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楚浮沧歌(终) (第2/2页)
一个老朋友帮忙。” 他顿了顿:“殿下应是知道的。那人名叫赵淳风。” 小殿下点了点头。 棋圣自嘲笑了笑:“我不信他自杀了,他就一直锁在藏剑山下,几十年了,不肯出来,龟息假死,如果不是殿下此行来到南海,他真的可能会枯死在藏剑山山底。” 易潇没有说话。 棋圣微微抬袖。 藏剑山山前的湖泊有大风压境,将两拨湖水吹起,让开一条道路。 棋圣大人一手挽袖,对易潇做了个伸手邀请的动作,姿态极为讲究,儒雅,用的是春秋前的文士礼仪。 易潇同样以春秋前的文士之礼回敬,然后踏上了那条湖泊劈开的风道之上。 乘风而行,不是直上九天。 而是随风入湖。 湖水被大风风壁挤开了一条狭小的通道口,却足以两人进入。 棋圣与小殿下下落了数十个呼吸,便落到了湖底,两拨湖水被风压紧紧排开,脚踏实地之后,棋圣一手平举,凭空做了一个“叩门”的动作,于是那条风道便由竖直变为水平,直直打通一条水道。 棋圣大人在前方一路前行。 小殿下跟在他的身后。 原来藏剑山下,居然有如此光景。 当年八大国期间,灭国的儒士棋手,如今白发苍苍,藏在南海的“洞府”之中。 谁也不曾想,居然会是真正的“水月洞天”。 湖底之中,被元气摒开的洞府门口,一位位老人闻风而来,走出洞府门口,站在湖水水底,微笑对棋圣大人挥手。 魏奇一一挥手示意,以春秋前的文士大礼相待。 小殿下跟在魏奇身后。 诸位老棋手老国师,隔了极大的岁数,依旧笑着施礼,片刻之后,无一不惊讶于这个年轻墨衣男子的礼数周全,动作严苛,连一丝失误都没有出现。 百年洞府,灯火通明。 一盏盏的元气灯火,悬浮飘摇在湖泊水底,一直通向藏剑山的最底最深处。 藏剑山露在仙岛陆地上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老人们走出洞府,驻足相视,行注目礼,目送棋圣大人与小殿下。 “春秋前,六大国篆养的棋师数以十万来计,能入帝王之家,作为幕后之僚的,不过数百数十人。”棋圣轻声说道:“彼时棋道大盛,只可惜世间之事,盛极必衰,春秋之后,棋道便是一蹶不振,即便风庭六年一度的剑酒盛会,也是重剑而不重酒,棋酒并列拢入一起,作为助兴之事罢了。” 小殿下有些咋舌,轻声问道:“这该是养了多少亡国棋手?” 棋圣笑了笑,并不搭话。 他走到了一处洞府之前。 正处在藏剑山山底之中。 洞府前的两盏烛火摇曳,棋圣并没有推门,只是一只手虚搭在门上,让出了半个身子,对小殿下说道:“把手搭上来。” 易潇抿了抿唇,将手掌贴上洞府石门。 像是掌底贴近了世界。 有个缥缈的声音,在水下响起。 小殿下头皮发麻。 “咿——” “呀——” 他睁大双眼,耳边洪流回荡。 有人拿细腻的戏腔嗓音,轻柔在他耳边唱了起来。 “淇水汤汤,有那过江儿龙王——” “江湖沧沧,谁道浮沉悲凉——” “北凉银城风雪苍,呜呼剑冢人间藏——” 这三句戏腔一出,小殿下鼻腔一酸,忍不住松开了手,整个人跌坐在地。 他不愿推门而入。 棋圣帮他推开了门。 洞府之内,没有那位大红戏衣的绝美女子,红帘遮面,咿呀唱腔。 一片凄凉。 不大的石壁之内,有无形的声音在不断碰撞,回荡。 浮沧歌。 没有词,只有音。 苍凉古老的曲调,砸在心底,入骨十分。 棋圣喃喃道:“知道浮沧歌从哪里来的吗?” 魏奇蹲下身子,摩挲着古老破旧的手镣脚链,抬起头来,看到了那面破碎龟裂的阴阳石壁。 一阴一阳,阴面已经尽数破碎,阳面依旧鲜活如初。 石壁之上,刻着一个大字。 大楚。 当年的霸王,尤爱听戏,膝下的那个女子,便为他写了无数痴心的曲目。 唯独有一曲,倾尽笔墨写出,没有传出来,只给少数寥寥的几人听过。 只等霸王归来。 可霸王没有回来。 这首曲,便销毁在了世上。 魏奇声音极轻:“赵淳风跟我说过,浮沧歌分为四阙,大喜,大悲,大怒,大威。” “大悲的那一曲,被木鬼子记了下来,世上盛传的浮沧歌,便是那一阙大悲之曲。” 小殿下抬起头来,看到石壁上一行行模糊干涸的血迹。 那个叫赵淳风的老人,为大楚的王妃,穷尽指力,刻下了这一行鲜血淋漓的浮沧歌。 “两杆大旗,一袭红甲,楚字在掌。” “九千斤鼎,十万龙象,两肩来抗。” “玉露琼浆,酩酊黄粱。” “砸碎天阙,倒卧黄沙,举目环顾,尽是苍凉——” “我愿一剑平山河,一剑开大江!” “一剑升明月,一剑落大阳!” “杀人剑,膝前藏,美人唇中酒guntang。” “不愿求长生,只愿大醉三万六千五百场。” “三把剑,世间风流尽藏。” “活神仙,见我也怕,危楼高百尺,独坐九千丈!” “这浮沧世上,谁不唤我一声大王?” 大威。 极其威势。 只可惜。 世上霸王虞姬死,再无大楚浮沧歌。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