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3章 梦回四 眼睛 三 (第3/3页)
但足见黛玉如果想和薛家相“比”,恐怕是犹如“麻雀”比“凤凰”了!而也再次证明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重要程度完全由贾母一人“支撑”!这一点恐怕聪明敏感的黛玉之后越看越清楚,这也是葬花词中的相当所指! ““贾政便使人上来对王夫人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甲戌侧批:好香色。】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甚好。"【甲戌眉批:用政老一段,不但王夫人得体,且薛母亦免靠亲之嫌。】”这个批相当有“含义”,几乎是曹批,因为这批的隐含的深意,与之前我之所述几乎是完全一体的!而这段批的意思也很明显地就是说薛家此来就是来“靠”王夫人的!而且贾政说的这番话也很可能是王夫人“授意”的,因为正如之后所言,这地方实在太方便王夫人和薛家进行“沟通”了! ““王夫人未及留,贾母也就遣人来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等语。【甲戌侧批:老太君口气得情。偏不写王夫人留,方不死板。】”这里却只道是“贾母也就遣人来说”,其中的意思也尽可猜测, ““薛姨妈正要同居一处,方可拘紧些儿子,若另住在外,又恐他纵性惹祸,遂忙道谢应允。又私与王夫人说明:"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甲戌侧批:作者题清,犹恐看官误认今之靠亲投友者一例。】方是处常之法。"王夫人知他家不难于此,遂亦从其愿。从此后,薛家母子就在梨香院住了。”这都是曹雪芹的实录风格,其中有一个核心写法之一即掩饰写法,即曹雪芹的重要的实录风格或说原则就是,很少以侦探或揭密的“身份代入”来写心理和红楼梦中的人“不愿”说出的内容,比如说,前面薛姨娘收到的王夫人的那些信中到底写了些什么,既然薛姨娘“不愿”说,曹雪芹的实录原则之一就当然不能写出!(外人注:嗯,曹雪芹的实录其实是很成复杂庞大而又极其严谨的体系的!) ““原来这梨香院即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了。”请注意此处!即薛家所住之处与王夫人处可谓相当接近,甚至来往都颇为私密!那么,薛姨娘包括薛宝钗与王夫人通过这条通道交往些什么,交往了多少内容,也就尽“可”“含”在之后的全文中了!(外人注:曹雪芹不得了,真是处处不露痕迹,又处处是痕迹!) ““每日或饭后,或晚间,薛姨妈便过来,或与贾母闲谈,或与王夫人相叙。”也请注意这里的用词!与贾母是“闲谈”,与王夫人则是“相叙”! ““宝钗日与黛玉迎春姊妹等一处,【甲戌眉批:金玉初见,却如此写,虚虚实实,总不相犯。】或看书下棋,或作针黹,倒也十分乐业。【甲戌侧批:这一句衬出后文黛玉之不能乐业,细甚妙甚!】”这批也含深意, ““只是薛蟠起初之心,原不欲在贾宅居住者,但恐姨父管约拘禁,料必不自在的,无奈母亲执意在此,且宅中又十分殷勤苦留,只得暂且住下,一面使人打扫出自己的房屋,再移居过去的。【甲戌侧批:交代结构,曲曲折折,笔墨尽矣。】谁知自从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认熟了一半,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渐渐无所不至,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甲戌侧批:虽说为纨绔设鉴,其意原只罪贾宅,故用此等句法写来。[此等人家岂必欺霸方始成名耶?总因子弟不肖,招接匪人,一朝生事则百计营求,父为子隐,群小迎合,虽暂时不罹祸,而从此放胆,必破家灭族不已,哀哉!]】”足见让薛蟠来受管教也完全是幌子!薛姨娘甚至对薛蟠几乎已经失去信心,薛姨娘现在的重心几乎全在宝钗身上!现在也就可以说,几乎全在宝玉或说贾府上! ““虽然贾政训子有方,治家有法,【甲戌侧批:八字特洗出政老来,又是作者隐意。】”请注意这里的用词!贾政是“训”子有方!而不是“教”子有方!(外人注:哈哈,大白纸这双眼睛!(大白纸注:嘿嘿,我这双眼睛…我却喜欢极喜欢着另一双眼睛,那里才有我真正的所有的一切…(外人注:呵呵,嘻嘻,恭喜恭喜)))) 而且贾政是“治”家有文,但“管理”家呢?自然是无方的, ““一则族大人多,照管不到这些,”这是在为贾政“掩饰”之前没明说的,二也是为了引出以下更糟更坏的! ““二则现任族长乃是贾珍,彼乃宁府长孙,又现袭职,凡族中事,自有他掌管,”自然只有坏家毁家的份! ““三则公私冗杂,且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余事多不介意。”足见贾政之务虚!已现“假正经”三字! ““况且这梨香院相隔两层房舍,又有街门另开,任意可以出入,所以这些子弟们竟可以放意畅怀的,因此,薛蟠遂将移居之念,渐渐打灭了。”薛蟠没想找到真正“福地”了! “【梦:正是:】【渐入鲍鱼肆,反恶芝兰香。】”这批几乎是在批薛蟠, 而这回似乎没有总评,但有的版本有,但其余版本的所谓“总评”已经完全不能与前几回总评相比,几乎是脂批,照抄如下:“看他写一宝钗之来,先以英莲事其进京,及以舅氏官出,惟姨可倚,辗转相逼来,且加以世态人情隐跃其间,如人饮醇酒,不期然而已醉矣”,完全写的是犹如小学生是如何作文的笔法,与本回包含大量的“内容”和“意思”和“意义”相去十亿八千万里! 因此,总评也当然并非完全是曹雪芹全评,要么曹雪芹总评丢失,要么曹雪芹此处并未做总评,因为不象每回的回目,曹雪芹没“义务”在每回后都做一个总评,否则恐怕反而泄露更多“天机”! 且先到这。” “嘻嘻,眼睛,能看出一切吗?”小戒笑道。 “有时是能看出的。”小猴哈哈道。 “爱的力量,无所不在。”老沙笑道。 “阿弥陀佛,”小唐笑道,“从眼观心,以笑识爱。” “还闻香识女人呢!”小戒暗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