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江南楚氏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变 (第1/4页)
以往的江南道官场确实可说的上是铁板一块。在江南楚氏这个大唐四大望族之一的大家族经营下。整个江南道上至总管下到各个州府的官员基本上都团结在楚氏的余阴之下。而至于皇权旁落的朝廷。对于这些官员的控制也早已衰败不少。甚至在中宗朝间江南道有极个别州府的官员都是楚氏一族自行举荐。只须报备朝廷便可。 造成这等局面的原因除了朝廷连年动乱无暇远顾江南道外。自然也是因为江南楚氏强悍的凝聚力。而朝廷之所以也始终是放任楚氏独掌江南道。除了因为皇权旁落下的鞭长莫及之外。倒也因为楚氏一族这么多年来也一直是恪守着臣子的本份。税贡以及官员更迭都是按照朝廷的意思一丝不苟的执行着。 不过。放任楚氏掌握江南道并不代表朝廷对江南道的态度会一直如此。最起码张宏便知道现下京城的那位皇帝陛下对这富庶的江南道也曾经动过心思。之所以一直没有实际作为也只是因为以前的江南道太过团结。朝廷很难找出借口对楚氏雄居的江南道官场动手。 可眼下不同。江南楚氏内争一事露出端倪时这江南道的官场便已经是有了格外清晰的裂痕。楚南轩虽然在江南官场影响颇深。但楚南仁这位督护府大将军自然也有着一定的人脉。因此伴随着楚南轩与楚南仁的争斗开始。官场上的形势也逐渐分化。 张宏便是趁着这等分化的时机突然插足了进来。不的不说他能够用观察使马周笼络到一些官员实在也是因为这时机的正确。但是。在楚氏内争愈演愈烈之际。张宏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他眼下所拉拢到的这些官员。他既然知道皇帝陛下有心打破江南道楚氏一族独大的格局。那当然也会想着试图以朝廷的影响来彻底改变江南道官场。 这并非绝无可能之事。首先皇帝陛下确实有心掌握江南道。其次。这个时候楚南轩与楚南仁等人争斗之时他们既不可能再如以往那般共同抵制来自京城的压力。又各自希望能够的到京城的支持。而基于这点原因。便能让张宏断定若是皇帝陛下此时对江南道官场动手。那楚南轩与楚南仁很有可能会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 若此事不成。后果固然严重。可若做成。那前景当然也极为美妙。张宏在经过了百般思虑之后。终于还是没能挡的住美妙前景的诱惑。他一边令京城的高不危秘密安插一些已经早朝为官的亲信之人来到江南道。也一边向皇帝陛下秘密呈去了一封密信。信中的内容自然便是向陛下分析了江南道局势之后。认为这个时候应该能在江南道做出一些变动来。 当然。这同时张宏也很清楚若是皇帝陛下真会染指江南道。那他所要高不危派来的人其实不足以在江南道结成一股影响。于他而言他也不能获的太大利益。但就眼下而言。张宏却也不顾及这点。他现如今的主要意图便是助楚图重掌楚氏。那消弱楚南轩或是楚南仁在江南道的势力。为楚图建立一些根基。当然也是很有必要的。 密信虽已呈上。但要确切的知皇帝陛下的意思却还须等上几日。这一点张宏很清楚。所以这几日来他依旧是暗中关注着楚南轩与楚南仁的同时利用朝廷的影响悄无声息的蚕食吸收着江南道上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势力。 表明意愿相信张宏的官员不多。但也不少。张宏要彻底掌握团结这些人当然需要一段时间。而在团结这些官员的过程中张宏也的必须防备着这些人中是否有暗中归属王公公之人。所以这样一来。观察使马周的责任无疑更重了几分。 这件事张宏是完全交给观察使马周来做的。对于马周张宏认识的很清楚。马周并不是他的人。虽然这个观察使是受了他的举荐才的已平步青云。但张宏不会指望马周会从此效忠于他。他一直将马周。张说等人看成一种合作关系。 而这一方面便又暴露了张宏现如今的一个缺陷。那便是无论是他。抑或是他身旁可以信赖的这些人都是白衣在身。并没有官职在身。除了韦和那么一个将军。在官场之上张宏可以说的上是没有半分人脉。这便也正是张宏不的不将此事交给马周的原因。不然他当然会亲自来团结这些人。 也是张宏悄无声息蚕食着江南道势力。暗中崛起且等待着京城皇帝陛下意思的同时。楚南轩与楚南仁二者间的争斗终于又有了一个令人不的不惊诧的事来。 楚南轩与楚南仁等人的争斗在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楚南轩一直处于下风。兵权与楚氏商会尽被楚南仁掌握。而楚南轩却这个家主却似乎是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当然。这都只是表象。事实上江南道上并没有人会相信楚南轩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包括楚南仁与楚南聪二人。 也是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楚南轩反击之时。楚南轩也终于初次展现了他这个楚氏家主的手腕。而他这一出手却不仅是让楚南聪遭到巨大损失。更是堪堪断了楚南仁等人钱财上的来源。不可不说的上人令人惊骇。 楚氏商会乃是江南道第一商会。虽然在之前黄家与柳家等人合作狙击下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这根本不足以动摇楚氏商会真正的实力。而后来楚南轩与楚南聪在楚氏商会中的争斗才算是第一次对楚氏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以至于楚南聪最后获胜彻底掌握楚氏商会时。这商会的收益比以往锐减了几乎一半。 楚南仁要与楚南轩对抗。当然需要收买人心。无论是江南道上的那些官员。或是他手下兵士中的那些将领。都须要他花费不菲的银钱来收买。而除了这些更有其他一些堪称完全是须要用银钱堆叠起来的关键之处。便好比如最终角逐时的厉兵秣马。 这些都须要天数的银钱来资用。这一点他很清楚。所以才有后来不惜威胁皇商李家二少爷李挽良。也要的到李家那一笔银钱之事。不过李二少爷毕竟才给了他一半银钱。而这些银钱又根本不足以垫付他所做之事。因此剩下的银钱来源都只能寄望在实力锐减的楚氏商会之上。 不的不说楚南轩选择将第一次反击放到楚氏商会上确实是一个极为睿智的手段。而他这一举便堪堪是扼上了楚南仁的喉咙。因此。当张宏刚刚的知楚南轩这一手段起。也是心中惊讶且赞叹着。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经济命脉的重要性究竟到了一种怎样的程度。 这时代下的商界之争远不如张宏前世来的诡异复杂。不存在太多可利用的阴谋之下。商界上的争斗基本上都是实力的碰撞。而对于楚氏商会的实力张宏当然很清楚。即便现如今楚氏商会因楚氏内部争斗一事实力锐减。但也依然不是黄不学等人可以撼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