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唐_江南楚氏 第一百五十六章 楚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江南楚氏 第一百五十六章 楚家 (第3/4页)

的楚南仁一眼。苏州刺史杨慎名在楚南仁离去后。这才微微抬头。满是微笑的他先是轻抚了抚颔下三寸胡须。尔后才道:“执宰大人。要四爷去试探那少年怕是不妥罢?”

    执宰大人。乃是对楚南轩的敬称。对于这位先朝中书令。苏州刺史杨慎名自然知道在楚家真正的掌权者面前。他这么一个正四品刺史实在是太过卑微。

    将手中棋子落下。楚南轩极是畅快一笑:“刺史大人。您这一局可是又输了。”言着。见杨慎名根本不以为意。依旧是那般微笑着。楚南轩再道:“没什么妥不妥。谁去都是一样。既然我等已然是打定主意要看看着那少年会有些何等手段。那不妨先给他来些点心。”

    “主动权握在执宰大人手中这不假。可您也不的不防。据说这少年在京中深的太平公主殿下宠信。在京中先有王氏。郑氏。吴氏三家挫恨他手。尔后更有礼部尚书崔缇含恨失宠。由此可见那少年不简单啊。”杨慎名索性收起了棋盘上的棋子。以他的棋力那是远不与楚南轩相提。所以输了一个上午。也实在是正常至极。

    楚南轩看着杨慎名收棋。面上颇为复杂:“崔缇曾经是太平公主第一面首这不假。可这人太草包了些。他能有此下场本就不足为奇。而至于王氏三家……”说到此。楚南轩顿了顿。却是轻轻一笑:“无名之族耳。”

    与江南楚氏相比。京中那些所谓的世家宗族确实不具备资格让楚家正视。

    “再如何来说。这少年此次前来始终是背负皇命。其中许多事介时杨某倒不敢无所顾忌。此事还劳执宰大人见谅。”杨慎名言着。不动声色。但面上依旧微笑不已。

    老狐狸。楚南轩心中暗道着。同时却也知道这些江南道的官员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由此事中脱身。他们与楚家的关系早便是根深蒂固。而之所谓杨慎名有如此一言。也仅仅是因为在朝上杨慎名毕竟是太平公主门下。

    杨慎名说罢。楚南轩似是无意再多说其他。起身看着面前那一假山石。微眯眼睛。喃喃言道:“我那不成器的侄儿究竟在京中能有些什么造化。能为楚家带来怎样的惊喜。便连我也是十分期待呢。”

    “兄长。您会不会介意我将你在这世间唯一留下的血脉扼杀于成器之前?”

    楚南轩的兄长。自然便是楚图的父亲。上任楚家家主楚南昂。

    风平浪静下的暗流涌动。也终于在张宏。楚图等人赶到苏州府的第三日微显了端倪。这倒也不是说楚家对张宏等人做出了举动。仅仅是因为在张宏。楚图等人到苏州的第三日。京中皇帝陛下的旨意也抵达了江南道苏州府。

    朝廷历来对天下各道都设有观察使一职。名义上是督导各道官员奉公廉洁之类。可实际上以往的观察使在驻的停留年月长久之后。皆都与当道官员勾结在了一处。日渐如此下去。观察使一职大多名不符实。

    此次陛下的旨意除了不出张宏意料中的派遣韦和作为江南道督护府留任将军外。也派遣了一名观察使前来。其实这观察使说来张宏倒也识的。乃是先前在太平公主府向二王爷与平王李隆基举荐当今尚书左仆射张说时。张说身旁的其中一人。

    马周。此前他与张说一般。都是中书省门下赋闲卑微的小小官员。后来在张说水涨船高下。也是步步高升。直至现下被陛下信任而派为江南道观察使。

    可也因这马周突然而任的江南道观察使让张宏从中嗅到了京中的一些敏感之事。若是不曾记错。那马周应该是在后来追随平王李隆基左右的一人。作为平王李隆基之人被陛下派来江南究竟存着怎样的心思?其中是否又与陛下与太平公主府有些其他深意?这都是张宏所揣摩不到的。

    不过。不管怎样。陛下这道旨意来的也甚为及时。张宏与楚图此时在苏州的艰难也终于因率兵亲来的韦和与马周而稍为改观。这二人中除了马周到赶到苏州府先行上任外。韦和倒是不曾落马即刻赶到了张宏与楚图所在那处小宅院之中。

    这时的小巷宅院中。黄四在门外守着。张宏与楚图坐在房内。韦和与黄不学二人却是站在那处恭身而立。四人中只有韦和犹自叙说着他从京中来时京中的那些情况。

    “大人府上自是不必挂劳。不仅有太平公主殿下明言的相护。便连平王。宁王。也都暗中为大人照应着。有将军楚显在京。大人可放心无虞。”韦和说的很谨慎。他对张宏的恭敬不管是虚情假意也好。真诚而然也罢。都不是张宏所在意的。早在收留韦和时张宏便能看的出韦和此子的狼子野心。

    轻轻点了点头。抚着妖妖的脑袋。张宏随意一笑。言道:“倒是未曾想到。竟有如此多的人这般看重于我。”

    “能的其中一人宠信便已然不是简单之事。可大人居然能的所有人信赖。不能不说的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韦和神色间没有卑微。只是在他微笑时却也看的出他对张宏能的这许多人的宠信也是感到十分的惊叹。

    张宏没有再就这些说上太多。韦和不懂他其实也是因为夹在了这许多人的中间才尤其艰难:“说说看。你来前京中可有朝臣再议东宫之事?”

    东宫之争一直都是张宏最为看重的一事。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其中牵涉到了太平公主殿下与平王李隆基。

    “在陛下的明言下倒也再没有人提起此事。只是大人。小人来前曾有风闻。说是兵部尚书姚崇等人欲弹劾太平公主专权独行。建议陛下将太平公主发还她的封的蒲州。”韦和淡然言着。显然未能看出此事中的关系重大。

    张宏在闻这一事后豁然变色。他当然知道若真有此事那显然势必引起京中一场动荡。急切之下张宏脱口而道:“可知是谁的意思?宁王殿下?平王殿下?”

    姚崇等人都是支持宁王殿下的。可事实上这些人全然乃是报国之心。他们支持宁王的初衷也很堂正。仅仅是因宁王李宪乃是陛下长子。且为人英明。识大体。如此说来。弹劾太平公主一事有可能只是他们这些人的意思。与宁王无关。

    可张宏依旧担心此事会牵连到宁王或是平王。不能仅仅因姚崇等人是宁王一派便忽略了平王李隆基。张宏一直都知道那些所谓正直的朝臣官员对平王李隆基也是欣赏有加。仅凭此点。平王李隆基便可以有太多的手段可以利用姚崇等人弹劾太平公主。

    张宏急急而问道。韦和皱了皱眉。在他微微思量一番后。这才开口:“这倒是小人所不能的知的。况且此事在小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