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宫之争 第二百一十五章 入城 (第1/2页)
二王爷薛崇简一路的相随护返,那从洛阳城到京城的t自然是安全的无以复加,不提二王爷本身率领的兵士便具备相当的实力,单单就他那身为太平公主最宠爱的一个儿子这个身份来看,却也绝对可以让那些试图在暗中对张宏耍些小手段的人望而却步。包括公主府内的那老狗王公公,他也必须得忌惮二王爷的身份。 彻底放松了防备以游山玩水遍阅大唐的心态从洛阳赶到京城足足用了十多日的功夫,这十日里通过二王爷的介绍以及张宏这一路上所看见的民生都可以让他察觉到自皇帝陛下登基以来,在他极力的平衡之下,大唐确实是在逐渐摆脱连年政变的阴暗影响,这京畿附近的各州县也的确有了本该有的大唐风貌。 青年才子佳士着儒服戴纶巾,三三两两或是意气风指点江山,或是游山观景咏诗做赋;二八妙龄少女含羞带怯远望止步,看着那些风华正茂的才子佳士莺莺娇笑。昌盛繁荣之下的景象在张宏这一路上却是屡见不鲜,而也正是因为这些,才让他愈的迷惑起来。他有些不解,别人不知道,但他却是极为清楚大唐若要迈入真正的盛世也还须要几年的时间,这个时候便连李隆基都还未能入主东宫,那这天下为何会有这等盛世之兆? 不过疑惑归疑惑,盛世总归是张宏乐意见到的,没有谁比他对那阴暗政变朝局不稳来的更要深恶痛绝了。而似他这等每日生活在阴暗中的人也只有在经历些美好的事物时才能洗涤几分那些心中的阴霾。 所以说,一直到重新位身于大唐权势中心长安城城楼下时,张宏都是心情明媚着的。他抬眼望着那座巍峨的城墙,心中想的却是一路上的盛世之兆;而当他缓缓望向城墙下的城门,却复又想起了京城中那些他必须得面对的人以及那些事物。这么一个转眼的瞬间,那些好心情便很快不见,只剩下沉重的叹息。 不过这些,自然都不曾在他面上有任何体现,他站在长安城前依旧是那样一个偏执从容自若的少年郎,微微眯着眼睛的他根本没有感触的意思,只是一味的泰然着。 他喜欢眯着眼睛看事看人看这个世间,或许是因为这个角度可以少看一些污秽,也或许是因为他只是单纯的想以眯着的眼睛来更好的掩饰他。 “近乡情怯?”城墙下的张宏望着那长安城时,本已跨马行在前的二王爷再次折返,他微笑看着这个少年调侃着,但却依旧显得亲热,事实上这一路上虽然张宏只是将江南道之事轻描淡写的为他大致讲述了一遍,但他当然也能从那么几句轻描淡写间体会得到这少年在江南时的处处危机。所以尽管张宏说的轻松,可他仍然知道这少年在江南道付出了怎样的艰辛。由此,也更是让他不得不感慨这少年超凡的手段。 张宏收回了视线,看着二王爷微笑摇头:“这一路上多劳王爷相伴,或许在王爷眼中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小可必会铭记在心,大恩不言谢。” 似乎是答非所问,但二王爷自然也能明白他的意思,故而二王爷只是摆手微笑,回身看了眼长安城,再次转身时便道:“也罢,既是到了京城那我也须得尽快回府见过母亲大人,你在府中安歇一日便再去公主府见过母亲大人罢,这些我自会为你解释。” 张宏恭身,再次谢过二王爷。他似乎并不奇怪二王爷为何能从他这一句话中听出他入京后没有先去拜见太平公主,或平王李隆基等人的意思。 制止了张宏地拜谢。二王爷留下一个颇为耐人寻味地微笑之后便就此率先入城。再没有与张宏有太多地寒暄拖泥带水。对于他刻意赶到东都洛阳去迎这少年。以及一路上地护送究竟有着怎样地意图他也一如既往地没有任何言语。因此。张宏看着二王爷率手下亲卫入城时也仍然带着几分感激。 二王爷先行走后。张宏这才回身走向马车。他掀起车帘看着车内那个神色异常冷静。妖娆中带着冷艳地小女孩儿。微笑着伸出了他地手。妖妖会意也伸手迎向张宏。便就如此步下马车。 长安城外。清瘦单薄地少年微微佝偻着身子。他手中牵着一个赤足走在地上一身红衣神色冷淡地小女孩儿。在阳光下留下两道长长地背影缓缓向着长安城中走去。异常清凉。令人侧目。 只有张宏才能知道。他这次重回这长安城。究竟意味着什么。又究竟会为他记忆中地大唐历史带来一番怎样地变动。 … … 之所以没有去接二王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