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结缘添新友 (第2/2页)
本上掌握着公司的经济命脉,他们谁都不能得罪,谁都不愿意放弃,不知是说实话吗还是如何编,心里一点都没有主意,慌乱的心神就表露在脸上,有些难以启齿的表情,阵阵冷汗从毫毛里渗出,只好把眼神投向鲁政清,希望他能解围。 鲁政清看出张祯民的窘态,只好立即给他园场子:“张兄,我只好说了哦。” 张祯民如释重负:“你是我的好朋友,姚师傅是我公司的合伙人,技术上的顶梁柱,说吧。” 鲁政清也没有想好如何说,想探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编一件事情让他相信,既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又不影响他们对自己的信任,还不能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还能掌握他们请自己来的真实意图,他便轻描淡写地探明他的态度:“本来我不想说,既然姚师傅要听,张哥,我只好把这件事说出来。” 张祯民忐忑不安地看着他,害怕说出涉及到矿升温的事,如果说出这件事,就会牵涉到他和胡珍珍两家人的性命安危,既然他是公安,正在秘密地侦查不可能不守信用,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他会说出什么事,只要不说出与矿升温有关的事,其他事都无关紧要,既然他能安排自己和胡珍珍摆脱危机,更不会当着别人的面透露不敢公开的秘密,否则,他就不会屈身于公司当清洁工,暗示他该说什么,不该透露什么:“说吧,我掏心窝子说,把你们二位都当成终身不离不弃的好朋友。” 鲁政清便装成叙述一段难忘的事情:“这件小事不是姚师傅面前我绝对不会说,我在农村给别人学了一些三脚猫的功夫,去年下年,我下城来打工,走到城里看到车多,人多,房子多,简直就像进到一个乱阵之中,本来何二娃说到车站来接我,左等右等他没来,遇到有几个人抢张老兄的东西,我就跑上去帮了一下忙,虽然挨了几下,保住了他的东西没让人抢走,从此以后,他就把我当成了好朋友。” 张祯民听他编这么一个事件,心里踏实多了,便眉飞色舞地跟着他的意思瞎编:“姚老兄,你不晓得,当时我手里带着一些现金到工程队去发工资,还有一些重要的验收资料,如果这些钱和资料丢了,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他为了保住我手里的钱和资料,一个人与几个杂皮对打,他像一头老虎遭打得头破血流毫不退让,我急中生智打110报警,听到警车来,才保住他的命,你说这种过命的交情,我不珍惜还是人吗!” 姚木匠一边听他们讲,一边细致看他们的眼神,看到他们的确没有欺骗自己的意思,在自己与张祯民和胡珍珍相处这段时间以现,他们两个作事很公道,从来不是想自己多捞钱财,而是很公开地处理好自己与合伙人的关系,对工人也舍得投入,从他们建立感情的基础相遇,这才明白为什么张祯民这么信任一个农民工,既然他这小子能见义勇为,担心他们后来的事:“小伙子,你受伤有没有治好,还有后遗症吗?”
鲁政清看到他们不吃饭菜听自己讲,轻描淡写地笑道:“没有张总说得那么严重,只是鼻子、嘴里流了点血,脸上有点青疙瘩,没啥大事。” 张祯民本是一个有文化之人,既然他能用这种方式表明感情基础,立即补充道:“特巡警及时赶到把这几个抢东西的人抓走,他的朋友也来了,把我们带到派出所去录了口供,当时鼻子嘴角流的血滴在衣服上,把我吓得直打颤抖,要送他上医院,他没去,送他一千元钱,他也没要就跟他朋友走了。” 姚木匠对他们说的故事深信不疑,马上表态:“曾青,你这朋友我交定了,只要用得着我姚木匠的地方,随时开口。” 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的张祯民听到鲁政清解释他们是在一次遇险时认识,终于合情合理地取得了姚木匠的深信不疑,促进了他与鲁政清之间的感情牢不可破,借此机会还加深了他与姚木匠之间的互信,共同携手搞好装修公司,他虔诚地倾诉心里的秘密:“小时候,我妈就找人算命,说我这辈子处处遇贵人,原来我还不信,想起一些事才明白,高考那年,临近高考三天前,我爸到学校去帮我收物品,下车时行礼箱搞忘提了,有些衣服和书籍都在行礼箱里,最重要的是准考证在行礼箱里,辛苦地读了三年高中不能参加高考,在家两天时间心里急得死的心都有,就在高考前一天,学校通知我去领取准考证并告诉我,驾驶员看到箱内学生证便把行礼送到学校,我才顺利参加高考;去年如果不是遇到兄弟,我还要受到什么灾难,也话命都难保;办公司的事如果没有姚师傅,借一百个胆我也走不出这一步。” 姚师傅欣喜张祯民对自己这么重视,客气地取笑他:“张总,你的功臣不是我,我是个干活的人可没有这么大的本事,是胡珍珍有旺夫像,我们公司才这么红火。” 说来也巧,胡珍珍穿着一件旗袍推门而入,她提着一个坤包,梳理运动员发型,额头的短发向一朵菊花似的,显得格外靓丽,听到姚木匠夸她,心里很欢欣,嘴上还谦虚而质疑:“你们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啊?” 姚木匠借此机会取笑她:“皇后请入坐,张总,你是青天大老爷,我可没有损公司的皇后哈。” 胡珍珍坐在与张祯民相临的位置,听到他这么夸自己,特别是在鲁政清面前夸她,心里乐滋滋的,有趣地质问他:“姚哥,你翻一下中国的历史,有几个皇后围着灶台转,说破天我就是你们公司的炊事班长,领着女眷给你们搞后勤,管吃管喝的员工。” 张祯民虽然没有得到她的第一次,在做生意和生活中,享受到她的温柔敦厚,善良贴切,父母与她之间的关系处得很融洽,小日子过得很甜蜜,有时她和员工说话幽默、诙谐,处得很融洽,兴办伙食团是她主动提出的建议,把几个合伙人的老婆聚在一起,办起伙食团,员工能吃上可口的饭菜,积极献计献策,不断更新菜谱,既为公司和员工节约了费用,还增强了凝聚力。 鲁政清也笃信地发表由衷之言:“是啊,公司的兴旺发达珍珍功不可没,她把后勤工作搞好了,省多少事。” “她办伙食团这个倡议,把我们三个合伙人的内当家全部套到工作上,就没有时间去修长城,要给我们少好多钱哦。”姚木匠主动给她舀饭,瞪大双眼夸她。 茶馆的服务员送来一杯菊花茶送到胡珍珍坐的位置前,端来两盘南瓜子,提了一壳开水进屋。 胡珍珍也不谦虚地把功劳推到姚木匠的妻子和另外一个合伙人的身上:“还是你们三个合伙人没把我们当外人,要不是嫂子看到你们在馆子里吃的饭菜不干净,用钱还不少,不会想到这个办法,功劳是两位嫂子的,她们炒菜、做饭的技术比我强多了,我只是当她们的助手,安排一下,买点菜而已。” 胡珍珍的优秀表现触动了姚木匠的心思,苦恼的叹惜:“张总真是好福气,能与珍珍这么恩恩爱爱的搞事业,我师妹真不懂事。”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