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宫之争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郎 (第1/4页)
春闱之后,本王必将入主东宫!”这是平王李隆基所句话。说这句话时,京城的局势乃是东宫之争几近白热化之时。那个时候赵王殿下利用太平公主的影响力,大肆拉拢京城的宗族世家,朝臣权贵,大有成为太子殿下之势;而也是那时,平王李隆基却是日日笙歌,歌舞不休。但偏偏他却说出了这样一句如此自负的话来。 “大唐,又有祸起……”这是平王李隆基所说的第二句话。说这句话时,乃是张宏第一次早朝刚刚得知赵王殿下小恙在身之时,那个时候张宏尚且不曾将赵王殿下的小恙放在心上,他只是很理所当然的认定着平王李隆基的这句话乃是指向东都洛阳。 毕竟,从京城的局势看来,平王李隆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不具备半分优势,而联系到他的第一句话,则很轻易的便让张宏想到了东都洛阳很可能便是平王李隆基争夺东宫一位的切入点。 再加上范慎曾经提醒过张宏的洛阳一事,都是让张宏不可避免的认为平王李隆基所言的祸事,大抵便是东都洛阳那处的事情。 然而,在此时,这先前所有的推断却因为高不危今日带来的这样一个绝对是令人惊骇失色的消息彻底被推翻了过去!即便张宏再如何的洞察力强悍分析力令人动容,却也依旧不可能猜测得到,原来平王殿下所言的祸事……却根本并非那洛阳之事! 大唐的祸事……原来指的乃是赵王殿下一病之事! …… 在这长安道上,任他繁华依旧人头簇簇,喧嚣鼎沸,张宏却是怔怔的站在这处,充耳却闻不到任何声音!他只觉头脑一阵空白之下,便连手足也都是冰冷至极!在这个时候,他哪儿还有先前在那雅舍内时的半分醉意? 深深的吸了口气,再长长的吐了出来,张宏强自平定着他胸中的惊骇,以一种大毅力强迫他在这个时候保持着冷静。事实上张宏也非常的清楚,在这个时候他若是不能冷静下来,那接下来他将面临地必然是一个万劫不复的局面!即便赵王殿下陡然病倒这一件事情表面看来似乎与他扯不上关系,可其实他这个一直摇摆于李唐皇室而立场始终不够坚定之人,却定然乃是最为敏感之人。任何事情他都休想脱开干系! 将指甲掐进了rou里,那指节泛白到毫无血色。张宏努力的想着,他便在这长安道上失态而陷入了沉思,他在想着平王殿下所言的祸事,到此时已然能够断定这祸事并非是指东都洛阳那处的事情之时,张宏便不得再去考虑:若平王殿下所指的祸事不是东都洛阳,那范慎所说的东都洛阳那处又究竟生了哪些事情?妖妖,李挽良,焦王那些人在洛阳,又究竟酝酿着什么? 这个问题。张宏只是浅尝则止。他在脑中过滤了这个问题。将这个疑问压在心中之后。便很快放弃了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他很清楚在赶去了洛阳地楚图没有任何消息回报之前。他再也不能随便去推断东都洛阳地事情。这个时候。谁又能轻易揣测东都洛阳那处地事情是否与东宫一事有着牵连? 放下了这个问。张宏便又开始思索着平王殿下那前后两句话。他想着。忽然猛地心神一紧。陡然而意识到了一件无比重要地事情。 “春闱之后。本王必将入主东宫!”口中下意识地重复起了平王李隆基地这一句话。张宏突然意识到在平王殿下说这句话时。也便是那等局面之下。他地自负。他地无比肯定!可那个时候完全处于劣势地平王殿下凭什么自信?他又为什么能够在日日笙歌之下。依旧无比自负地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只有一个可能。答案也只能有一个! 他那个时候便知道了今日地这些事情。平王李隆基早在月前张宏刚从江南道回来之时。便能知道春闱之后。赵王殿下会病倒地这件事情! 可他……为什么会知道? …… “大人,不是您想象中的那样。”兴许是张宏无意识而重复的李隆基那一句话让高不危猜到了他心中的假设,在这长安道上,他二人显然都是忽视这场所是否合适来讨论这些事情,几乎是张宏地那个猜测刚刚浮现在心头,高不危便忍不住脱口道了这么一句! 张宏眼神一紧,他紧紧的眯起了眼睛,平视着始终站在他身旁地高不危,忽然觉得似乎这时的高不危比他要镇定太多了,而高不危地面上同时也还有些反常的……兴奋之色! 高不危究竟想到了什么?他为何能够在这么短地时间内将最初之时的震骇很快转化成为了镇定?这个问题张宏没有在意,只是在高不危言罢,张宏便随即沉声冷冷的问道:“我想到了什么?” 他自己想到了什么,却要反问他人,这或许有些不可理喻,但其实这也只是因为张宏此时的紧张,他这一个问题也是很干脆的暴露了他心中的那些……不自信。 也是,在赵王殿下突然病倒而莫名其妙的推翻了他先前所有的推断之时,张宏很难再相信他的推断分析。况且,他本身便是一个多疑的人,而一个多的人则会下意识的捕捉任何一个问。 好比如此时高不危的这些反常,虽然张宏不曾放在心上,但他依旧很自然的问了出来。 高不危或许并没有察觉到大人的这些反常,他只是觉得口中一片苦涩,这苦涩甚至让他在开口说话之时也是苦涩无比,他无力的笑了笑,很难看的样子:“药王门的那些事情……在下也是知道的。大人您是否是在猜测着 下这病,乃是牵涉到了与平王李隆基一直有着暗中往王?” 张宏不曾言语,他紧紧的攥着袖角而抿唇,神色阴冷全然。 “平王殿下……乃是一个雄才伟略之人,这一点想必大人也能肯定。似平王殿下这等人,怎可能在这等局势下做出这样的事情?”高不危继续言着,他不是在为平王解释,只是很客观的为张宏捋清着思路。 两个人,张宏在此时已经有些乱了分寸,他确实是因为赵王殿下这一病而受到了惊骇,这种惊骇在此时最须要保持冷静之时无是致命的。所幸,高不危尚能保持着冷静。这倒完全是因为,与张宏这个不折不扣的局中之人相比,高不危已然可以算得上是个局外之人了,而局外之人往往都能比较客观着。 …… 当年,太宗皇帝为继帝位而弑兄逼父。而张宏却知道,平王李隆基一向最为崇敬的人,正是那太宗皇帝,这一点从当年韦后一事,平王李隆基将突入点选择在玄武门便可瞧得出端倪。那这样地话,似乎弑兄这件事情,平王殿下也是做的出来的。 可眼下这等情况却与当年太宗皇帝弑兄之时的情况截然不同。 太宗皇帝玄武门之变时,朝廷上下民心所向都是倾向于太宗皇帝,那个时候的百官众臣几乎都是太宗皇帝的嫡系。而此时的平王李隆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