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0章 梦回十三 真实 一 (第2/3页)
厚良心之无耻可谓登峰造极! 第一,“命芹溪”?!曹雪芹花一生心血写的红楼梦会听你脂爷来“命”!而且,你脂爷命了这里,怎么不多命一些其余地方呢?!很显然,这“命芹溪”完全是脂爷一时无耻之极随口道出的无耻之语! 第二,“遗簪”、“更衣”诸文,看似“yin文”,即做完后不小心“遗簪”,做完后要“更衣”,但曹雪芹会写这种小儿演戏的东西吗!看看曹雪芹对秦可卿卧室的描述,便知那些几乎已经足够“yin”,还来玩这个什么“遗簪”、“更衣”的小儿科?! 是不是遗簪后被谁捡到了,要以此来要挟贾珍啊?谁敢呢!或者捡到了交给衙门,让衙门来“处理”?(外人注:哈哈),只要稍稍了解一下曹雪芹,便知这是极其明显极其无耻的造假! 哪怕这位批者当时只是“恶作剧”,但用在红楼梦上就是极其无耻! 更何况这位脂爷正如之前所说,是很可能与八十回后那些篡改者那些篡改的幕后者穿同一开裆裤的!(XX:嘿嘿,开裆裤…) ““话说凤姐儿自贾琏送黛玉往扬州去后,心中实在无趣,每到晚间,不过和平儿说笑一回,就胡乱【甲戌侧批:"胡乱"二字奇。】睡了。这日夜间,正和平儿灯下拥炉倦绣,早命浓薰绣被,二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甲戌侧批:所谓"计程今日到梁州"是也。】不知不觉已交三鼓。”这种极细的实录描写也只有曹雪芹能写出,而且当然也看出凤姐儿对贾琏的关心或直接说凤姐儿对贾琏内心甚至是相当爱的! 否则,绝不会有贾琏走后“心中实在无趣”,以及“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的这样牵挂的举动,这正是曹雪芹想表达的, ““平儿已睡熟了。凤姐方觉星眼微蒙,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婶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甲戌侧批:一语贬尽贾家一族空顶冠束带者。】”这几句话干脆至极,正显秦可卿平时的聪慧是相当名不虚传的,即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中每个人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必须要几乎完全符合这个人的如性格、情商、智商、身份等所有的! 而这个“贬尽”贾府的男子的批还是准确的,但这一点也仅是普通的共识而已, ““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事?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甲戌侧批:称得起。】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这也正是曹雪芹时常借他人之口来真正评价红楼梦某人的常用手法,这个“脂粉队里的英雄”再恰当不过,将凤姐儿的能力和性格几乎完全描出, ““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甲戌侧批:"倘或"二字酷肖妇女口气。】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甲戌眉批:"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杀!】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这些并非俗语如此说就是这样,而是秦可卿当时应该早已看出贾府内部所谓满是yin乐、奢侈、假正经,而且经济上当然是入不敷出,一算便可算到时日不多,要不是之后贾元春一时显赫,又拖了几年,恐怕早就衰落,所谓“树倒猢狲散”了! 而批中的“"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却恐怕挺重要,即也许其中有曹雪芹年龄在内! 即如果是曹家被抄到现在是三十五年,那曹雪芹现在大约四十左右,恐怕正是红楼梦的完成接近尾声的时候! 当然,这个也几乎完全不能作为什么重要证据,因为是仍然可以归为红楼梦之外的空xue来风一类的,就算是实,也只是红楼梦本身内容之外的附加内容,不足为什么“重要讯息”,还是红楼梦本身的内容更为实在和重要千万倍! ““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凤姐儿为什么会“心胸大快”,因为凤姐儿同秦可卿一样,早看出贾家是过一年算一年,而秦可卿代自己说出,几乎是能理解到她这个“难为无米之炊”的“巧妇”,因此才叫“心胸大快”,而秦可卿能以百年作为思维参照,而且全说在点子上,这也确实是让凤姐儿“十分敬畏”的, ““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甲戌侧批:非阿凤不明,该古今名利场中患失之同意也。】”这里足见凤姐儿的弱点,即目光还是有些短浅,而且心存不实际幻想,连“永保无虞”都出来了, ““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这也立即见出秦可卿与凤姐儿的甚至是巨大差距,这也是曹雪芹没有刻意渲染秦可卿所谓“yin”的原因之一,即秦可卿首先绝非如多姑娘之类的****,其次那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贾珍! 而绝非脂爷这个无耻之人说的什么他来根据什么秦可卿说的“两妥之事”来“故赦之”!根本就挨不着边! 就象如果玉皇大帝真存在,脂爷就敢自称自己是玉皇大帝的老叔,会命玉皇大帝好好装修装修四大天门而说“门面最重要”一样!(XX注:哈哈) ““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正是!秦可卿既然已经看出衰时,则秦可卿的一切准备都是为那时准备,即已经衰掉的部分如富贵荣华是不可挽回的,但可以尽保经济还能富足,这样,子孙后代不但能依此至少生存而且还生存得不错,甚至还能以此为日后再次发家的资本,所谓“亦可谓常保永全了”, 而贾家之后之所以彻底垮掉的原因其实归根结底就是经济几乎完全被摧毁!而贾府耐以硬撑门面硬撑面子的那些虚的贵啊荣啊,在那时什么都不是! 而如果贾府真正有人有实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