过了天津桥。约摸又走了五六个路口,三人看到一间铁匠铺。李克用正缺一把刀。 铁匠铺当门一座半人高的炭炉,炉火烧得通红,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蹲着拉风箱,眼神活泛。一个系着围裙的汉子正抡锤。 见三人进来,那汉子停住手,冲三人笑了一笑,那少年抬头问道:“客官有什么吩咐?” “看看再说。”李克用随口道。 “请便!”那汉子说罢又抡起锤来。 铁匠铺的墙壁上挂着各种兵器,还有犁铧、锄头等农具。最里面的墙根处靠着几十把鬼头刀,磨得铮亮。 李克用拿起一把来,用大拇指摸了摸刀刃:“刃口不错。” “那刀不卖。”少年说着就站起来。 “我还没说买,你先说不卖,怎么回事?”李克用打趣。 “那是官府订做的法刀。” “什么是法刀?”唐静问。 “就是行刑用的。”萧玄衣解释。 “这官府打算够长远的,法刀也订做,都够用到下一任了。” “客官说笑了,这些法刀也就是明天用。”少年伶牙俐齿。 “明天要决囚吗?” “对啊,就在城东洛水南岸。” “这一把刀砍三个脑袋就卷刃儿啦,这几十把法刀要砍多少脑袋啊?” “客官明见,一共有八百颗脑袋,这些法刀还不够用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